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睾丸鞘膜积液属于祖国医学中“水疝”范畴,婴幼儿较多,较小可自愈。积液较多者不能自愈,需行治疗。以往大都需手术治疗。笔者自1992~1994年底收治20例,应用中药配合西医穿刺抽水注药,使患儿免去手术之苦,效果甚佳,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细针针吸细胞学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在术前确定乳腺肿块的性质 ,我们采用细针针吸细胞学 (fine needleaspirationcytology ,FNAC)方法 ,对 5 47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了检查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及检查方法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因“乳房肿块”而入院患者共 5 47例 ,年龄 2 4~ 79岁 ,平均年龄47岁 6个月 ,均为女性。术前对肿块均行FNAC检查 ,于术前的 1~ 2d ,用 7号针头接 2 0ml(或 10ml)注射器 ,从不同方向穿刺 ,抽吸 3~ 4次 ,吸出物迅速均匀涂于 2~ 3张玻璃片上。瑞氏染色后由 2名细胞病理学医师 (人员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 ,并对其科学性进行讨论。方法 :报告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6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 49例 ,直疝 3例 ,均用Perfix充填物及Bard补片行疝修补术。结果 :5 2例全部治愈 ,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老年人腹股沟疝均可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该技术操作简便 ,损伤轻 ,复发率低 ,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内乳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分期、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方法对229例乳腺癌行各式根治术时,经肋间隙行内乳淋巴结定位及活检。结果220例经肋间隙内乳淋巴结活检成功,内乳淋巴结转移者24.45(56/229),腋窝淋巴结转移55.02%(126/229);腋窝淋巴结转移伴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34.13%(43/126),仅内乳淋巴结癌转移率为12.62%(13/107)。腋窝淋巴结癌转移数≥4枚时,内乳淋巴结转移率49.32%(36/73),56例内乳淋巴结转移的淋巴结病理分期(pN)均升高。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无显著相关性(x^2=0.661,P=0.719)。内乳淋巴结活检可使70.7%肿瘤位于中央区或内象限的患者避免内乳区照射,使50.7%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者避免内乳区照射。无气胸及出血等与内乳淋巴结活检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经肋间隙行内乳淋巴结活检方法简单可行,可提高部分乳腺癌患者pN分期,避免内乳区过度治疗,治疗更具个体化。 相似文献
6.
自 1993年 6月以来 ,笔者对颈部疾病行手术治疗者 ,不缝合皮肤 ,而是用医用粘贴型塑料薄膜手术巾条片粘贴皮肤切口 ,均Ⅰ期愈合 ,达到普通外科手术与医学美学的合理结合 ,提高手术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6 0 8例 ,其中甲状腺良性疾病 5 82例 ,颈动脉体瘤 3例 ,颈部淋巴水样囊肿 6例 ,颈部血管瘤 5例 ,颈前脂肪瘤 8例 ,颈前肌纤维瘤 4例。2 材料与操作方法 2 .1 材料 医用粘贴型塑料薄膜手术巾 ,山东大唐鲁泰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2 .2 操作方法 颈部手术将结束时 ,彻底止血 ,逐层缝合深部组织 ,用“0”号丝线严密缝合… 相似文献
7.
自制尿道会师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为骨盆骨折的合并伤,男性后尿道断裂比较常见,由于损伤性休克的原因,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复杂的手术.尿道会师术仍是目前后尿道断裂早期处理的较好方法[1],但尿道会师术[2]操作繁琐,实际操作中引用了1条过渡性的导尿管,反复在尿道内通过,加重损伤尿道粘膜,易引起术后尿道狭窄、感染等并发症.鉴于此,我们试制了尿道会师器,自1998年起应用于临床共治疗20例后尿道断裂患者,与同期未用会师器的20例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自1993年6月以来,笔者对颈部疾病行手术治疗者,不缝合皮肤,而是用医用粘贴型塑料薄膜手术巾条片粘贴皮肤切口,均Ⅰ期愈合,达到普通外科手术与医学美学的合理结合,提高手术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2000年1月-2010年1月139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了不同范围的甲状腺切除+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本文对其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9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中,甲状腺全切除者91例,甲状腺大部切除或次全切除者48例,癌灶直径平均为(0.45 ±0.24) cm其中42例(30.2%)甲状腺微小癌为多灶性,27例(19.4%)为双侧癌.59例(42.4%)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Ⅵ、Ⅱa、Ⅲ或Ⅳ区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58例(41.7%)、3例(2.2%)、10例(7.9%)、5例(3.6%),仅有Ⅲ区淋巴结转移者1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颈淋巴结转移与微小癌浸润甲状腺被膜密切相关(x2=38.39,P<0.001).本组病例随访30 ~1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3个月,2例对侧残留腺叶复发.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随访满10年者16例,10年生存率为100%.结论 多发癌灶和Ⅵ区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2个重要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初次手术时行甲状腺全切除+Ⅵ区淋巴结清扫是最佳的术式,可降低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