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黛力新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作者对本院消化内科门诊140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促动力药效果不佳患者试加用黛力新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仰、俯卧体位下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疗对靶区和周边重要器官体积改变和照射剂量变化。方法临床穿刺细胞学证实的分期为T1~T2N0M0期的前列腺癌8例,行对称六野三维适形放疗。定位前1 h排空膀胱,定位前1.0、0.5 h口服造影剂各400 ml,每例病例同一时间分别行前列腺癌仰、俯卧位CT定位扫描,定位后勾画靶区及盆腔重要器官结构,三维计划设计。分别评估CTV、PTV、直肠、膀胱、股骨头和盆腔小肠体积,CTV、PTV、直肠、膀胱、股骨头、盆腔小肠平均照射剂量,50 Gy膀胱、直肠和30 Gy股骨头受照体积及盆腔小肠最大照射剂量,对比仰、俯卧位各器官结构体积变化以及照射剂量差别。结果无论是仰卧位还是俯卧位,靶区均能得到均匀理想的剂量分布。直肠体积在不同体位下变化较大。仰、俯卧位各正常组织的平均体积分别为:膀胱(306±58)、(325±69)cm3,直肠(59±20)(、144±96)cm3,小肠(94±51)、(75±18)cm3。CTV、PTV、股骨头体积变化不明显。CTV、PTV、膀胱、股骨头、小肠平均照射剂量在不同治疗体位下差别不大。仰、俯卧位直肠平均照射剂量分别为(3364±995)(、2221±1176)cGy。DVH分析显示直肠在俯卧位保护最好,仰、俯卧位50 Gy直肠体积分别占总体积的39.5%±19.7%、19.8%±15.7%。俯、仰卧位小肠最大照射剂量分别为(234±143)(、275±220)cGy。结论前列腺癌俯卧位三维适形放疗使直肠体积明显增大,可因减少直肠照射而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根据ER、PR和Her-2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把改良根治术后的高危乳腺癌患者分为不同亚组,了解放疗对不同亚组患者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437例改良根治术后病理为浸润癌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期为T3-4N1或N2-3期,有ER、PR和Her-2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408例接受了化疗,352例接受了放疗.ER+或(和)PR+定义为受体阳性(Rec+),ER-和PR-定义和受体阴性(Rec-),Her-2++或+++定义为Her-2阳性(Her-2+).根据结果分为Rec-/Her-2-(69例)、Rec-/Her-2+(62例)、Rec+/Her-2+(89例)和Rec+/Her-2-(217例)组,分别分析4个组在放疗和未放疗下局部区域复发率(LRR)、远处转移率(DM)、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的差别.复发率和生存率计算用Kaplan-Meier法,差异检验用Logrank法.结果 中位随访48个月,除外5例放疗不详的患者,资料齐全可分析患者432例.放疗降低了4个组患者的5年LRR,Rec-/Her-2-、Rec-/Her-2+、Rec+/Her-2+和Rec+/Her-2-组放疗和未放疗的5年LRR分别为13.1%和33.3%、9.3%和21.2%、9.7%和47.0%、3.2%和15.4%;对Rec-/Her-2-、Rec-/Her-2+和Rec+/Her-2+患者,放疗降低了5年DM,放疗和未放疗患者的5年DM分别为26.7%和49.2%、27.6%和67.5%、18.4%和100%,并提高5年DFS和OS,三组患者放疗和未放疗的5年DFS分别为66.7%和33.3%、67.7%和33.3%、72.6%和0%,三组患者放疗和未放疗的5年OS分别为73.9%和25.2%、69.8%和41.5%、91.0%和32.8%.结论 不同ER、PR、Her-2状态的改良根治术后高危乳腺癌患者均能从术后放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第6、7版分期对局部晚期胃癌根治术后的预后预测。方法 对2002-2004年在本院接受胃癌根治性手术(R0切除且>D1淋巴结清扫)、病理诊断为T3-4N0~1M0、TxN2-3 M0期的297例患者分别按两版分期标准进行分期,比较两版分期的N、TNM分期中5年总生存(OS)、无瘤生存(DFS...  相似文献   
5.
<正>鲍曼不动杆菌(Ab)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1],已成为我国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住院、入住监护室、接受机[2]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去离子水被污染而导致的甘油三酯单一检测项目失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可全程监控等特点,应用广泛.奥林巴斯AU640的反应曲线是该仪器的一大亮点,该文介绍了反应曲线的解析和常见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从烧伤创面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剂.方法 采用K-B法对121株烧伤患者创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抗菌剂敏感实验,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0年标准判断药敏结果,同时用标准菌株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烧伤创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临床常见抗菌剂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对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2010年增加了多黏菌素B的药敏实验,敏感率92.5%,其他抗菌剂敏感率均低于50.0%,检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11例,占9.1%,从药敏谱和患者分布情况分析,存在较严重的交叉感染现象.结论 烧伤科患者创面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趋势呈逐年增加现象,应继续加强对该菌的监测与控制,并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严防耐药菌株在烧伤科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TPMT基因型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为硫嘌呤类药物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和CBM数据库中(截止到2015年4月10日)有关TPMT基因型在中国人群中分布的研究文献,对TPM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做一整理归纳。检索词分别为"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thiopurine S-methyltranferase","polymorphism","hepalotype"等。结果共有30篇中文文献和14篇英文文献关于TPMT基因型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共纳入10 458人。中国人群中TPMT基因型总体变异率为2.91%(304/10 458),最常见的变异基因型为TPMT*1/*3C(96.71%,294/304)。TPMT*1/*3A基因型主要出现在哈萨克斯坦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TPMT*1/*6和TPMT*1/*2基因型在中国人群极少出现;主要的变异等位基因为TPMT*3C,占总体变异等位基因的97.05%(296/305)。结论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和民族选择性进行TPMT基因型检测,不但可有效的指导硫嘌呤类药物的个体化用药,而且可节约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中整合子流行现状以及耐药基因情况,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2013年1月的125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药敏情况,用PCR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整合子筛查和分类,用PCR法扩增整合子可变区,联合RFLP和DNA测序技术分析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 125株鲍氏不动杆菌检出整合子73株,检出率为58.4%,而在扩增PCR方面,73例整合子阳性中有69株Ⅰ类整合子可变区扩增为阳性,扩增片段为72个,大小0.15~2.9kb;在耐药基因方面,除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敏感性较高外,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性高。结论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中的整合子主要以Ⅰ类整合子,其与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和多药耐药存在关联性,鲍氏不动杆菌整合子主要携带的是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