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患者治疗中高频振荡通气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至2015年入院治疗的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引发ARDS患者50例, 随机平均分为2组, 分别选择常规机械通气与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PaO2、PaCO2、PaO2/FiO2均改善 (P<0.05) , 研究组患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患者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 ;2组患者30 d内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引发ARDS, 提高患者氧合指标, 在临床预后改善方面没有发现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血清可溶性致瘤抑制蛋白2(sST2)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收治并经过ALSS治疗的HBV-ACLF患者30例为HBV-ACLF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HBV-LC)患者20例为HBV-LC组,另选取该院体检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ST2、白细胞介素(IL)-2、IL-12、IL-17、干扰素(IFN)-γ水平,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指标和患者治疗结局的关系。结果 血清sST2水平在HBV-ACLF组中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BV-LC组(P<0.05)。利用ROC曲线获得sST2最佳临界值,并根据其将30例HBV-ACLF患者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结果发现低值组患者30 d生存率明显高于高值组(P<0.05)。sST2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炎症相关指标IL-12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75,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致瘤抑制蛋白2(sST2)和IL-33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结局的关系,寻找能够监测疾病发生发展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组患者63例,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组(HBV-LC)患者22例,另纳入健康人群30例作为健康对照(HC)组。ELISA法检测血清sST2和IL-33的水平,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检测结果与患者疾病发展及结局的关系。结果 HBV-ACLF组患者血清sST2和IL-33水平均较HC组和HBV-LC组明显升高,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好转组sST2和IL-33均低于死亡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经过住院治疗后,除了sST2死亡组外,其他3组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单因素和多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我们发现sST2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最佳截断值为0.6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优于单个指标,提示sST2和MELD评分...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手术由于损伤小 ,恢复快等特点 ,已在临床外科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自 1 997年1 0月至 2 0 0 1年 6月 ,已经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650例 ,现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50例 ,男 2 1 6例 ,女 43 4例 ,年龄最大的 80岁 ,最小的 1 3岁。其中胆囊切除加肝血管瘤切除 1例 ,肝囊肿开窗引流 6例 ,胆囊切除加阑尾切除 1 1例 ,子宫切除 2例 ,腹腔镜疑难病的诊断7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造影 8例 ,胆囊切除 61 5例。 650例手术配合顺利。2 术前准备2 .1 手术间的消毒 由于腹腔镜手术常常连台进行 ,因此 ,房间和器械…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协同空气净化机进行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室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预后 ,空气消毒方法的选择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 2 0 0 1年 8~ 1 0月 ,我们进行了紫外线照射协同空气净化机进行空气消毒效果的观察。现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选择我院两个普通手术间 ,面积均为 30 m2 ,手术均选择腹部手术 ,除参加手术人员外 ,均控制参观人数为两个 ,净化机选用永建 KJD- 1 2 0 0静电灭菌型空气净化机。对照间为不开机消毒间 ,每天常规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法 ,于手术前、后分别照射 60 min。实验间为开机消毒间 ,行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后于手术开始 ,即开机协同消毒。手术前 ,采…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