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索影响心脏瓣膜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老年心脏瓣膜术后院内全因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死亡风险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 连续纳入2016—2018年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库中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的≥65岁患者,其中2016年1月—2018年6月患者纳入训练队列,2018年7—12月患者纳入测试队列,分析老年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EuroSCOREⅡ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共纳入7 163例患者,其中男3 939例、女3 224例,平均年龄(69.8±4.5)岁。训练队列5 774例,测试队列1 389例。290例(4.0%)患者术后死亡。通过LASSO回归变量筛选及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预测模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肌酐清除率、既往心脏手术史、体外循环时间、纽约心脏协会分级。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队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85,0.627]及测试队列(AUC=...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估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升主动脉直径变化情况及升主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且不同期处理升主动脉的151例老年(≥65岁)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其中有≥1年超声心动图随访数据且存活的患者87例,根据术前升主动脉直径将其分为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 mm组(n=59)和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 mm组(n=28)。收集患者围术期及随访数据,分析术后升主动脉直径变化情况及升主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结果:平均随访(4.0±1.3)年时,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 mm组的升主动脉直径由出院时(38.1±5.0)mm增大至(41.2±4.3)mm,升主动脉直径/体表面积从出院时(23.3±3.9)mm/m2增加至(25.0±3.6)mm/m2(P均<0.01);而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 mm组的升主动脉直径变化及升主动脉直径/体表面积与出院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 mm组的升主动脉扩张速率明显高于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 mm组(0.7...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7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病例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14~73岁,平均(38.6±19.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和室壁瘤切除术治疗。采集患者院内的病历资料,并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情况。结果术前全部患者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排除了固定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6例患者合并左室中部梗阻,3例有室性心动过速病史。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4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术后心脏超声提示LVOTPG、IVS、LAD、MI程度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术后超声提示仍有4例患者心尖部可见室壁瘤样结构。所有患者随访(47.4±24.0)个月,随访率100%,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好于术前(P=0.001),远期死亡1例。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患者病情危重,同期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和室壁瘤切除术临床结果可以接受,但一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国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现状。方法:依托中国急慢性心力衰竭外科注册登记(China-HFSR)研究,收集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中国北部、东部、中部、南部、东北部、西南部、西北部7个地区接受心脏瓣膜手术且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65岁)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以院内死亡作为结局判断指标。通过广义线性模型计算各地区风险因素标化院内死亡率(RSMR)。结果: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全国心血管外科年手术量超过100例的109家心脏中心共完成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患者2 521例,其中东部、北部、中部、西南部、西北部、东北部、南部7个地区分别为927例(36.8%)、554例(22.0%)、300例(11.9%)、300例(11.9%)、178例(7.1%)、156例(6.2%)、106例(4.2%)。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8.7(66.7,72.2)岁,34.7%为女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占37.2%,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占34.2%。主动脉瓣置换术1 597例(63.3%),二尖瓣手术1 506...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老年(≥65岁)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术后院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为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死亡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库(CCSR)中接受心脏瓣膜手术,年龄≥65岁的患者7 163例。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的患者为训练队列(n=5 774),2018年7月到12月患者为测试队列(n=1 389)。研究终点为患者术后院内死亡。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基本特征、围术期危险因素以及术后主要结局指标等。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结果:290例(4.1%)患者术后院内死亡。与未死亡患者比,死亡患者年龄较大,既往脑卒中史、慢性心力衰竭史患者占比较大,吸烟史、高脂血症患者占比较少(P均<0.05)。训练队列中线形判别分析(LDA)、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C)及逻辑回归(LR)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均较高,Brier分数均较低,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在测试队列中,LDA、SVC及LR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744、0.744及0.7...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