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淫羊藿次苷Ⅱ对大鼠阴茎海绵体压力、平均动脉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淫羊藿次苷Ⅱ是淫羊藿中提取分离的单体,为了解淫羊藿次苷Ⅱ对阴茎性功能障碍(ED)的疗效,通过体内试验观察其对阴茎海绵体压力和平均动脉血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麻醉下游离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和左侧阴茎海绵体,允别插管与电生理仪连接;游离左侧海绵体神经(CN),采用电生理仪刺激器连接双极电极刺激;检测不同浓度的淫羊藿次苷Ⅱ在刺激CN后对阴茎海绵体压力(ICP)和平均动脉血压(MAP)影响,淫羊藿苷、西地那非、罂粟碱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可溶性环鸟苷酸(sGC)抑制剂H-[1,2,4]噁二唑[4,3.A]喹喔啉(ODQ)、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LNNA)及一氧化氮生成抑制剂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对淫羊藿次苷Ⅱ(10~(-4)mol/L)诱发ICP/MAP变化的影响.结果 4组药物均剂量依赖性显著提高ICP(P<0.01),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苷和西地那非对MAP无显著影响(P>0.05),而罂粟碱浓度达10~(-4)mol/L后,即可显著降低MAP(P<0.01).在受试浓度下,LNNA、MB和ODQ可显著抑制淫羊藿次苷Ⅱ诱发的ICP变化(P<0.01),对两地那非诱发的ICP变化无影响(P>0.05).结论 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苷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大鼠阴茎勃起功能(ICP),淫羊藿次苷Ⅱ效价强度为淫羊藿苷的2.44倍,对平均动脉血压没有显著影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阴茎海绵体NO-cGMP通路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患有3~4期慢性肾脏病(CKD)的肾癌患者术后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病理证实的1 353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将eGFR≥60ml·min~(-1)·(1.73m~2)~(-1)(1~2期CKD)的1 18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15ml·min~(-1)·(1.73m~2)~(-1)≤eGFR60ml·min~(-1)·(1.73m~2)~(-1)(3~4期CKD)的171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中位年龄55(25~84)岁,对照组中位年龄55(24~87)岁。男性患者试验组110例(64.3%),对照组837例(70.8%)。两组BMI、高血压病、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eGFR显著低于对照组[(50.77±8.49)ml·min~(-1)·(1.73m~2)~(-1) vs.(92.00±34.65)ml·min~(-1)·(1.73m~2)~(-1),P0.01]。试验组行肾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85.4%vs.76.1%,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分别为91.2%和89.1%(P=0.171),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89.3%和8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中,eGFR60ml·min~(-1)·(1.73m~2)~(-1)均不是影响CSS或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存在3~4期CKD并不影响肾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34(CCDC34)的表达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包括增殖、凋亡、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膀胱癌5637细胞分别转染阴性对照siRNA(阴性对照组)和CCDC34 siRNA(CCDC34干扰组)慢病毒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慢病毒感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CCDC34的干扰效率;BrdU掺入实验、流式细胞术、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干扰CCDC34表达对5637细胞增殖、凋亡、克隆形成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阴性对照组与CCDC34干扰组的慢病毒感染效率均在85%以上。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感染CCDC34 siRNA的细胞中CCDC34 mRNA表达水平受到显著抑制(1.00±0.06 vs. 0.16±0.01,P<0.01),且CCDC34蛋白表达下降。BrdU实验显示,CCDC34干扰组的细胞增殖能力较阴性对照组受到显著抑制(P<0.05),且细胞凋亡显著增加[(28.09±0.39)% vs.(9.50±0.01)%,P<0.01)]。克隆形成实验显示,CCDC34干扰组的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22±4 vs.310±5,P<0.01)。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显示,CCDC34干扰组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0.53±0.03 vs.2.58±0.10,P<0.01)。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可下调CCDC34蛋白在膀胱癌5637细胞中的表达,并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CCDC34有望成为膀胱癌的生物标记物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PLGA生物细胞支架种植自体成纤维细胞对阴茎增粗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可吸收性PLGA细胞支架(Maxpol-T)种植、自体成纤维细胞移植行阴茎增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雄性成年新西兰兔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单纯Maxpol-T移植组(B组)、种植自体成纤维细胞的Maxpol-T移植组(C组)。麻醉下切取阴囊皮肤,分离、鉴定和扩增成纤维细胞种植到Maxpol-T后,移植于兔阴茎深筋膜下,连续观察6个月,评估阴茎增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C组和B组阴茎直径较A组显著增加(P<0.01),C组术后1、3和6个月阴茎直径增加稳定,无显著变化(P>0.05),未发生明显排斥及炎症反应,局部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皮下组织增厚,新生结缔组织增生和新生血管,无炎症细胞显著浸润。但是,B组阴茎直径在术后第3个月和6个月有显著降低的趋势(P<0.01)。结论应用自体成纤维细胞种植Maxpol-T细胞支架较单纯Maxpol-T支架行新西兰兔阴茎增粗更为安全有效,无明显排斥反应和炎症反应,推荐前者作为安全有效的组织工程细胞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睾丸间质细胞结构及StAR和P450scc蛋白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老年人睾丸间质细胞结构以及类固醇激素合成快速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和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holesterol-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P450scc)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机制。方法:青年人(20~30岁)及老年人(70~90岁)睾丸标本各10例,对患者进行AMS(Aging Male’s Symptoms)评分。应用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睾丸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Western blot法比较青年组和老年组睾丸组织中StAR和P450scc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并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总睾酮水平的差异。结果:老年组AMS评分显著高于青年组(61.25±7.08 vs. 20.75±3.73,P<0.001),且血清总睾酮水平显著低于青年组(3.12±0.58 μg/L vs. 6.29±1.17 μg/L,P<0.05)。HE染色显示,老年人睾丸呈老年退行性改变,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老年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睾丸组织中StAR和P450sc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人睾丸间质细胞结构、线粒体的损伤,以及StAR和P450scc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等病理变化均与老年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症状和血清总睾酮水平变化密切相关,其确切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位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配体结合域中具有出核转运信号肽的核转出蛋白(nuclear export signal of androgen receptor, NESAR)对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蛋白表达和稳定性调节的机制。方法: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GFP-AR(1-918aa),pEGFP-NESAR(743-817aa),pEGFP-NAR (1-665aa)和pEGFP-NAR-NESAR,及NESAR的赖氨酸突变体(赖氨酸K突变为精氨酸R)pEGFP-NESAR K776R,pEGFP-NESAR K807R和pEGFP-NESAR K776R/K807R,瞬时转染前列腺癌细胞PC3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蛋白质免疫印迹和免疫沉淀,检测NESAR对雄激素受体稳定性的调节。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含NESAR的融合蛋白呈胞浆定位,荧光信号强度比不含NESAR的融合蛋白明显减弱,且含NESAR的融合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不含NESAR的融合蛋白表达水平。在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处理下,GFP-NESAR和GFP-NAR-NESAR的半衰期小于6 h,而对照GFP和GFP-NAR的表达相对更稳定,半衰期大于24 h。融合蛋白GFP-NESAR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的处理下,其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而MG132对GFP蛋白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在蛋白合成被抑制的情况下,MG132同样显著抑制了GFP-NESAR融合蛋白的降解,且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GFP免疫沉淀的结果显示,GFP-NESAR融合蛋白的泛素化水平明显高于GFP对照。赖氨酸位点K776和K807突变的NESAR的泛素化水平显著降低,且蛋白稳定性提高,赖氨酸位点K776和K807是介导NESAR发生泛素化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结论:核转出蛋白NESAR具有降解不稳定性,作为多聚泛素化修饰的识别信号,介导了其融合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中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降解。本研究为AR蛋白水平和/或活性的调控开辟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对AR降解分子机制的了解和在前列腺癌产生去势抗性的过程中对AR靶向的密切调控。 相似文献
8.
第三届长城国际男科论坛(The 3rd Greatwall In ternational Andrology Forum GIAF2008,WWW.GIAF2008.org)作为亚太地区性功能障碍学会(APSSM)的地区学术会议,于2008年10月16~20日在广西桂林隆重召开. GIAF2008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学会男科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分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主办,广西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广西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科学研究所承办,郭应禄院士、Tom F Lue教授(美国旧金山大学教授、北美性功能障碍学会主席)任大会丰席,辛钟成教授任大会秘书长,莫曾南教授任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大会共邀请到60多位国内外男科学领域著名专家出席会议并进行专题讲座,有近400多位国内泌尿外科及男科领域的专家同仁出席本次大会.会议针对男科学领域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性功能障碍、阴茎硬结症、男性绝育和避孕、男性生殖功能障碍、迟发性性腺功能障碍、性传播疾病、前列腺疾病,以及睾丸和尿道疾病等组织大会发言、展板交流和分组讨论. 相似文献
9.
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形态及睾酮合成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衰老对睾丸间质细胞的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青年(3月龄)及老年(24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各10只,麻醉后取血清检测总睾酮浓度,取睾丸组织用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电镜观察睾丸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原代睾丸间质细胞,并用LH刺激睾酮分泌后用Western blot比较青年组和老年组睾丸间质细胞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表达水平的差异,并用ELISA法检测其睾酮分泌的差异.结果 HE染色显示老年大鼠睾丸呈老年退行性改变,电镜下观察到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水肿,线粒体嵴消失.老年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青年组(P< 0.05).原代培养的睾丸间质细胞无论LH刺激与否,老年组细胞上清中睾酮浓度及StA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青年组(LH刺激时P<0.01,无LH刺激时P<0.05).结论 衰老造成的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水肿及LH诱导的StAR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与其睾酮合成能力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自体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ADSC)种植可吸收性细胞支架对小阴茎增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5只雄性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单纯Maxpol-T移植组(B组)和种植自体ADSC的Maxpol-T移植组(C组).静脉麻醉后取腹膜后脂肪组织,体外分离、鉴定和扩增ADSC并种植于可吸收性细胞支架Maxpol-T后,移植入兔阴茎皮下深筋膜和白膜之间.术后6个月评估阴茎增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ADSC培养后流式鉴定结果CD34(+),CD90(+),CD105(+),CD133(+),CD13(-),CD45(-).移植术后6个月,三组均未发生支架排斥及炎症反应,A组无明显组织再生变化(P>0.05),B组阴茎直径较A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阴茎直径较A组和B组增粗效果显著(P<0.001).局部组织病理学结果可发现增生组织及新生血管.结论 应用自体ADSC种植可吸收性细胞支架后植入成年新西兰白兔阴茎皮下,可安全有效地增生阴茎皮下局部组织,无明显排斥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