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务人员在繁重的医疗和护理工作中 ,通过手完成了各项医疗活动 ,如医生看病 ,护士基础护理、打针发药 ,检验员采血等均与手分不开 ,所以手是操作中的主要工具。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防止细菌的携带和传播 ,避免交叉感染 ,对病人负责的的一种体现。在临床上 ,常有个别医务人员和实习学生不注意洗手质量 ,或不用消毒毛巾擦手。就此我们进行了细菌学调查。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实施临床工作的医师、护士、实习医生共12 0人 ,随机分 3组 ,每组 4 0人。A组 (随意擦手组 ) :为洗手后用非指定的毛巾擦手。B组 (煮沸毛巾擦手组 ) :为洗手…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探讨凝集素受体分布与膀胱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生物素标记的花生凝集素(PNA)、麦胚凝集素(WGA)及扁豆凝集素(LCA)等3种凝集素对52例人体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亲合组织化学法研究。结果发现PNA、WGA受体阳性率在浸润性肿瘤中明显高于浅表性肿瘤(P<0.05)。术后2年以上复发的膀胱癌中,PNA受体的阳性率低于2年以内复发的膀胱癌中该受体的阳性率(P<0.05)。结论PNA、WGA受体阳性率与膀眈癌浸润深度有关;肿瘤组织内PNA受体可能是膀胱癌术后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外科手术后谵妄是一种较严重并可致死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5%~15%[1].年老、术前存在脑血管疾患或认知功能障碍以及长时间麻醉等为发生术后谵妄的高危因素[2].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用颈丛加改良锁骨上臂丛神经联合阻滞进行肩部及锁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48例ASAⅠ-Ⅱ级病人行肩部及锁骨手术,其中男42例,女6例,年龄14-65a,采用1.5%利多卡因(含0.2%布比卡因)行患侧颈丛深浅支配合我院改良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方法。观察血压(BP)、呼吸(R)、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麻醉总有效率达98%。全组病人生命体征乎稳,无不良反应。结论 颈丛加改良锁骨上臂丛法行肩部及锁骨手术安全、简便、经济,效果可取,并能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胸段硬膜外镇痛(thoracic epdidural anaesthesia,TEA)对肺叶切除患者血糖、拔管期间呼吸、循环功能和术后48h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8例患者随机分为TEA组(n=9)和对照组(n=9),于麻醉前、术中30min、60min、术毕120min、和术后第l、2天测血糖;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和10min测HR、BR、SPO2、Et—CO2、心律,术前和术后48h测定肺功能(MVV和FEVl)。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血糖自30min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l、2天TEA组已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拔管期间的血压、心率在TEA组无明显改变,而对照组变化较为明显,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8h肺功能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TEA组变化较轻微,而对照组则较明显(P<0.05)。结论 TEA有利于肺叶切除患者手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以及术后血糖和肺功能的恢复,可以缓解肺叶切除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