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近10余年来,以乳腺癌基因表达特征为基础的分子分型的提出,为探讨乳腺癌异质性、肿瘤分期、治疗新靶点、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等方面提供了一个新依据。关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国外已取得许多新进展,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笔者就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分子分型的概括1.1分子分型的提出与发展2000年Perou等[1]首次提出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概念,被公认为乳腺癌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RECK)、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TNBC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2011年5月~2013年7月经病理证实为TNBC的72例石蜡标本及同 患者癌旁组织,利用免疫组化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其RECK、MMP 9蛋白的表达。结果 RECK在TNB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06%、8056%(P=0000)。TNBC中RECK的表达与临床分期(P=0009)、组织学分级(P=0010)、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0)相关。MMP 9在TNB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1528%(P=0000)。TNBC中MMP 9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17)、临床分期(P=0001)、组织学分级(P=0001)、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P=0001)、Ki 67表达情况(P=0034)相关。TNBC中RECK与MMP 9表达呈负相关(r= 0195,P<005)。结论 RECK的表达缺失与MMP 9过度表达与TNBC浸润、转移有关,有望成为TNBC的预后指标,并且有可能成为TNBC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患者女,65岁,右手疼痛伴功能障碍3个月,发现右乳肿块2个月收治入院。于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行右乳肿块和右腋淋巴结穿刺活检示右乳非特殊浸润性癌。既往无外伤史及脊椎病史。乳腺专科查体:双乳大致对称,右乳10点钟方向,距乳头5 cm可扪及2.0 cm×1.5 cm质硬、界欠清、活动度欠佳之无痛性肿块,局部无红肿。 相似文献
4.
131I标记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体内抑制乳腺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 1 31 I标记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1 31 I- Recombinant hum an epiderm al growth factor,1 31 I- rh EGF)对荷人乳腺癌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1 31 I- rh EGF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实验证实 1 31 I- rh EGF的生物活性及乳腺癌组织对 1 31 I- rh EGF的摄取 ,通过给药后荷人乳腺癌裸鼠肿瘤的生长实验观察 1 31 I- rh EGF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用透射电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分别观察 1 31 I- rh EGF治疗后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1 31 I-rh EGF的组织分布显示 ,荷人乳腺癌裸鼠的肿瘤组织对 1 31 I- rh EGF有明显摄取。肿瘤生长观察结果显示 ,静脉注射和瘤体内注射 1 31 I- rh EGF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 ,抑瘤率 (82 .0 0 %和 80 .70 % )显著大于 1 31 I(7.4 9% )和 1 31 I- HSA(6 .91% ) (P<0 .0 5 )。透射电镜和病理学观察均显示 ,静脉注射和瘤体内注射 1 31 I- rh EGF均能明显杀伤、杀死肿瘤组织细胞。实验表明 ,1 31 I- rh EGF能抑制裸鼠体内的人乳腺癌细胞生长 ,可望成为受体介导放射性靶向治疗乳腺癌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最初认为乳腺癌是局部性疾病,并以手术切除癌肿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自1896年Beatson首次揭示了乳腺癌与卵巢内分泌功能之间有密切关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历史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6.
7.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女性健康[1]。乳腺X线摄影,通过这项影像技术,大量早期乳腺癌得到诊治,其主要优势是对钙化的敏感性,其中将直径<1.0 mm的钙化称为微钙化。至1951年首次发现以来,钙化一直是重要的乳腺癌标志物,大约50%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癌仅通过乳腺X线摄影发现[2]。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5.12"大地震发生后绵阳市中心医院教学主管部门对实习学员的应急管理经验,建立重大灾害医学救援中实习学员的应急管理预案。方法"5.12"大地震发生时,在院共215名实习学员,医院教学主管部门对其应急管理包括了:清点人数、指定地点侯命、编组、投入医学救援行动、疏散等过程,并围绕医院应急预案及医学救援的需求,适时调整各组的人数及组成。结果在医院统一指挥调度下,参加抗震救援的215名学员管理有序、组织有力、响应迅速、无差错和责任事故发生。结论教学医院在建立重大灾害应急预案时,教学管理部门应合理调度、充分利用在院的实习生资源。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微血管密度的分布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MVD)的分布 ,并探讨VEGF和MVD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Ⅷ因子抗体与抗VEGF多克隆抗体分别作病理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显微镜下判断VEGF染色程度和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乳腺癌的VEGF表达阳性率为51.35% (38/74) ,MVD均值为(30.8±19.4)个 /200倍视野。VEGF和MVD均与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有关(P<0.05) ,与无瘤生存率明显相关。[结论]VEGF与MVD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均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131I标记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裸鼠体内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131I标记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31I-rhEGF)对荷人乳腺癌裸鼠的辐射生物学效应。通过131I-rhEGF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实验找寻131I-rhEGF的主要浓聚组织,再通过生化检查和活组织病理检查检测131I-rhEGF对荷人乳腺癌裸鼠主要浓聚131I-rhEGF的组织的辐射损伤。131I-rhEGF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实验显示,131I-rhEGF主要浓聚在肾、肝、脾、血。生化检查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注射131I-rhEGF2次(每次注射量相当于50kg人体注射14.58GBq,间隔为14d)对荷人乳腺癌裸鼠的肿瘤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对肾、肝、脾和造血组织均无辐射损伤。因此,131I-rhEGF在受体介导放射性靶向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对正常组织是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