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感染部位皮损愈合后,皮肤受累区出现的剧烈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是困扰中老年人的一种顽疾。我们对14例PHN病人采用神经阻滞结合超激光照射治疗方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福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6,(2):142-144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的效果.方法 下腹部择期手术120例,年龄28 ~66岁,ASA分级Ⅰ、Ⅱ级,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0.5 mg/L舒芬太尼复合0.2%罗哌卡因组(Ⅰ组)、5 mg/L芬太尼复合0.2%罗哌卡因组(Ⅱ组)和0.2%罗哌卡因组(Ⅲ组).所有患者术后镇痛均采用PCEA模式,观察镇痛后4、8、16、24、48 h的MAP、HR、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score,RSS)情况,并记录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 各时点Ⅰ组VAS评分[(1.4±0.4)、(1.6±0.5)、(1.5±0.4)、(1.6±0.3)、(1.3±0.3)分]和Ⅱ组VAS评分[(1.5±0.6)、(1.6±0.4)、(1.7±0.6)、(1.5±0.4)、(1.4±0.6)分]明显低于Ⅲ组[(2.1±0.7)、(2.4±0.6)、(2.4±0.5)、(2.3±0.7)、(2.2±0.8)分](P<0.05);在8、16、24 h,Ⅰ组RSS[(2.4±0.6)、(2.1±0.9)、(2.4±0.5)分]高于Ⅱ组[(1.4±0.7)、(1.6±0.6)、(1.6±0.4)分]和Ⅲ组RSS[(1.7±0.6)、(1.4±0.3)、(1.6±0.6)](P<0.05);Ⅰ组和Ⅱ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4、18次,P<0.05);Ⅰ组和Ⅱ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Ⅲ组(分别为15%、12.5%、0,P<0.05);3组皆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0.5 mg/L舒芬太尼配伍0.2%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PCEA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是一种起效迅速的静脉麻醉药,其商品名有异丙酚、等。它几乎完全符合静脉麻醉药的“黄金标准”。起效快,血浆清除率高,血药浓度降低快。极适合连续输注给药。麻醉后苏醒迅速、平稳,无精神症状,极少引起术后恶心、呕吐。长时间输注无体内蓄积,停药后迅速苏醒,有良好的可控性。以异丙酚靶控输注并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静脉帕瑞昔布钠复合吗啡自控镇痛(PCA)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吗啡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吗啡PCA泵自控镇痛,于术后12、24、36h时联合组患者另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记录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及用力肺活量(FVC)和肺弥散度。结果术后各时点,联合组患者安静痛、咳嗽痛评分,PaCO2及不良反应均低于吗啡组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FVC值均高于吗啡组,而PaCO2低于吗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吗啡术后自控镇痛应用于肺叶切除术患者,可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不良反应,且有利于患者的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应用在镇痛衔接时对全身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0例(右美托咪定麻醉)与对照组30例(常规麻醉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0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40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观察组情绪状态、舒适度、心理支持、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麻醉前两组患者心输出量、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拔管后5 min,观察组心输出量水平分别为(81.3±12.1)、(76.8±8.3)次/min,平均动脉压水平分别为(85.1±10.6)、(94.6±9.8)mmH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4、4.742、4.018、4.357,P<0.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者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减少术中应激反应,可推广。 相似文献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