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微创经皮桥接式内固定结合中药三期辩证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01—2011-06采用LCP微创经皮桥接式内固定治疗25例胫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均接受中药三期辩证治疗。结果25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18个月。根据Joher-Wruhs评分标准:优20例,良5例。结论采用LCP微创经皮桥接式内固定结合中药三期辩证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端及局部软组织的血供,提供有效的固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是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内固定术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APFP组)、动力髋螺钉(DHS组)、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组)三种不同内固定术式进行分析,以期了解不同内固定术式与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及复位稳定性的相互关系.结果 APFP组骨折愈合率低于其他两组,APF...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5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以跗骨窦入路治疗的观察组(n=28)与以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的对照组(n=28),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前、术后的影像学指标,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两组关节功能,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3.91±1.20)d、(61.45±7.27)min、(5.15±0.51)cm、(17.25±2.14)d、(12.65±1.41)d]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35.52±6.06)ml]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79±0.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方肌肌骨瓣移植结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有明显移位的青壮年股骨颈移位骨折行股方肌肌骨瓣移植结合空心螺钉内固定,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均获1.5~5年随访,平均3.5年。骨折愈合率96.6%,坏死率7%。结论股方肌肌骨瓣移植结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移位骨折操作简单、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内固定术式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12例为前正中入路、内外侧髁双钢板内固定,B组9例为前后联合入路、内侧髁前后双钢板内固定。对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翻角、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骨折愈合时间:A组平均16.9周,B组平均14周,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复位影像学评价:A组术后即刻评分16.2分,B组16.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2个月A组平均87.2分,B组平均88.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内侧髁前后双钢板内固定术式可以缩短"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攀门拽伸法联合双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选择12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椎弓根穿刺PVP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前采取攀门拽伸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康复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灌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ODI指数低于对照组,cobb角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攀门拽伸法联合双侧椎弓根穿刺PVP能升高OVCF患者骨折椎体高度,降低后凸角度及降低ODI指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