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的兔肺模型,评估传统通气模式(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与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加最佳PEEP(permissive hypercapniaassociated withidealPEEPventilation,PHY+ PEEPi)的通气模式对肺损伤的影响,了解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 与机械通气引起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lunginjury,VILI) 的关系。方法:12 只成年兔,以反复肺灌洗法制备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兔肺模型。以CMV(C组) 或PHY+ PEEPi (P 组) 通气4 h 后,测定通气前、后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TNFα含量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肺水量,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病理检查。结果:CMV 组表现为明显的低氧血症,BALF中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数,总肺水量及血管外肺水量明显增多,肺内病理改变为较明显透明膜形成及炎性细胞聚集;而PHY+ PEEPi 组引起较少的上述病理、生理变化。且CMV 组BAL 相似文献
2.
张京范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86,(5)
过去二十年对于间断正压呼吸(IPPV)对生理的影响有了较深的了解。临床应用IPPV时发现,由于所用潮气量固定,量又小,长时间应用易致肺泡塌陷、肺不张,甚至严重低氧血症。早在1940年连续正压呼吸(CPPV)曾用于飞行于4000英尺高空的飞行员,以提高肺泡氧分压。1967年Ashbaugh报告了呼气终末正压(PEEP)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在呼气期采用正压,虽然所见的正压较吸气期的压力为小,然而整个呼吸周期,气道内均为正压(CPAP)。 相似文献
3.
传统认为,常温下脑耐受缺血、缺氧的时间为5min,超过此时限,心、肺功能虽可能恢复,而脑的功能则可能部分或全部受到损害.因此循环骤停前后如何做好脑保护及脑复苏,于七十年代初即已受到重视.Hossmann的试验观察表明,经过脑复苏的措施,机体耐受循环停止的时间可延长3~4倍,甚至60min,给脑复苏的研究提供希望.近年来Safar教授在脑复苏的研究中提出“复苏后症候群”并对于其病理生理的改变,即脑灌注衰竭、脑再氧合的损害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可喜的进展,在此基础上,脑复苏的临床效果,可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术后残存肌松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京范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21(3):172-174
不同骨骼肌对非去极化松药的反应不一致,与拇内收肌相比,膈肌、喉肌表现为耐药,而上呼吸道肌肉为敏感。因此,TOF T4/T1=0.7虽;定为神经肌肉阻滞恢复的标准,此时上呼吸道肌肉仍有残存的肌松作用,以致病人可能发生呼吸道梗阻与吸。近年的研究还表明,部分神经肌肉阻滞时,受试者缺氧下的通气反应明显受抑制。术后病人TOF T3/T1〈0.7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因此TOFT4/T1=0. 相似文献
5.
6.
7.
张京范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0,(3)
不同骨骼肌对非去极化松药的反应不一致,与拇内收肌相比,膈肌、喉肌表现为耐药,而上呼吸道肌肉为敏感。此,TOF T_4/T_1=0.7虽定为神经肌肉阻滞恢复的标准,此时上呼吸道肌肉仍有残存的肌松作用,以致病人可能发生呼吸道阻与误吸。近年的研究还表明,部分神经肌肉阻滞时,受试者缺氧下的通气反应明显受抑制。术后病人TOF T_4/T_1<0.7者,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因此,TOF T_4/T_1=0.7时,不能除外残存肌松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动脉血及冠脉血TNF-α、SOD、LPO及CK-MB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进行体外循环(PB)病人围术期动脉血和冠脉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化物(LPO)及肌酸激酶-MB(CK-MB)的变化。方法 13例病人分别于CPB前、升主动脉开放后5min、30min、术毕、术后6h、术后18h采集动脉和冠状窦血样本,测定血浆TNFα、LPO的浓度及SOD、CK-MB的活性和动脉血气,测算不同时间点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心肌TNF-α的净释出量(冠状窦内血液TNFα含量减去动脉血含量)。结果 血液的TNFα水平在开放升主动脉后至术毕前明显增高(P〈0.05),CPB期间心肌TNFα净释出量明显增高(P〈0.05);LPO在开放升主动脉后明显升高且持续到术后6h(P〈0.05),其峰值在开放升主动脉后5min;SOD含量逐渐下降并在 相似文献
10.
张京范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1988,(4)
<正> ganssen 于六十年代初首次报导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二十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在我国,北京大学制药厂于1972年首先合成芬太尼,并在北京等城市开始使用,目前芬太尼已成为麻醉期间最常采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