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类型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内细菌生长和抗菌药物敏感情况,旨在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前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达预防和控制ERCP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ERCP引流者,在内镜下将无菌导管插入胆管,抽取淤滞的胆汁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检测;分析细菌谱及与良恶性胆管梗阻、梗阻部位和程度的关系.结果 全组40例患者共检出细菌28例、32株,占70.00%,其中恶性梗阻细菌检出率84.38%,良性梗阻细菌检出率为12.50%,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低位梗阻细菌检出率为82.14%,高位梗阻细菌检出率41.67%;胆红素水平越高细菌检出率越高,不同梗阻部位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水平细菌检出率分别为,低水平(20.2~171)μmol/L细菌检出率54.17%、中水平(172~342.1)μmol/L细菌检出率88.89%、高水平≥342.1 μmol/L细菌检出率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梗阻性黄疸细菌检出率不同,其中恶性梗阻、中低位梗阻和高胆红素梗阻为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1999年静脉麻醉学会成为国际麻醉研究学会的一个附属分会,其工作之一就是在《麻醉与镇痛》杂志内创建了一个专属静脉麻醉的栏目,由此发扬了前主编Ronald Miller博士提出的刊中刊的理念。我很荣幸成为这个新栏目的第1任编辑。在附属分会创建期间,静脉麻醉学会的主任委员们曾积极考虑将学会更名,以体现与会成员对更广泛的药理学领域的兴趣,而不仅限于静脉麻醉这一狭小领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接受肝移植术后5年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儿童生活质量量表(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TM) 3.0,PedsQL~(TM)3.0)移植模块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在该院肝脏外科接受肝移植手术后5年的患儿40例。结果患儿移植时中位年龄为11月,调查时中位年龄为97.5月,身高129.5(110,168)cm,体重29.3(17.0,88.5)kg,体质量指数(BMI)15.6(10.7,31.4),体重Z值0(-1.97,2.18),身高Z值0.38(-2.48,2.53),BMI Z值-0.26(-4.47,3.16)。生活质量总分均数为(73.2±13.8)分。"对外貌的自我感觉"维度与随访年数呈中度正相关,"疼痛"维度与身高Z值呈中度正相关(r=0.357,P=0.024;r=0.495,P=0.001);"移植和其他人的关系"维度与BMI及BMI Z值呈中度负相关(r=-0.317,P=0.046;r=-0.384,P=0.032);"担忧"维度与体重Z值呈中度负相关(r=-0.319,P=0.045)。结论肝移植术后5年患儿的生活质量尚可,随访年数、BMI、身高Z值、BMI Z值以及体重Z值可能是影响肝移植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携带SAA3启动子的IκBα表达载体,观察其对NF-κB活性及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脓毒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离体细胞实验:离体混合培养小鼠肝细胞和库普弗细胞,分为正常组、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LPS注射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上清AST、ALT、LDH和TNF-α、IL-6水平。小鼠在体实验:(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3组(n=10),小鼠腹腔注射250μg LPS或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处死,取血清和肝组织测定TNF-α、IL-6水平。(2)小鼠随机分为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n=21),0、48 h二次注射150μg LPS,首次注射后不同时点(0、2、24、48、50、72、96 h)取肝组织测NF-κB和IκBα活性,以0 h测得值作为正常对照。(3)小鼠随机分为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n=20),腹腔注射350μg LPS后,继续饲养96 h,观察各时点(0、12、24、36、48、72、96 h)小鼠生存率。结果:与LPS组相比,LPS+基因转染组共培养细胞上清中AST、LDH和TNF-α、IL-6... 相似文献
5.
Michael J. Sheen ;Shung-Tai Ho ;Chian-Her Lee ;Yu-Chi Tsung ;Fang-Lin Chang ;邱必军译 ;王振猛校 ;俞卫锋校 《麻醉与镇痛》2009,5(5):29-33
背景瘙痒是椎管内注射吗啡后最常见的副作用。据报道加巴喷丁做为一种抗惊厥药物可以改善一些慢性瘙痒的症状,但关于加巴喷丁对椎管内注射吗啡;1起瘙痒的作用还没有研究。方法将86例腰麻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相同的两组,分别在手术前2小时服用1200mg加巴喷丁和安慰剂,进行前瞻、双盲研究。所有患者均予椎管内注射0.5%等比重的布比卡因15mg和不含防腐剂的吗啡0.2mg。椎管内注射吗啡后3、6、9、12和24小时评估瘙痒情况。结果与加巴喷丁组相比,对照组瘙痒的发生率显著增高(77.5%与47.5%;P=0.01);与对照组(3.1±0.8小时)相比,加巴喷丁组(6.2±1.8小时)瘙痒的起始时间显著延迟(P〈0.0001);与加巴喷丁组相比,对照组在椎管内注射吗啡后3小时和6小时的瘙痒程度更重。结论腰麻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手术前给予加巴喷丁可以防治椎管内注射吗啡引起的瘙痒。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也是人类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表观遗传学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和微小RNA (microRNA,miRNA)的调控机制属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范畴.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及miRNA在肝细胞癌的形成中分别或协同发挥着重要作用,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短链RNA.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不仅可以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而且可以调节miRNA的表达.在肝细胞癌中,一些异常表达的miRNAs(如miR-125b、miR-1-1、miR-124、miR-203和miR-191)是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调控的.另外,在肝细胞癌中还发现了一类miRNAs通过调控表观遗传学通路中关键分子来改变整个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状态.本文就DNA甲基化和miRNA之间复杂的相互调节机制在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肿瘤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原发肿瘤形成和生长的早期阶段,肿瘤细胞即可以脱离原发肿瘤组织释放到外周血形成循环肿瘤细胞,同样在肿瘤形成的早期阶段就会出现肿瘤细胞的坏死和凋亡,这些凋亡或坏死的肿瘤细胞也可以释放其DNA入外周血形成血浆或血清游离的DNA,因此对肿瘤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游离DNA的分析被认为是实时的"液相活检",肿瘤患者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具有非常强的异质性,我们可以根据其物理和生物学性质采用不同的技术对其进行富集和检测;可以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循环游离DNA进行提取,并对其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异常改变进行分析,这可为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复发监测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信息.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重点,就循环肿瘤细胞及游离DNA及其甲基化在肝细胞癌患者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活体肝移植治疗Ⅰ型酪氨酸血症(HT Ⅰ)的手术疗效和预后.方法 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4例确诊为HT Ⅰ的患儿(3男1女)在我中心接受了活体肝移植手术,手术指征均为肝硬化失代偿及AFP过高.患儿术前Child分级:B级3例,C级1例.患儿中位手术年龄4.4岁(1.9~5.9岁),供体均为患儿父母.患儿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9~24个月).结果 4例活体肝移植手术供、受体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患儿术后酪氨酸代谢恢复正常,异常代谢产物琥珀酰丙酮(SA)、琥珀酰乙酰乙酸(SAA)、延胡索酰乙酰乙酸(FAA)和马来酰乙酰乙酸(MAA)的血清水平下降到测不出水平,肝功能和AFP在随访期间都维持正常.术后电解质水平恢复正常,肾功能维持稳定.所有患儿术后均表现出追长趋势.并发症方面,1例患儿出现EBV病毒感染和急性排斥反应,1例患儿术后存在乳糜漏和反复腹水,1例患儿出院后6个月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均得以治愈.结论 活体肝移植是治疗HTⅠ的有效方式,术后患儿的代谢异常、肝肾功能和AFP水平均恢复正常,其术后生存率令人满意,但长期随访应注意肾功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Michael G. Fitzsimons MD Keith H. Baker MD PhD Edward Lowenstein MD Warren M. Zapol MD 邱必军译 俞卫锋校 《麻醉与镇痛》2013,(6):1-6
麻醉住院医师中药物滥用的发生率为1%~2%,并且近80%的培训计划中会有一个或更多的住院医师存在这个问题。教育与管制上的努力对降低药物滥用的发生率是失败的。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麻醉医师负有远离成瘾性药物的职业责任。我们制定了一个项目拟通过对录用前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进行随机尿液检测以降低药物滥用的发生率。虽然存在逻辑和文化上的障碍,但我们证明该计划的可行性。仍需要大型的多中心研究来决定是否需要制定一项随机尿液检测项目以降低麻醉科住院医师药物滥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Michael Mamzik ;Harald Groeben ;Ramin Farahani ;Nils Lehmann ;Juergen Peters ;邱必军译 ;俞卫锋校 《麻醉与镇痛》2008,(2):41-45
背景尽管预防性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以减轻气道对多种吸入刺激的反应性,但是其对哮喘患者插管后气道阻力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检验哮喘患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是否可以减轻插管诱发的支气管收缩。方法30例哮喘患者[年龄49.1±15.9岁(均数±标准差)]在常规麻醉诱导(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5μg/kg,罗库溴铵0.6mg/kg,50%氧化亚氮)后行气管插管。分别在插管后即刻、5、10和15分钟测定气道阻力。插管后5分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利多卡因2mg/kg在5分钟内静脉推注,并以3mg·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10分钟)或生理盐水。结果插管后即刻的气道平均阻力为23±12cmH2O·s·L^-1。注射盐水后气道阻力进一步增加38%,但是注射利多卡因后气道阻力较注射前下降(26%,P〈0.004)。结论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以减轻哮喘患者的支气管收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