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体外冲击波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但其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查阅和分析近几年体外冲击波疗法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考虑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促进NO合成、影响神经传导过程、改变软组织的物理形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3.
<正>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致残率也随之增加。据统计,幸存患者中有70%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另有统计,我国每年花费在脑卒中患者的支出大约在100亿元以上~([2])。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站立能力及正常步行功能,因此,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是对联合应用电针和穴位埋线对早期脑卒中患  相似文献   
4.
胸腔置管引流恶性胸水及腔内化疗16例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青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9):2339-2340
目的:探讨胸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及腔内灌注化疗的护理。方法:对16例恶性胸水的患者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胸腔积液及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导管固定通畅,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化疗毒副反应。结果:15例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1例死亡。结论:熟练掌握护理要点,及时防治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Ceramage聚合瓷在全口义齿个性化制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牙列缺失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实验组义齿人工牙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肤色采用Ceramage聚合瓷修饰,对照组义齿人工牙不采用Ceramage聚合瓷修饰.然后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和患者对义齿色泽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的满意率为98%,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4%,经χ2检验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口义齿人工牙采用Ceramage聚合瓷修饰后,患者的满意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腕踝针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2例。在内科和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腕踝针组予腕踝针治疗,穴取患侧上4区、上5区、上6区;常规针刺组予针刺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等,两组均每次30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S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腕踝针组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SHSS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FMA-UE、MBI评分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腕踝针组总有效率为96.9%(31/32),高于常规针刺组的90.6%(29/32,P<0.05)。结论:腕踝针可有效减轻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坐位与卧位下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6例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坐位组和卧位组,每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坐位组接受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时采用坐位,卧位组采用卧位,并于治疗前后分别用X线检查、上肢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X线检查、上肢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坐位组优于卧位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及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时坐位效果优于卧位。  相似文献   
8.
9.
背景 远程康复(TR)是一种新兴的康复服务提供模式,其基于通信、远程感知与控制、虚拟现实/增强和计算机技术实现跨越地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但目前TR运用于卒中后功能康复的有效性尚不明确,且相关研究方法学质量良莠不齐,较少有研究者对其进行系统性地评价。 目的 对关于TR应用于卒中后功能康复有效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 方法 于2021年8月,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有关TR应用于卒中后功能康复有效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AMSTAR 2量表对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GRADE系统对纳入文献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TR应用于卒中后功能康复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项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 2评价结果显示:2项研究方法学质量为高,3项研究方法学质量为低,5项研究方法学质量为极低。未报告前期研究方案、排除研究清单与理由、原始研究发表偏倚及其资金来源等是导致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GRADE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0项系统评价/Meta分析涉及的7种结局指标、41个证据体中,8个GRADE分级为中级,23个GRADE分级为低级,10个GRADE分级为极低级。TR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卒中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抑郁症状、言语功能等的改善,与"面对面"的康复治疗或常规护理具有同等疗效,甚至部分TR疗法的干预效果优于传统康复疗法。 结论 TR可促进卒中患者功能康复,但考虑到目前关于TR应用于卒中后功能康复有效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可靠程度大多偏低,仍需严格、规范、全面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提供证据支持。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TR研究的选题、设计及成果报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督脉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后肢体痉挛大鼠大脑皮质中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System Xc(-)]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及造模组。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造模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MCAO/R大鼠模型,并于术后第3天进行Zea-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肌张力评定和电生理描记检测筛选肢体痉挛大鼠,造模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督脉电针组。其中,督脉电针组于术后第3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7 d。治疗结束后再次评定其神经功能及肌张力恢复情况;TTC染色测算脑梗死体积;干湿质量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含水量;比色法检测大脑皮质中谷氨酸(Glu)、半胱氨酸(Cys)和谷胱甘肽(GSH)浓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别从蛋白和基因水平检测大脑皮质中血清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溶质转运蛋白家族3成员2(SLC3A2)、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γ-GCS)和谷胱甘肽合成酶(G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