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腰方肌阻滞(QLB)在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于全身麻醉诱导后,观察组患者行双侧QLB,对照组患者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舒适度量表评分(BCS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及补救镇痛率明显较低(P<0.001);两组组内术后48 h内不同时间点静息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48 h内同时间点静息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术后24 h内不同时间点B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24 h内同时间点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 h内总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诱导对神经外科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七氟烷吸入浓度为8%,B组为4%,C组为首先吸入8%七氟烷,之后间隔2min减少2%并维持在4%,比较3组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及插管后HR、MAP、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及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发生率。结果 3组麻醉诱导前,HR、MAP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之后各指标均降低,插管前及插管后均为C组最高,与A、B组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麻醉期间C组血流动力学波动最小。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均为C组最短,其中后者与A、B组差异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消失时间C组明显短于B组,但与A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插管反应发生率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浓度逐渐递减吸入诱导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起始浓度足够,利于患者迅速入睡,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利于缩短插管时间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为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案。  相似文献   
3.
氯胺酮是上个世纪新合成的惟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由于具有多个优点而广泛用于临床麻醉;但是,部分医疗机构在对氯胺酮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误区,所以,有必要对氯胺酮的规范化使用进行探讨。本文将从氯胺酮的药效学特点、临床应用范围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自主神经平衡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2例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6例,术前给予对照组患者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右美托咪啶静脉注射,之后对2组患者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脑电双频指数(BIS)等一般指标变化情况;术后2组患者苏醒时间、镇静评分、舒适度评分、VAS评分情况;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术后POCD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切皮时和拔管时HR、SBP、DBP、BIS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苏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和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谵妄分级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术后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气腹后5 min(T2)LF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T0)(P<0.05),对照组患者气腹后1 min(T1)LF/HF明显高于T0(P<0.05),其余指标不同时点及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呕吐恶心、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可较好地抑制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改善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状态,减轻认知功能意识损害,减少POC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久祥  李世多  白延成  王小慧  李慧 《海南医学》2020,31(24):3191-319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对急诊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应激状况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 (T2)、拔管时(T3)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分别为(3.52±0.47) min、(6.79±1.20) min、(3.79±0.51)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7±0.56) min、(9.79±1.02) min、(5.99±0.61) min,而麻醉维持时间为(87.13±5.12)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74.13±4.39)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时的HR为(77.12±4.13)次/min,明显高于T0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时应用乌司他丁与帕瑞昔布钠对肺内分流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行单肺通气根治的100例食道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A组、B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麻醉诱导方式、麻醉用药、麻醉深度维持。麻醉前0.5 h,A组患者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B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50 U。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S_1期)、单肺通气0.5 h(S_2期)、单肺通气1 h(S_3期)、恢复双肺通气0.5 h(S_4期)时气道平均压、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肺内分流率、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表达量。结果 A组患者S_4期时平均动脉压(77.9±11.5)高于B组(73.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S_2期、S_3期、S_4期时,动脉二氧化碳分压(41.4±3.8、41.8±3.4、41.7±2.8)均高于B组(42.7±2.1、42.7±2.1、44.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S_2期、S_3期时肺内分流率均明显低于B组,两组患者在S_2期、S_3期时肺内分流率均高于S_4期。结论帕瑞昔布钠与乌司他丁在单肺通气时对肺组织均具有保护作用,但单肺通气时应用帕瑞昔布钠,可更大程度上降低肺内分流率,避免手术过程中对肺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