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病例资料 患儿,女婴,7个月17天.因发现腹部肿物1天入院.检查: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扩张,腹胀,右上腹部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0cm×6cm,边界尚清楚,形态欠规则,与肝右叶分界欠清楚,无明显触痛,腹部无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是肠管通过先天性的小肠或结肠系膜缺损(裂孔)而形成的内疝,发病率低,临床少见,仅占肠梗阻0.5%~3%[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临床治疗。方法对71例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证实肠旋转不良41例次,十二指肠狭窄及闭锁24例次;环状胰腺23例次;合并两种以上梗阻原因14例。伴发畸形30例次。结果治愈63例。放弃治疗死亡8例:肠旋转不良合并肠坏死4例,伴发严重畸形3例,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可通过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腹腔感染脓毒症患儿在外科治疗中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严重腹腔感染患儿35例为脓毒症组,同期门诊查体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脓毒症组(于术前和术后第1、5天)、对照组采空腹静脉血及末梢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RP,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脓毒症组术前及术后第5天血清CRP浓度及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术后第1、5天血清CRP浓度及白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重腹腔感染脓毒症患儿CRP浓度明显升高,经手术干预、合理治疗,CRP逐渐下降,脓毒症控制。CRP可以作为脓毒症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MMHC、Smoothelin在先天性巨结肠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及肠壁平滑肌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6例先天性巨结肠中SMMHC、Smoothel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神经节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关系。结果 SMMHC及Smoothelin在先天性巨结肠不同发育阶段的神经节细胞内的表达模式不同,在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肠壁平滑肌内表达缺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例标本中有42例狭窄段肠壁部分肌层SMMHC表达缺失(42/46,91.30%),37例狭窄段肠壁部分外纵肌层Smoothelin表达缺失(37/46,80.43%),SMMHC与Smoothelin在狭窄段肠壁平滑肌中的表达缺失率高于移行段、扩张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MMHC与Smoothel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行段与扩张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狭窄段肠壁平滑肌中SMMHC、Smoothelin的部分表达缺失与患儿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MMHC、Smo...  相似文献   
6.
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枢神经系统严重感染性疾病,婴幼儿最常见,临床上具有起病急、高热、抽搐、呕吐等特点;在其感染早期正确诊断治疗,能明显减轻某些严重后遗症。脑脊液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是中枢神经系统分布的唯一的糖酵解酶,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关,可作为脑损伤的标志㈣’。乳酸脱氢酶(LDH)是一种糖酵解酶,脑组织坏死时,脑脊液LDH明显升高。我们通过检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NSE、LDH浓度,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术中空肠置管营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38例,随机分成术中空肠置管营养组(18例)及术后静脉营养组(20例)。术后第1、7天监测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氨基转移酶(AST)、胆红素指标,记录术后排便时间和营养治疗费用。结果 2组TP、ALB、PA、AST、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胆红素下降速度较B组快;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A组早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费用低(P〈0.05)。结论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术中空肠置管营养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胆红素水平。具有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和降低治疗费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背景: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填塞治疗成人低位肛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补片修补小儿肛瘘的可行性以及方法。方法:将138例肛瘘患儿随机分为2组,用可吸收线将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固定在直肠黏膜下,A组双层缝合封闭内口,B组不游离、缝合内口。结果与结论:随访观察6个月,所有病例肛周无红肿,外观无异常,外口硬结消失,内口愈合良好,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外形改变。两组在修复后均有部分患儿出现瘘口出流便,但未经特殊处理,症状均自行消失,痊愈。A组术后瘘口漏便患儿人数较B组多(P〈0.01),出现时间较B组早(P〈0.05),但总体愈合时间无差异。说明手术中仅固定补片于内口,而不游离、缝合内口即可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背景: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填塞治疗成人低位肛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补片修补小儿肛瘘的可行性以及方法.方法:将138 例肛瘘患儿随机分为2 组,用可吸收线将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固定在直肠黏膜下,A 组双层缝合封闭内口,B 组不游离、缝合内口.结果与结论:随访观察6 个月,所有病例肛周无红肿,外观无异常,外口硬结消失,内口愈合良好,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外形改变.两组在修复后均有部分患儿出现瘘口出流便,但未经特殊处理,症状均自行消失,痊愈.A 组术后瘘口漏便患儿人数较B 组多(P < 0.01),出现时间较B 组早(P < 0.05),但总体愈合时间无差异.说明手术中仅固定补片于内口,而不游离、缝合内口即可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后天性肛瘘是小儿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多由于肛门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粪尿不断流入脓腔、脓汁引流不畅影响切口愈合而形成的慢性窦道.大多数在新生儿时期发病[1],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