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小肠隐窝细胞(IEC-6)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2、4、6、8、10 Gy)的6 MeV高能X射线对大鼠IEC-6细胞进行照射,应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建立IEC-6细胞辐射损伤模型。应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1、0.5、1、5、10、20、40 μmol/L)对IEC-6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1、1、2、4、6、8 μmol/L)对照射后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 Gy)和白藜芦醇组(10 Gy,1 μmol/L),对照组接受伪照射并予等量载体孵育;模型组接受6 MeV高能X射线照射,予等量载体孵育;白藜芦醇组在照射前2 h予相应浓度的白藜芦醇预处理,接受与模型组等剂量的高能X射线照射。采用 Annexin 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Real-time qPCR、Western Blot检测p16、p21、CAT和SOD2的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质表达情况。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Tukey’s HSD法进行事后两两比较。结果 4~10 Gy电离辐射明显抑制IEC-6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浓度为0.1、0.5、1、5 μmol/L的白藜芦醇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均P>0.05);浓度为0.1 μmol/L、1 μmol/L的白藜芦醇可增加电离辐射后细胞活力(均P<0.05)。白藜芦醇组细胞凋亡率、DCFH-DA荧光强度、β-Gal 阳性率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白藜芦醇组细胞中CAT、SOD2的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质表达较模型组升高(均P<0.05),但p16、 p21的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质表达较模型组降低(均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降低活性氧水平,抑制细胞衰老和凋亡,从而减轻IEC-6细胞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2.
朱思伟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3,(3)
一般认为在肾囊肿中含有钙乳(milk of calcium,MOC)非常少见。作者对大约1500例病人用高分辨实时扫描仪,3.5MHz和3.75 MHz扇扫实时探头行多种体位肾脏扫描,结果发现61例病人在肾脏小囊肿中含有MOC。这些病人年龄为26~84岁,多数(50例,82%)为41~80岁,男女之比为32∶29。所有病人均无因MOC引起的特殊症状。多数病人是偶然发现的。有14例为多发性囊肿,分散存在于肾脏中或呈聚积趋势。直径为0.3~3cm,平均为0.85cm,有29个囊肿(31.9%)小 相似文献
3.
朱思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7):146-146,148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外胆管癌的主要类型,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易早期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及肝组织,故预后差。近年来,由于影像诊断技术的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检出率不断增高,我院1999年6月~2007年12月间手术治疗老年肝门部胆管癌共48例,现将诊治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哺乳期乳癌的诊治(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思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1,10(5):467-468
目的 探讨哺乳期乳癌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例哺乳期乳癌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 7例哺乳期乳癌中4例行改良根治术;1例行乳癌根治术;2例Ⅳ期行大剂量甲孕酮或(和)CEF方案化疗;手术5例术后均行CAF方案化疗及三苯氧胺治疗。随访5例均健在(3年5个月-6年)。结论 哺乳期乳癌早期发现,早期预后好;合并急性乳腺炎者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窄波光(Narrow-Band Imaging,NBI)气管镜用于肺癌早期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内镜中心行气管镜检查患者87例,首先行普通白炽光气管镜检查(White light videobronchoscopy,WLB)检查结束后,转换至NIB成像检查,并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以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NBI、WLB以及NBI+WLB诊断支气管黏膜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87例受试者中4例为浸润癌予以排除,最终83例受试者纳入分析,其中原位癌2例(2.3%),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9例(21.8%),轻度不典型增生18例(14.9%);WLB诊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以上病变的敏感性为10%(95%CI:1%~30%)特异性为94%(84%~98%);NBI为81%(58%~95%)和98%(91%~100%)。结论与WLB相比NBI成像对早期肺癌黏膜下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7.
KLF6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KLF6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遗传状况。方法:应用DHPLC技术、LOH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了32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和28例有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标本中KLF6基因的突变。结果:采用DH-PLC方法在3组(245例)前列腺癌标本中筛选有异常信号的标本,然后直接测序,未发现KLF6基因的突变;将其中55例标本行LOH分析,发现6例阳性标本,亚克隆后直接测序也未发现有KLF6的突变。在另外75例标本和28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标本中分别发现1例纯合性和杂合性体细胞突变。KLF6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突变率很低。结论:KLF6基因突变在前列腺癌中很少见,对其在前列腺癌中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9.
10.
加味痛泻要方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肠炎肠道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肠炎肠道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随机将32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加味痛泻要方组(C组),思密达组(D组).直线加速器单次给予全腹12.0 Gy 6Mv~X线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肠炎模型.造模后连续7天给药.取回肓部近端小肠,光镜观察相关形态学指标,以Chiu标准进行肠黏膜损伤分级,并测定肠黏膜NO含量.结果:C组、D组小肠绒毛较完整,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和全层厚度与B组比较有差异(P<0.05);C组、D组Chiu分级0~Ⅱ度,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肠黏膜NO含量C组与D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能加速辐射损伤肠道黏膜的修复,对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具有良好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介质NO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