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应用智能追踪技术对26例患者行肝脏CT增强动脉期扫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在我科行肝脏CT检查的患者共46例,分两组。其中智能组26例,男16例,女lO例,平均年龄55岁;经验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3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CARE kV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选择90例行CT检查的腰椎外伤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6岁。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常规扫描组(组1)、大螺距+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组(组2)及CARE kV+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组(组3),每组30例。组1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4.6岁。组2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5岁。组3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5.3岁。分别对3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客观评估测量图像CT值和噪声[即标准差(SD)],计算图像信噪比(SNR)。结果 3组有效剂量(ED)分别为(3.9±1.4) mSv、(2.7±1.2) mSv、(2.5±1.1) mSv;组2、组3 ED均显著低于组1(P 0.01),组2、组3 ED较组1分别降低了30.8%、35.9%。主观图像评分,3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64,P 0.05)。客观图像质量评估,骨窗上3组SNR分别为(2.1±0.9)、(2.0±0.4)、(2.3±0.7)(F=1.052,P 0.05);软组织窗上3组SNR分别为(5.7±0.7)、(5.3±0.5)、(6.2±1.4)(F=1.081,P 0.05),3组间骨窗及软组织窗感兴趣区SD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0.216、0.763,P0.05)。结论双源CT大螺距、CARE kV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可以保证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压技术在腰椎外伤CT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腰椎外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A组43例、B组37例,A组采用自动管电压(CARE kV),参考管电压100kV,CARE Dose 4D自动mAs技术,螺距0.8,旋转时间1.0s进行扫描;B组采用固定管电压120kV进行扫描,其它扫描条件与A组相同。记录每次扫描的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对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分及测量客观图像噪声评估。结果 A、B两组有效剂量分别为(2.3±1.2)mSv、(3.6±1.5)mSv,A组与B组比较,平均有效剂量(ED)降低了36.1%;主观图像评分:骨窗A组和B组分别为(4.63±0.05)和(4.56±0.08);软组织窗分别为(4.71±0.06)和(4.66±0.13),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图像质量评估:骨窗A、B两组SNR分别为(2.3±0.6)、(2.5±0.7);软组织窗A、B两组SNR分别为(5.7±1.4)、(6.1±0.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管电压技术在腰椎外伤CT检查中可以减少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能满足腰椎外伤的诊断要求,都能对腰椎外伤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86例头颈部CT增强血管成像的病例,采用常规扫描成像(固定管电流)和Z轴ATCM成像各43例。常规成像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0岁。ATCM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3岁。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专业人员分别评价图像质量,比较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kV、mAs、p、TH等)、造影剂注射速率、注射部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两种扫描方法的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Z轴ATCM的DLP是常规扫描成像法的0.74倍。结论采用Z轴ATCM能明显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DLP,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泌尿系结石螺旋CT低辐射量扫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3组:标准剂量组、低剂量组1和低剂量组2,标准剂量组采用120kV,180mA,螺距0.938进行扫描;低剂量组1和低剂量组2分别采用管电流120mA、80mA进行扫描,其它扫描条件与标准剂量组相同。记录每次扫描的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由两位具有10年以上CT工作经验的医师进行影像诊断和图像质量评估,计算标准剂量和低剂量CT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和阳性预测值。对所有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分,并测量其客观噪声值。结果:两个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比较,CT剂量指数分别减少29.7%和55.5%,低剂量组1、2对泌尿系结石诊断的敏感度均为93.8%,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和95.5%,阳性预测值分别88.2%和100%,与标准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方面,尽管剂量降低后图像噪声有所增加,但所有图像质量仍符合诊断要求。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能满足泌尿系结石的诊断要求,大大降低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光子探测器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腰椎外伤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60例腰椎外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扫描组和大螺距组。常规检查组采用120kV、CARE Dose 4D自动mAs技术,螺距0.8,转速1.0s/r进行扫描;大螺距组采用螺距3.0,转速0.28s/r进行扫描,其它扫描条件与常规扫描组相同。记录每次扫描的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对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分,并测量其客观量化噪声值。结果:常规扫描组与大螺距组有效剂量分别为(4.1±1.3)mSv、(2.8±1.1)mSv,大螺距组有效剂量较常规扫描组降低了31.7%。两组可诊断的病例数没有明显差异(常规扫描组占96.7%,大螺距组占93.3%)。常规扫描组骨窗和软组织窗SD分别为79.9±20.0、13.8±1.8,SNR分别为2.2±0.9、6.07±0.7;大螺距组骨窗和软组织窗SD分别为73.2±9.7、14.3±1.4,SNR分别为2.0±0.8、5.3±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探测器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可以显著减少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脊髓急性外伤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脊髓急性外伤出血的患者行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二维扰相梯度回波(T2*加权2D-MERGE T2* WI)及常规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FSE-T1WI、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FSE-T2 WI序列扫描,病变组所有病例经临床随访及病理证实,包括颈段脊髓挫裂伤12例、胸段脊髓挫裂伤6例、胸腰段脊髓挫裂伤3例.比较分析SWI及T2* WI、T2WI对脊髓出血性病变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1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21例脊髓挫裂伤常规FSE-T2WI均显示水肿征象,其中6例在SWI、2D-MERGE T2* WI及FSE-T1 WI、FSE-T2WI均未见出血征象;7例仅在SWI显示出血征象;8例在SWI显示低信号出血征象较2D-MERGE T2* WI及常规FSE-T2WI更敏感.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脊髓急性外伤性出血比常规MRI更敏感,可作为脊髓出血性病变MRI检查重要的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8.
背景 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常规CT检查中碘油易产生较重的线束硬化伪影,双源CT虚拟新单能量重建技术可以减小碘油线束硬化伪影,对正确评价肝癌TACE术后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 探讨双源CT新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在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该技术在降低碘油沉积灶伪影方面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10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TACE术后完成双源双能量CT扫描的31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癌TACE术后患者进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并以10 keV为间隔重组16组(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 keV)新单能量重建图像,在线性融合图像(M=0.5)及16组新单能量重建图像上,选择碘油沉积最明显的层面,测量碘油硬化伪影区及同层面正常肝实质CT值。通过比较线性融合图像和各组新单能重建图像的客观指标伪影指数(AI)及对比噪声比(CNR),从图像硬化伪影、图像噪声及碘油形态显示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观察,并对整体图像质量进行综合主观评分,获得单能量去碘油硬化伪影最佳的图像keV。结果 碘油硬化伪影:在虚拟单能量图像中碘油硬化伪影随能级升高呈降低趋势。图像噪声:随着能级的升高,图像噪声在40~80 keV图像上逐渐下降,随后呈缓慢上升趋势。碘油形态显示:以60~80 keV新单能重建图像上碘油沉积灶显示较为清晰。线性融合图像与70~100 keV新单能量重建图像质量综合主观评分比较,线性融合图像与60~190 keV新单能量重建图像AI值比较,线性融合图像与120~190 keV新单能量重建图像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80 keV新单能量重建图像可在保证图像CNR的同时有效减少线束硬化伪影,碘油形态显示满意,AI值与线性融合组相近,与线性融合图像的图像质量相似。结论 双源CT新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可以减少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的硬化伪影,以70 keV及80 keV的虚拟单能量图像重建效果最佳,可在保证图像CNR的同时有效减少线束硬化伪影,碘油形态显示满意,AI与线性融合组相近,与线性融合的图像质量相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多层螺旋CT已经成为影像学检查中的重要设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的临床检查与诊断当中,本文着重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应用。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55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38岁。检查前患者需多饮水憋尿,扫描前训练病人呼吸,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