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OD-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POD-SLN混悬液,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粒径大小和形态,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电位,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包封率,并观察其稳定性。用POD-SLN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表皮细胞,并于6、12、24、48h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实验设POD-SLN组、鬼臼毒素普通脂质体组、鬼臼毒素(POD)组、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组、空白对照组,MTT法测定各组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制备的POD-SLN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稳定性好,粒径为87.2±10.3nm,电位25.3±0.8mV,包封率为83.2%±2.5%。POD-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OD-SLN、POD普通脂质体及POD作用48h对人表皮细胞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91.05%、77.02h.46%,IC50分别为2.11、16.65、101.42μg/L。空白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无影响。结论该制备工艺可行,所制备的POD-SLN在体外能有效抑制人表皮细胞增殖,且作用强于POD及普通POD脂质体。 相似文献
2.
3.
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含有不同冻干保护剂的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OD-SLN)冻干粉,并考察其理化性质,筛选出最佳配方.方法:实验于2006-12/2007-11在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部实验室完成.冻干配方为15%海藻糖、15%甘露醇和二者联用各取5%,冷冻干燥制作冻干粉制剂.扫描电镜下观察冻干粉复溶后粒子形态,Image-Pro Plus 6.0软件计算粒径大小,高效液相考察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物包封率,并考察冻干粉的外观、复溶和4 ℃保存对其影响,评价不同辅料对冻干品的影响.结果:①外观和复溶情况:海藻糖冻干粉、海藻精联用甘露醇冻干粉表面均松脆多孔,疏松,复溶较快,约需20 s,甘露醇冻干粉表面较光滑,结构致密,饼状,复溶较慢,需借助外力.冻干粉样品4 ℃冰箱放置24h、1,3,6个月其外观和复溶均无明显变化.②电镜下粒子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分布较均匀,冻干前后无明显差异.③粒径:未加冻干保护剂时为(82.65±18.43) nm,加入海藻糖、海藻糖联用甘露醇、甘露醇后分别为(94.78±21.94), (109.26±16.15),(114.63±21.42) nm.④包封率:未加冻干保护剂时为87.4%,加入海藻糖、海藻糖联用甘露醇、甘露醇后分别为86.2%,80.3%,79.6%.结论:以15%海藻糖为冻干保护剂制备的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粒径较小,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其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5.
双语教学是全新的、适应国际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方式,但怎样灵活地进行理论课的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一直是医学院校教学研究的重点。现结合实践探讨皮肤性病学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报告成人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患者男,22岁,左颈部皮疹3年。皮肤科检查:左颈部皮肤见一约0.2 cm×0.2 cm大小的淡红色丘疹,边界清楚,中间可见破口,未见明显液体流出。皮肤镜检查:非偏振光下淡红色背景,可见湿润性破损口;偏振光下淡红色背景,镜下见中央破损口,外周红白色无结构区,绕以扩张的分支状血管。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真皮层见一角囊肿及一腺腔,腺腔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可见个别粘液细胞。腺腔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真皮上方表皮呈息肉样突起,表皮鳞状上皮组织局部与复层柱状上皮组织相移行。诊断: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外科手术切除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7.
登革病毒促进人树突状细胞分泌TNF-α、IL-6、IFN-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登革病毒(DV)对人树突状细胞(DC)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人外周新鲜血常规分离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GM-CSF、IL-4诱导培养DC,形态学特征、细胞表型和淋巴细胞刺激能力鉴定。用登革病毒2型感染DC,于作用后6、12、24、48、72 h分别收集上清液和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上病毒抗原表达,ELISA法检测登革病毒感染后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水平的动态变化。 结果: 人外周血经GM-CSF、IL-4诱导培养1周即可得到典型树突状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感染的DC胞浆和胞膜上携带登革病毒抗原,DV感染使DC分泌TNF-α、IL-6能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但其分泌IFN-γ的能力无明显改变。 结论: 树突状细胞是登革病毒的靶细胞,登革病毒感染可促进树突状细胞分泌TNF-α、IL-6。树突状细胞可能参与机体抗登革病毒感染的免疫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HFRS病毒A69株及脂多糖(LPS)单独或联合作用于PMBC,于作用后12、24、48、72、96h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6和IFN-γ的含量,实验数据用方差分析处理。结果病毒感染和LPS能使PBMC分泌TNF-α、IL-6和IFN-γ能力增强。感染后12h,TNF-α和IFN-γ开始升高,于感染后24h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而IL-6水平于感染后72h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HFRS病毒与LPS联合作用显著提高病毒诱导PBMC分泌TNF-α、IL-6和IFN-γ的能力。结论HFRS病毒能提高PBMC分泌TNF-α、IL-6和IFN-γ的能力,LPS可增强病毒诱导PBMC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在HFRS病毒感染过程中合并细菌感染可能调节细胞因子介导的疾病进程,细胞因子在HFRS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3D打印的新型仿真皮肤手术模具在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的35名规培生进行分组,分为基于3D打印的新型模具组(n=18)和传统模具组(n=17)。对两组规培生在模具上进行皮肤活检术考核,并对教学效果实施问卷调查评价。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新型模具组及传统模具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新型模具组的规培生在皮肤活检术考核的成绩高于传统模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的各项评分均优于传统模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基于3D打印的新型仿真皮肤手术模具,让规培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为实际临床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非常顽固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对辅助性T细胞及其表达的细胞因子与慢性荨麻疹关系的深入研究,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慢性荨麻疹发病的细胞基础,并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