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医辩证敷脐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敷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中转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3%vs 73.0%,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4.2±0.6)d vs (6.2±0.9)d, P<0.05]、肛门排气时间[(4.3±0.8)d vs (7.0±1.6)d,P<0.05]、腹部压痛消失时间[(3.1±0.5)d vs (5.7±1.4)d,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4.9±1.1)d vs (6.2±1.4)d,P<0.05]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转手术率低于对照组(13.3% vs 32.7%,P<0.05)。结论中医辨证敷脐治疗肠梗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中转手术率。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结肠血管闭塞性或非闭塞性疾病所致、以结肠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征.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具有一定临床病理特点的独立性疾病,是缺血性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且大于65岁和/或合并有心脑血管病变的患者其危险性增加[2].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收治的24例IC患者,对其临床、结肠镜特点及转归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有144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设为观察组;另有144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设为对照组.并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8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明显,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135例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胃镜检查提示GERD患者的HP感染情况,并探讨HP与GERD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GERD患者共135例,其中HP阳性者为45例(占33%),与HP阴性者相比,HP阳性患者中食管炎程度以轻度为主,且重度食管炎也较HP阴性者少见。结论在GERD中HP与其病变程度呈负相关性,HP阳性的GERD患者其食管炎病变程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口服。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并比较奥美拉唑(Ome)、兰索拉唑(Lanso)和泮托拉唑(Panto)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296例经内镜确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4组,Ome组48例,使用Ome 20mg,口服,1日2次,连用4周;Lanso组52例,使用Lanso 30mg,口服,1日2次,连用4周,Panto组56例,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疏肝健脾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rGERD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予疏肝健脾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予单纯雷贝拉唑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0.0%vs 45.0%,P<0.05),观察组在改善烧心、胸痛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健脾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rGERD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选2013年1月~ 2015年12月就诊我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组子以益生菌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胃镜疗效.结果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在症状缓解、胃镜疗效等较为显著,并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生菌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方法可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湿热型胃脘痛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湿热型胃脘痛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选取湿热型胃脘痛(观察组)患者及非湿热型胃脘痛(对照组)患者各250例,通过临床表现,并结合胃镜所见的胃黏膜病变、胃内胆汁量和胆汁颜色,胃黏膜活检的病理检查情况,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检测以及B超或CT对肝胆系统的检查等对比观察,探讨其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者194例,对照组19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中伴有口苦症状者均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者则无口苦症状;伴有胆道系统疾病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均发生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中。病理活检示观察组病变程度比对照组严重。结论湿热型胃脘痛尤其伴有口苦症状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