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小左室28例围手术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小左室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的特点。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11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替换术(MVR)的病人中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小左室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机械通气时间(h)延长、心律失常、低心排、肺部并发症及早期病死率的发生率均增加,同时术后近期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小左室虽然是手术的高危指标,但并非手术禁忌,术中选用较小型号的瓣膜并注意心肌保护,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及外科治疗的相关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例76例,通过完善CT、PET-CT、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支气管镜穿刺活检、胸腔镜等检查方法,尽可能达到早期诊断.患者行常规切口或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的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术前诊断不明确者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 全组病例预后良好,无重大并发症,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提示良性肿瘤52例、恶性肿瘤24例.结论 对孤立性肺结节早期诊断较困难,作者认为CT表现结合PET-CT的检查结果能显著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对初步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应进一步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经支气管穿刺活检、胸腔镜检查等以获得明确诊断,对于恶性肿瘤鉴别是原发性和继发性有重要意义.孤立性肺结节早期外科手术切除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就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非体外下冠脉搭桥术,OPCABG)的临床经验和疗效予以总结分析.方法 选取近年来在本院接受OPCABG的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1例患者中途改体外循环下进行,另29例患者的手术治疗均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进行搭桥1~5支(平均3.2),手术时间在2~6 h左右(平均3.3±1.2)h.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在接受OPCABG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患者过程中,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有助于使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有效保护,减少一些呼吸神经系统与心律失常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食管贲门癌目前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术后吻合口主动脉瘘是食管贲门癌术后一种罕见而凶险的并发症,死亡率高.我们统计了国内外文献共109例病例[1-10],发生率为0.21%,一旦发生吻合口主动脉瘘其抢救成功率仅为4.59%.根据我们的6例经验及文献复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猪血管内皮细胞诱导的猴NK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及其与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将中国猕猴的NK细胞与多聚甲醛固定后的猪血管内皮细胞按不同比例进行体外混合培养,检测NK细胞在以不同比例接触靶细胞后的杀伤活性变化以及培养液上清液中的IFN-γ及TNF-α含量。结果:猴NK细胞与猪血管内皮细胞混合培养后。在一定范围内其杀伤活性随混合比例的升高而逐步升高.同时其IFN-γ及TNF-α分泌量也不断增加。结论:NK细胞与异种靶细胞接触后,其杀伤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与效靶细胞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