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3篇 |
免费 | 132篇 |
国内免费 | 7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3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97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332篇 |
内科学 | 158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29篇 |
特种医学 | 6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27篇 |
综合类 | 615篇 |
预防医学 | 176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222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245篇 |
肿瘤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80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33篇 |
2011年 | 133篇 |
2010年 | 110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101篇 |
2007年 | 129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80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对改良Chiari截骨髋臼加盖延伸成形术和传统的Chiari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9年5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采用改良Chiari截骨髋臼加盖延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Chiari截骨术治疗。二组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足底压力。术后5年,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再次检查足底压力。[结果]术后5年,试验组患者患侧与健侧各足底压力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侧部分足底压力指标与健侧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传统Chiari截骨术相比,采用改良Chiari截骨髋臼加盖延伸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足底压力更接近正常,远期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4.
小儿泌尿系结石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泌尿系结石的超声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7例小儿泌尿系结石的超声影像特征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肾结石病13例;输尿管结石26例;肾及输尿管结石3例;膀胱结石5例。本组病例临床采取四种方法治疗。结论小儿泌尿系结石的超声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儿童过敏性紫癜VCAM-1和VEGF血浆含量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过敏性紫疲(AP)血浆中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并揭示其部分发病机制.[方法]将已确诊的急性期紫癜性肾炎(APN)组和无肾损害的AP组各24例,并选择健康儿童24名为正常对照组,引入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血浆VCAM-1和VEGF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APN组血浆VCAM-1含量均高于AP组和对照组,AP组亦高于对照组(q分别是442.130、939.801和497.288,P均<0.01).APN组血浆VEGF含量均高于AP组和对照组,AP组亦高于对照组(q分别是88.847、189.652和100.805,P均<0.01).三组VCAM-1和VEGF相关性分析.均r>0,P<0.01.[结论]儿童AP急性期血浆VCAM-1和VEGF含量均增高,APN更高;无论在正常情况下,还是AP或APN,血浆VCAM-1和VEGF含量均呈密切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游离踇趾腓侧皮瓣移植治疗儿童手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7月至2018年4月对11例因机械外伤导致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儿,采用游离踇趾腓侧皮瓣移植的方法修复创面。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5~17岁,平均11.5岁;移植皮瓣面积最小3.0 cm×1.5 cm,最大5.5 cm×2.5 cm。将第一跖背动脉(或足背动脉)与桡动脉吻合,皮瓣供区创面用腹股沟全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3.5 h,均吻合"一动两静",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例,及时手术探查,最终11例皮瓣均完全成活。3例出现皮瓣供区植皮坏死,经换药后痂下愈合。经平均10个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色泽正常,弹性、质地良好,与受区周围组织基本一致。根据Michigan手功能评价,本组11例对外观均"非常满意";7例对伤指功能评价"非常满意",2例"满意",另有"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各1例。皮瓣供区足趾运动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 在熟练掌握显微小血管吻合技术及重视儿童围手术期综合管理的基础上,游离踇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儿童手部软组织缺损取得满意疗效,受区美观,供区隐蔽,且手指及足趾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张春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00,24(3):104-106
受体介导的反义治疗是利用受体与配体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特点,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将配体与反义寡核苷酸(ASON)形成的转运复合物靶向运送到特定的细胞,使细胞内的ASON达到足够高的浓度,从而有效发挥反义抑制作用。本文简要综述对受体介导的反义治疗日前常用的受体、转运复合物的形成、内吞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实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慢性共病病人药物自我管理行为与合理服药自我效能的相关性,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药物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合理服药自我效能量表于2022年1月—2022年4月对267例慢性共病病人进行调查,分析药物自我管理行为与合理服药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共病病人药物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66.84±9.36)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患病前的职业、患病后的工作情况、每天用药种类以及药师指导情况是影响慢性共病病人药物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病人药物自我管理行为与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共病病人药物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医疗保健机构应重视发挥药师职能,从合理服药效能角度出发,结合病人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用药种类的差异制订个体化药物管理培训方案,改善其药物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