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肠癌术前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前化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院同期手术治疗的114例大肠癌病例,根据术前化疗方法分为:A动脉灌注化疗组62例;B静脉化疗组19例;C5氟脲嘧啶(5FU)保留灌肠组12例;D对照组21例.化疗后2wk~4wk行肿瘤切除术,肿瘤标本做病理切片组织学疗效观察.结果A,B,C组化疗后切除的肿瘤其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及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动脉灌注化疗组高于静脉化疗组和5FU保留灌肠组(P<005).40例使用5FU的动脉灌注化疗组中8例出现化学性肠炎,其中2例出现肠缺血坏死.结论大肠癌术前化疗以动脉灌注化疗疗效最好,应作为首选;5FU作为大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用药疗效不显著而副作用明显,应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照分析小剂量和常规剂量化疗药物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对50例HCC患者行TACE,其中小剂量组(n=25)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常规剂量组(n=25)给予常规剂量化疗药物。分别检测患者TACE术前、术后7 d血清透明质酸(HA)、人Ⅲ型前胶原(hPC-Ⅲ)、层黏连蛋白(LN)、Ⅳ型前胶原(Ⅳ-C),同时观察近期客观疗效和生存期。结果:TACE术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常规剂量组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小剂量组术后各项指标与术前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间差值比较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小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2个月(95%C I,10~31个月)、18.5个月(95%C I,8~28个月),两组的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0.9%、40.1%和58.8%、39.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化疗药物行TACE术治疗肝癌可能减轻患者术后早期肝纤维化程度,且对客观疗效和生存期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4.
5.
结肠癌术前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和评价结肠癌术前化疗的方法及作用,作者对本院同期手术治疗的114例结肠癌病例进行了研究。方法:根据术前化疗方法分为:(1)动脉灌注化疗组62例;(2)静脉化疗组19例;(3)5-氟脲嘧啶(5-Fu)保留灌肠组12例;(4)对照组21例。化疗后2~4周行肿瘤切除术,肿瘤标本作病理切片组织学疗效观察。结果:前三组化疗后切除的肿瘤其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及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动脉灌注化疗组高于静脉化疗组和5-Fu保留灌肠组(P<0.05)。40例使用5-Fu动脉灌注化疗组中8例出现化学性肠炎,其中两例出现肠缺血坏死。结论:结肠癌术前化疗以动脉灌注化疗效果最好,应作为首选;5-Fu作为结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疗效不显著而不良反应明显,应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6.
7.
大肠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采用病理组织学研究的方法,探讨大肠癌的化疗方法及药物选择。1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我院1993~1996年大肠癌手术病例中的114例,其中术前化疗组93例,对照组21例。各组一般临床...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