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目前肺癌挽救性治疗尚无标准方案。本研究旨在比较培美曲赛单药与培美曲赛联合奥沙利铂挽救性治疗IV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联合化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2月共83例体能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为0分-2分的IV期肺腺癌患者分别接受培美曲赛(单药组47例)和培美曲赛联合奥沙利铂(联合组36例)挽救性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81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单药组与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3.6个月vs4.1个月(P=0.268),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6.5%vs20%(P=0.092)和56.5%vs65.7%(P=0.493)。单药组与联合组血液毒性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9%vs47.2%(P=0.460)和21.2%vs25.0%(P=0.213)。结论培美曲赛联合奥沙利铂挽救性治疗PS评分较好的IV期肺腺癌患者耐受性良好,与培美曲赛单药相比显示出较高的缓解率,但未明显增加患者的PFS。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9例Ⅰ期NSCLC组织中TTF-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TF-1在Ⅰ期NSCLC中阳性表达率为64.3%,其中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亚组(x2=25.231,P<0.001),低年龄组(<60岁)高于高年龄组(≥60岁)(x2=4.581,P=0.032)、女性组高于男性组(x2 =4.900,P=0.027)及肿瘤的分化程度较高组(中分化、高分化)高于较低分化组(x2=11.519,P=0.019).TTF-1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分别为38.9个月对27.8个月(P =0.023)及64.10个月对50.68个月(P=0.013).Cox回归分析显示,TTF-1阳性表达(P =0.005),肿瘤分化程度(P=0.044)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TF-1阳性表达患者预后较好.TTF-1阳性表达、肿瘤分化程度为Ⅰ期NSCLC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尚没有寻找到理想的用于肺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因而尝试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索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已成为肺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肺癌患者和其它肺部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质进行分析,以寻求潜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19例肺癌与15例其它肺部疾病患者的血清及尿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to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建模,运用两样本的t检验寻找两组间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检测到血清中代谢产物共57种,尿液中代谢产物共38种,多变量统计结果显示肺癌患者与其它肺部疾病患者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根据t检验结果寻找到血清相关的差异代谢产物13种,尿液相关的差异代谢产物7种。结论利用代谢组学方法能区分肺癌与其它肺部疾病患者,其结果在分子水平辅助肺癌的诊断、未来作为新技术应用于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多西他赛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26例,卡培他滨2 000 mg·m^-2·d^-1,分早晚口服,d1-14;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持续2h以上,d1;多西他赛60 mg/m^2,静脉滴注,d1,21 d为1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8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53.8%,1年生存率45.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6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和腹泻.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多西他赛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对晚期结直肠癌进行节拍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进行节拍化疗,分别于节拍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检测外周血清中CEA、CA19-9水平,并评估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总有效率(RR)为26.0%,临床获益率为(CBR)为74.0%.行节拍化疗后外周血中CEA及CA19-9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14,P=0.004).生活质量方面,经节拍化疗后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疲乏、疼痛症状及睡眠障碍较前明显减轻,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食欲减退情况无明显改变.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节拍化疗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种有效、安全、经济、依从性高的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取得实质性进展。靶向治疗在提高病人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靶点、药物和相关研究正以多元化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本文将简要综述当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重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s in-hibitors,EGFR-TKIs)普遍应用后,其治疗失败后预后情况引起学界的关注。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IV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EGFR-TKIs治疗失败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2月体能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为0分-2分的IV期肺腺癌患者,随访至死亡。主要观察指标为EGFR-TKIs治疗失败后的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结果共81例患者入组,中位OS为9.6个月(QL-QU:5.4-19.2)。单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多部位的转移及靶向药物治疗后出现中/大量胸水对预后有影响(P<0.05),靶向治疗失败后血CEA水平正常及曾有手术史也表明患者更能得到生存时间获益的趋势。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多部位转移及靶向药物治疗后出现中/大量胸水可以作为IV期肺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晚期肺腺癌PS评分为0分-1分、单脏器的转移及靶向药物治疗后出现无或少量胸水可获得较好的生存时间,应采取积极的化学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07例经EGFR-TKIs一线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肿瘤标记物水平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008-2011年共107例NSCLC患者接受EGFR-TKIs的一线治疗,并在治疗前进行了血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EA≥5 ng/ml的患者EGFR-TKIs治疗有效率为23.4%(15/64),疾病控制率为70.3%(45/64),CEA<5 ng/ml的患者有效率为15.0%(6/40),疾病控制率为47.5%(19/40),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高表达患者PFS与CEA低表达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个月vs 7.3个月,P=0.220)。其余的血肿瘤指标包括CA125、NSE、SCC及CYFRA21-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之间DCR、ORR及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了CE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水平可作为预测EGFR-TKIs治疗疗效的指标,与PFS关系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在NSCLC中发现EGFR酪氨酸激酶区常发生各种突变,这些突变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疗效密切相关.因此,EGFR突变成为NSCLC患者应用TKI药物强预测因子,临床筛选EGFR突变人群行TKI药物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目前用于EGFR突变检测的方法有:直接测序法、RT-PCR、ARMS、DHPLC、HRM、突变富集PCR、PCR-SSCP、PCR-RFLP、微数字PCR、PCR-LDR、荧光偏振法、毛细管电泳法、PNA-LNA等.  相似文献   
10.
钩虫病在我国蔓延流行的地区占着很大的面积,如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烏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省。广大的劳动人民感染着这种病的侵害。几年来我們在临床工作中用中药治疗钩虫病患者曾获得一定的疗效,現將治疗情况和方剂介紹于下,以供同道們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