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例医学生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 ,而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 ,具有广泛性 ,在任何群体中都可发生。由失眠所造成的医疗费用增加和工作效率下降给人类带来很大危害 ,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青年学生的失眠率在 10 % - 2 4 .3%之间[1- 3] ,远高于成年人[4 ] ,因此对这些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很有必要。本研究包括两部分 :医学生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心理特征分析与医学生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本文是第一部分。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1.1.1 研究组 湖南省某医学院自愿参加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海洛因依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排毒养生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OWS评分均<10分,均达到临床脱毒成功的标准,但观察组临床脱毒成功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含量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海洛因成瘾效果显著,且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可作为海洛因依赖者康复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7例陈岩,高银河,姜美俊我们1989~1993年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07例,其中57例用蝮蛇抗栓酶溶栓治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10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男96例,女11例;年龄42~78岁。随机分成两组:对... 相似文献
4.
海洛因依赖者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状况和父母养育方式.方法:使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选择海洛因依赖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应付方式中,海洛因依赖组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幻想和退避两个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四个因子分中,海洛因依赖者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中,海洛因依赖者父亲因子Ⅰ得分低于对照,父亲因子Ⅴ得分高于对照,母亲因子Ⅰ得分低于对照,母亲因子Ⅱ、Ⅲ、Ⅳ得分高于对照.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的应付方式不良,社会支持状况较差,父母养育方式不利于其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幸福感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13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22,P<0.01);幸福感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38,P<0.01);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指数显著正相关(r=0.41,P<0.01);②幸福感指数、社会支持对自杀风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2,-0.34;P<0.01),交互作用也显著(β=-0.09,P<0.01);③引入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其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36,P<0.01)。结论大学生自杀风险与社会支持及幸福感密切相关;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及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在吗啡依赖及其戒断症状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3-09/12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分组: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吗啡组、吗啡+纳络酮组,每组10只。②干预:吗啡组:盐酸吗啡每天两次腹腔注射,起始剂量为每次10mg/kg,逐日递增,直至第7天时每次70mg/kg;吗啡+纳洛酮组:吗啡注射方式方法同吗啡组,但在每次吗啡注射前5min。皮下注射纳洛酮1mg/kg;生理盐水组:按照同期对照的原则注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③进入实验程序前一天及实验处理因素终止后6h测评各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即观察30min内小鼠在位置偏爱实验箱白侧(伴药侧)的停留时间。④于末次注射吗啡后6h观察各组小鼠30min内跳跃反应次数、戒断反应前后1h内跳跃潜伏期、直立、躯体拉伸、体质量丧失量及腹泻等症状。
结果:3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终止处理因素后6h时,吗啡组小鼠30min内在位置偏爱实验箱白侧的停留时间为(457+304)s,吗啡+纳洛酮组小鼠30min内在位置偏爱实验箱白侧的停留时间为(154+118)s,与生理盐水组(121&;#177;111)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②吗啡注射同时给予纳洛酮干预减轻了戒断体征:在终止处理因素后6h,吗啡组和吗啡+纳洛酮组小鼠均表现跳跃次数增加、起跳潜伏期缩短、躯体拉伸次数增加、腹泻和体质量丧失量增加,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吗啡组还出现直立次数增多。
结论:纳洛酮能有效对抗吗啡所致的小鼠吗啡依赖,并且能有效减轻吗啡撤药时戒断体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评地卓西平(MK-801)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及戒断体征的影响,探讨NMDA受体在吗啡依赖中的作用.方法51只雄性Sprague-Dawle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和干预组.吗啡组大鼠每天两次腹腔注射吗啡(剂量渐增,10天);干预组大鼠于每次注射吗啡前30min腹腔注射MK-801(0.075 mg/kg);对照组接受相同的试验操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吗啡组大鼠建模后停留于自侧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戒断第1d、3d戒断体征总分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大鼠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吗啡组相比,干预组大鼠停留于白侧的时间在建模第5d、9d明显减少(P<0.01),戒断第1d、3d的戒断总评分显著减低(P<0.01).结论MK-801抑制了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及大部分吗啡戒断体征.表明谷胺酸NMDA受体在阿片精神及躯体依赖中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并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剂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抗抑郁治疗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第1、2、4、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副反应量表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能够提高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剂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抗抑郁治疗的一种增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吗啡依赖的神经可塑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吗啡依赖时神经生化生理的神经可塑性改变,强调神经可塑性可能是依赖形成与复吸最终通路之一,是药物滥用病态记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阿片类物质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 ,阿片类物质滥用与依赖现象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阿片类物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阿片 (opium) ;②从阿片中提取的生物碱 ,分为菲类和苄基异喹啉类 ,前者的代表如吗啡 (morphine) ,后者的代表如罂粟碱 (pa paverin) ;③吗啡的衍生物 ,如海洛因 (heroin)等 ;④其他具有吗啡样作用的化合物 ,如杜冷丁 (dolantin)、美沙酮 (methadone)等。这些物质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 ,都能形成吗啡型物质依赖。从行为医学角度看 ,阿片类物质依赖是一种自我毁灭性适应不良的行为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