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6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13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9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南方汉族人3个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家系CD2AP和NPHS1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中国南方汉族人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家系CD2AP和NPHS1基因突变及其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A、B、C 3个南方汉族SRNS家系先证者及其父母,A、B 2个家系先证者的姐姐和50例尿检正常的南方汉族成年人.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方法扩增CD2AP基因全部18个外显子和NPHS1基因全部29个外显子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对PCR产物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 在3个SRNS家系先证者未检测出CD2AP基因致病突变.在B家系的先证者检测出NPHS1基因2398C>T(R800C)杂合突变,先证者父亲亦携带此杂合突变,但先证者母亲及姐姐未发现该突变.在50例对照人群中未发现2398C>T突变.此外,在3个先证者及50例对照人群还检测出9种已报道的CD2AP基因多态性--IVS4-25G>A、IVS8-95G>A、IVS10+36C>A、IVS10-153A>T、IVS10-110A>G、IVS11+82T>C、1204C>T、IVS16+24G>A、IVS17-66T>C和4种已报道的NPHS1基因多态性--349G>A、IVS24+36C>T、3315G>A和IVS27+45C>T.结论 在1个中国南方汉族SRNS家系先证者检测出NPHS1基因突变--2398C>T,证实中国南方汉族人家族性SRNS儿童存在NPHS1基因突变,提示对其需进行NPHS1基因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中国南方汉族1例散发性先天性肾病综合征(CNS)患儿NPHS1基因突变及其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1例中国南方汉族CNS患儿及其父母,对照人群为50例尿液检查正常的南方汉族成年人.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3 mL,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NPHS1全部29个外显子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和启动子全长序列,对PCR产物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 在CNS患儿检测出NPHS1基因3250insG(V1084fsX1095)纯合突变,其父母分别携带3250insG杂合突变.在CNS患儿及其父母还检测出3种已报道的NPHS1基因多态性--349G>A、3315G>A和IVS27+45C>T.在50例对照人群中未发现NPHS1基因3250insG变异;但检测出349G>A、3315G>A和IVS27+45C>T基因多态性.结论 首次在1例中国南方汉族CNS患儿发现了NPHS1基因纯合突变--3250insG(V1084fsX1095),表明中国南方汉族散发性CNS患儿存在NPHS1基因突变,提示对中国南方汉族散发性CNS患儿需进行NPHS1基因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消栓颗粒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治疗组和HIBD组,每组12只.治疗组和HIBD组参照Yager法建立HIBD模型,治疗组灌服消栓颗粒(8 g·kg-1,1次·d-1),HIBD组及假手术组灌服等量9 g·L-1盐水.造模第14天行水迷宫测试,评估3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之后断头取出脑组织,光镜下观察3组大鼠左侧大脑半球病理形态学变化,比较3组的病理评分;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3组大鼠海马CA1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HIBD组及治疗组水迷宫训练次数分别为5.83±1.11、12.91±1.56、7.58±1.24,3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a<0.01);病理形态学观察,假手术组大部分未见明显病变,HIBD组大鼠脑组织变性、坏死显著,治疗组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细胞变性;病理学评分假手术组显著低于治疗组及HIBD组(Pa<0.01),治疗组低于HIBD组(P<0.01);TUNEL法显示,假手术组海马CA1区可见少量神经细胞凋亡,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数比HIBD组明显减少,3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a<0.01).结论 消栓颗粒可减轻HIBD新生大鼠的脑损伤,提高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为消栓颗粒可抑制HIBD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中国汉族儿童散发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CD2AP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散发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患儿CD2AP基因突变及其特点。方法40例中国汉族散发性SRNS患儿,以及50例尿检正常的汉族成年人,取外周静脉血3 ml,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CD2AP基因全部18个外显子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进行直接DNA序列测定。应用神经网络程序对CD2AP基因内含子突变进行隐蔽性剪接位点预测。结果在40例散发性SRNS患儿中检测出11种CD2AP基因多态性,并在3例散发性SRNS患儿中检测出3种在正常对照人群中未发现的CD2AP基因变异,IVS7-135G>A、1083T>C和IVS13-137G>A。神经网络程序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型提示,IVS7-135G>A突变为非致病突变、1083T>C和IVS13-137G>A突变的致病性不明确。结论中国汉族散发性SRNS患儿存在CD2AP基因突变,今后尚需对CD2AP基因突变与SRNS患儿临床表型的关联性进行详尽研究。 相似文献
6.
7.
8.
9.
余自华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11,(13):20
带孩子看病,家长总盼着能尽早就诊,还希望医生能多听自己讲点孩子的事情。但是科室就诊时间有限,如何在短时间内向医生传达有效的内容,避免重复没用的信息呢?14岁以下先找儿科国内划定,0~14岁的孩子看病应去儿科。但是,常看到家长带患有肾脏病的孩子到肾病科就诊,看不好再跑到小儿科,这就把病情耽误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汉族人3个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家系WT1和PLCE1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人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家系WT1和PLCE1基因突变及其特点。 方法 研究对象为A、B、C 3个汉族人SRNS家系的先证者(已除外NPHS2基因突变)及其父母,A、B 2个家系先证者的姐姐,50例尿检正常的汉族成年人作为对照人群。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3 ml,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WT1基因全部10个外显子和PLCE1基因全部31个编码外显子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应用直接DNA序列测定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PCR)分析法检测WT1和PLCE1基因变异。 结果 未发现WT1和PLCE1基因的致病突变。但是,在3个SRNS家系的先证者检测到3个WT1基因多态性:126C>T(P42P)、IVS5-64A>G和903A>G(R300R),其中IVS5-64A>G为新发现的WT1基因多态性,126C>T和903A>G已见文献报道;还检测到13个PLCE1基因多态性 -134A>G、810T>C(C270C)、960G>A(E320E)、IVS11-28C>G、IVS15+26A>C、4724G>C(R1575P)、IVS20+40C>T、IVS21+64G>A、IVS22-26T>A、5320C>T(T1777I)、5780A>G(H1927R)、IVS27+24A>G和IVS31+48_49insT,其中IVS22-26T>A为新发现的PLCE1基因多态性,其余12个PLCE1基因多态性已见公布。 结论 WT1和PLCE1基因突变不是本研究3个中国汉族人家族性SRNS家系的主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