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金振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金振口服液口服,对照组28例给予利巴韦林片加棕色合剂口服,观察2组发热、咳嗽、咳痰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5 d后33例病情明显好转,总有效率82%;对照组治疗5 d后16例病情明显好转,总有效率59%。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金振口服液有明显镇咳、祛痰、抗炎及解热作用,对支气管炎痰热咳嗽者有效。 相似文献
2.
3.
摘 要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细辛脑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细辛脑雾化吸入,记录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测定潮气呼吸肺功能,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或0.01);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tef/Ve)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细辛脑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服孟鲁司特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治疗及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曾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患儿,出院后近期内又有喘息发作,一般状况好,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急性发作时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孟鲁司特钠,咳喘缓解后继续口服孟鲁司特钠,疗程3个月,观察组口服一般止咳平喘药,症状缓解后不作任何干预。观察治疗1周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半年内喘息的发作情况。结果剔除未坚持服药及未按时随诊者,治疗组咳喘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半年喘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后的喘息有治疗及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盐酸纳洛酮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科于 1997年 1月~ 1998年 12月对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儿开始应用纳洛酮 ,为观察其疗效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 (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 ) ,对照组除了不加用纳洛酮 ,余治疗同治疗组。两组对比结果治疗组纠正休克时间缩短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5 5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31例。年龄≤ 1岁 12例 ,2~ 3岁 14例 ,4~ 5岁 17例 ,6~ 7岁 5例 ,8岁以上 7例。对照组 5 9例 ,男 2 2例 ,女 37例。年龄 :≤1岁 10例 ,2~ 3岁 2 3例 ,4~ 5岁 14例 ,6~ 7岁 6例 ,8岁以上 6例 ,两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儿童哮喘常见过敏原的分布情况,为儿童哮喘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11例,应用欧蒙印迹法检测总特应性过敏原(中国组合)IgE抗体,吸入性及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按年龄分为<5岁组94例和≥5岁组117例,对比分析过敏原状况。结果总IgE抗体阳性率77.7%。吸入性过敏原中户尘螨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最高,其中≥5岁组远高于<5岁组;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以鸡蛋白为最高。结论儿童哮喘的发病或急性发作,与过敏原接触密切相关,检测过敏原或其特异性抗体是防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A群轮状病毒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腹泻婴幼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儿科门诊603例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603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160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阳性率26.5%。各个年龄段的感染率分别为:3~6个月组为10.3%,6个月至1岁组为38.1%,1~2岁组为26.0%,2~5岁组为35.7%,经χ2检验,P<0.01。以6个月至1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男性患儿感染率为31.0%,女性患儿感染率为19.6%,经χ2检验,P<0.05,男性患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较多见。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以11~1月为高发感染期,感染率分别为23.1%、51.4%、37.3%。结论:6个月至1岁组A群轮状病毒感染较多见,11~1月为感染高峰期,应重视腹泻病原的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滥用抗菌药物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8.
经皮肤吸收的中,重度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4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94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抢救中、重度有机磷中毒病儿44例,其中43例均为皮肤吸收中毒,占有机磷农药中毒的98%。现就其诊断及抢救治疗体会分析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43例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0岁~1岁4例;1岁~3岁10例;3岁~6岁12例;6岁~9岁12例;9岁~13岁5例。中毒方式均为病儿穿了用有机磷农药涂抹、浸泡或洗涤过的内衣裤,从接触到发病时间为3天~2周左右,收住到我科的均表现为中、重度。来自农牧区的占93%(40/43)。2 临床表现 本组15例患儿早期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言语不清、意识恍惚、四肢无力,随着病情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海拔(2 200m ~2 300m )地区小儿呼吸、心搏骤停(CPA)特点及影响复苏的因素;方法:对55例入院后发生CPA经心肺脑复苏后出现自主循环(即时存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心搏骤停前基本病因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者预后差(长期存活可能性小);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尽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降低CPA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