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175篇
临床医学   290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424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3篇
  5篇
中国医学   193篇
肿瘤学   10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对象选择来我院治疗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情况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线状体肌病(NM)属于先天性肌病中的一种,病因不明,只有从病理组织学角度通过肌肉活检才能诊断,我院2005年7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女性,年龄5岁8个月。主诉四肢无力5年余。足月剖腹产,第1胎,出生时有“羊水呛入”史,经吸痰治疗后好转。4个月抬头,8个月独坐,1岁半独走,但步态缓慢易摔倒。由卧位爬起站立时须双手依次扶膝盖、大腿而站起。上楼梯困难,双手不能持重物。自发病后肌无力无进行性加重。查体:神志清楚,说话语速较慢,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相似。脸型较长,面部表情呆滞,牙齿有错位,鸡胸,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及全身肌肉明显细瘦,双手…  相似文献   
4.
评述     
由于肿瘤切除、外伤等原因所造成的较大范围的颌骨缺损的整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临床课题.传统整复方法,如自体骨移植,仍存在骨源有限,增加供骨部位创伤以及术后移植物感染坏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考评使用科研管理干部时缺少定性定量的客观标准,本文提出科研管理干部综合能绩评价的设想,试图将科研管理人员能绩体现转换为分值,并以分值的多少直接作为评定科研管理人员水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1990~ 2 0 0 0年 ,笔者单位收治特重度烧伤并海洛因戒断综合征患者 4例。其中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19~ 30岁 ,平均(2 4 .5± 5 .5 )岁。烧伤面积 73%~ 92 %TBSA ,其中Ⅲ度面积为 10 %~ 5 0 %TBSA。吸毒方式 :3例为烫吸 ,1例为静脉注射。吸毒时间 :最长为 5年 ,最短为半年。 1例戒毒后复吸。临床特点 :患者除有烧伤休克症状外 ,出现哈欠、流泪、流涕、出汗等类似感冒的卡他症状。随后各种戒断症状陆续出现 ,包括打喷嚏、起鸡皮疙瘩、寒颤、厌食、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 ;全身骨和肌肉酸痛及肌肉抽动 ;软弱无力、失眠易醒、心慌、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74例更换起搏器时电极导线的各项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导线更换指标。方法:本组年龄12~87(62.8±18.4)岁,其中病窦综合征45例,房室传导阻滞29例,均为单腔VVI起搏。结果:至测量时原心室起搏电极导线的埋置时间60~148(97.4±22.8)月,首次埋置时起搏阈值为(0.48±0.24)V,更换时为(1.29±0.64)V(P(0.01),增加0.81V,增幅为168%,首次植入时R波幅为(7.8±3.6)mV,更换时为(5.9±3.4)mV(P(0.05)。植入时电极导线阻抗为(664±122)Ω,更换时阻抗为(726±148)Ω,增幅9.3%(P(0.05)。7例因起搏阈值大于2.0 V或阻抗大于1 250Ω而重新植入电极导线。原电极导线使用率为90.5%。结论:埋置起搏电极导线8~9年后,90.5%原电极导线仍在可使用的范围内,能否支持到再次更换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
SD大鼠小脑共济失调检测仪的研制及行为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自制大鼠小脑共济失调检测仪,研究检测方法并评价其有效性、科学性.方法 自制大鼠共济失调检测仪;采用鼠脑立体定位仪,微量注射海人藻酸(KA)损毁SD大鼠小脑各部.观察大鼠共济失调及行为学变化,病理学证实小脑各损害部位.结果 行为学表现为小脑受损后肢体行动困难、笨拙,行走不稳,躯体向左右侧倾倒或打转,自己难以翻正,反应迟钝,胆小,紧张等表现; 病理学证实KA注射位点准确,注射部位的神经元已大部分坏死、脱失;SD大鼠各部位损害有不同的共济失调表现及行为学表现;自制大鼠小脑共济失调检测仪能定性定量地反映SD大鼠的共济运动及小脑受损后的共济失调.结论 自制共济失调检测仪可用于SD大鼠小脑共济失调的定性和定量检测,SD大鼠左、右小脑和蚓部损害后有不同的共济失调表现及行为学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小剂量STZ组(30 mg/kg)和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30 mg/kg)组,每10 d测定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和肝糖原等指标,连续50 d,对各组大鼠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①体重:高脂饲料组大鼠体重呈连续上升趋势,小剂量STZ组和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组大鼠体重呈先降低再恢复的趋势;②空腹血糖:高脂饲料组大鼠空腹血糖轻微升高,小剂量STZ组大鼠空腹血糖呈上升的趋势,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组大鼠空腹血糖呈明显上升趋势;③肝糖原:高脂饲料组大鼠肝糖原明显升高,小剂量STZ组、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组大鼠肝糖原未见明显改变;结论: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能成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这种造模方法具有成模后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自身缓解较少、症状较轻和动物状态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因素引起肝组织反复发生炎症损伤,导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肝纤维化过程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认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是其关键因素。尽管不断有新的肝纤维化治疗方法的阐释,但至今临床仍缺乏针对肝纤维化的单一环节特效靶向药物。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等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该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RNAi在肝纤维化中HSC的调控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实验研究发展较快,文章对此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