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晓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5):72-74
目的 观察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4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实施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的病例作为观察组(n=33),将选择腹腔镜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消除术的病例作为对照组(n=31).比较两组手术疗... 相似文献
2.
<正>心脑血管疾病已长期占据我国城乡疾病死因构成的首位,积极预防动脉硬化对改善其发病、预后及控制肥胖、糖尿病等有关疾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有研究提出慢性炎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C反应蛋白(CRP)作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发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硬化情况。方法:采用格式化调查表收集仪征市社区人群中477例新发高血压患者的信息,并检测其血糖、血脂、颈动脉IMT、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477例新发高血压患者的平均颈动脉IMT为(0.87±0.20)mm,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为16.8%,平均CRP为0.70 mg/L(0.01~26.80 mg/L)。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高CRP组(CRP≥3.0 mg/L)患者的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吸烟率、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CRP<0.05)。随着心血管疾病的累积风险增加,患者的IMT持续增厚、高CRP的发生率持续增高(P<0.05)。结论:新发高血压患者中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动脉硬化,高CRP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升高,而颈动脉IMT、高CRP发生率随着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累积的增多而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仪征市1991~1999年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AMI的发病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梗塞部位的特点,不同年龄,不同梗塞部位与死亡率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①AMI患者中男:女为3.2:1,50~60岁发病率为27.8%,60~70岁为44%;②梗塞部位以前壁最高占46.6%,下壁30.5%,前壁加下壁14.0%,非穿壁AMI8.9%;③死亡率:溶栓疗法为12.7%,非溶栓疗法为25.9%,P〈0.05。结论:AMI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AMI发病率逐年增加,溶栓疗法效果优于非溶栓疗法。 相似文献
5.
戴晓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34-36
目的 观察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卵巢囊肿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开腹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卵巢储备功能等指标.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以及促卵泡生成激素分别为(7.68±0.94)IU/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与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对接受降血糖治疗期间因低血糖诱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668例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8例糖尿病患者共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109例,发生率为16.3%?低血糖组各项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非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年龄增长?既往患心血管疾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诱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OR值分别为1.680?5.557?0.660?1.984?3.059?结论:患者年龄增长?既往患心血管疾病?低血糖持续时间长?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均为低血糖诱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达标时间长为独立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仪征市1991-1999年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AMI的发病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梗塞部位的特点,不同年龄,不同梗塞部位与死亡率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①AMI患者中男:女为3.2:1,50-60岁发病率为27.8%,60-70岁为44%;②梗塞部位以前壁最高占46.6%,下壁30.5%,前壁加下壁14.0%,非穿壁AMI8.9%;③死亡率:溶栓疗法为12.7%,非溶栓疗法为25.9%,P<0.05。结论:AMI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AMI发病率逐年增加,溶栓疗法效果优于非溶栓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急性不典型心肌梗死早期误诊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误诊的相关因素及其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2个研究因素(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文化程度、是否吸烟、家族史、职业、是否饮酒、首诊时间、糖尿病、专业组、梗死部位)进行字2误诊率单因素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508例AMI住院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08例患者中58例因不典型心肌梗死表现而早期误诊,误诊率为11.4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70岁年龄组误诊的危险为<70岁年龄组的3.826倍,合并糖尿病组误诊的危险为非糖尿病组的1.829倍,就诊时间≥1h组误诊的危险为<1h的0.619倍,专业组就诊误诊的危险为非专业组的0.484,以下壁心肌梗死为参照水平,其他所有梗死部位的OR值均小于1,下壁心肌梗死发生误诊的危险性比其他各梗死部位都高。结论: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影响AMI早期误诊的非常重要因素,其次梗死部位、就诊时间及专业差异亦是重要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