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X线引导下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临床随访与评价.方法 选取32例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行X线监视下进入导管导丝,超过狭窄或梗阻段,交换人软头超硬导丝,经超硬导丝置入并释放自膨式金属肠道支架.结果 28例患者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为88%.术中透视造影示支架均定位准确、通畅.27例支架放置后1周内梗阻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临床有效率为96%.7例术后1个月左右出现梗阻复发,3例予再次放置第2枚支架后缓解.患者术后1个月生存率96%,术后2月生存率61%,术后6个月生存率25%.1例患者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 X线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尿路感染患者76例,同期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其入院或门诊当日及第8d的PCT、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WBC)。结果①76例患者中PCT、CRP、血WBC的敏感性分别为90%、92%、48%,特异性分别为89%、56%、94%。②PCT对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无差异。③PCT水平与尿路感染的轻重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对细菌性尿路感染有一定诊断价值,可评估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兔VX2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应用内皮抑素(ES)后残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建立兔肝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S,n=10),TACE组(Lipidol+ADM,n=10)和抗血管生成组(Lipidol+ADM+ES,n=10),TACE术后1周取出病理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RT-PCR的方法,分别从蛋白和分子水平对残瘤组织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VEGF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对照组为0.130±0.038,TACE组为0.200±0.049,抗血管生成组为0.120±0.047,TACE组与对照组和抗血管生成组之间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VEGF165 mRNA的相对吸光度值:对照组为0.850±0.056,TACE组为1.100±0.087,抗血管生成组为0.720±0.065,TACE组表达水平最高,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明显(P〈0.01)。结论TACE联合应用内皮抑素治疗与单纯化疗栓塞相比可以明显降低肿瘤VEGF的表达,联合治疗可能影响肝癌的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5.
右侧头臂静脉入路植入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右侧头臂静脉入路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采用BCV入路植入TIVAP共49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7例,女356例;年龄29~78岁,平均(47.3±13.2)岁.总结穿刺成功率及留置过程相关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9% (488/493).手术时间18~35 min,平均(22.5±8.3) min.术中误穿动脉3例(0.61%,3/493),未见血胸、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携TIVAP时间为124~986 d,平均(271.1±53.8)d;并发症发生率为2.25%(11/488),包括港穴出血2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部分血栓形成2例,纤维蛋白鞘形成6例,未见导管异位、断裂、置管相关夹闭综合征(POS)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右侧BCV入路行TIVAP植入,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为临床植入TIVAP提供另一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栓塞微球联合碘化油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照组20例,先行灌注艾恒和吡柔比星,然后推注碘化油吡柔比星乳化剂直至血流中断且肿瘤染色消失;Embosphere微球组21例,灌注同样化疗药并注入少量碘化油+吡柔比星乳化剂后,注入Embosphere微球至靶血管闭塞,肿瘤染色消失。分别对2组患者的栓塞次数,手术前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大小的改变情况,栓塞相关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微球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微球组总有效率为38.1%,获益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0%,获益率为80.0%。2组患者治疗后AF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微球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微球组患者术后生存率要高于单纯碘油组,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mbosphere栓塞微球联合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比单纯碘化油化疗栓塞更加有效,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近期生存率,尤其对巨块型肝癌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稳定的兔VX2肝癌模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9只,取瘤块(1mm^3大小)开腹包埋法接种到兔肝脏左叶,于种植后第1,1.5,2,2.5,3,3.5,4周分别行超声学检查主要观察兔肝VX2成瘤检出情况。成瘤情况均经病理学证实。结果①围手术期3只兔因麻醉死亡,1只因感染死亡,成活率为93.2%(55/59);②兔肝原位肝实质内种植成功50个,其中伴有16只异位种植,单纯异位种植为3只,未发现病灶2只,原位成瘤率为90.9%(50/55);③接种后1周、1.5周经超声检查22例,发现病灶者8例,检出率为36.4%(8/22);其余肿瘤在2周及2周以后超声检查全部检出。两个时间段检出率有明显差异;④兔肝VX2肝癌的超声主要表现为略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周围可见声晕。结论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成功率高、方法简单、周期短、动物死亡率低,种植2周后超声学筛选及监测本瘤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中远期疗效、并发症,并探讨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介入科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行TIPS术的45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2例,B级25例,C级8例。随访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选择8项可能对生存率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模型分析和Log rank检验,并对患者1周左右、20 d左右、3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1次的肝性脑病情况、肝功能、支架再狭窄率及再出血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例患者均成功行TIPS术,成功率100%。随访期间共有13例(28.9%)患者死亡,术后3、6、12、24、36和48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是88.9%、82.2%、77.8%、77.8%、71.1%和71.1%。分析可能影响生存率的8项单因素中,只有肝功能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中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症状,总体发生率26.7%。术后1年内总胆红素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左右,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的X线表现。方法:对18例肝肺综合征(Hepato pulmonary Syndrome,HPS)胸部平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3例行CT扫描。结果:胸部异常16例,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紊乱,其中14例下肺呈结节状阴影,4例伴有斑片状阴影;4例伴有胸腔积液;2例伴有下肺盘状肺不张。3例胸部CT显示病变较平片更多、更清晰。结论:肺基底部结节状阴影是HPS典型X线表现,但不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生物蛋白胶在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6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分为经皮经肝胃底曲张静脉栓塞组(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obliteration,PTO)30例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组(esophageal varices ligation,EVL)30例,PTO组是在X线透视下经皮经肝穿刺进入上消化道出血责任血管,用弹簧钢圈和生物蛋白胶栓塞曲张的食管和胃底静脉,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急诊止血率和术后累计无出血率.结果:PTO组中28例门脉穿刺及曲张静脉栓塞手术均获成功,1例造影示为门静脉海绵样变,进入责任血管困难,无法进行栓塞治疗,1例行门静脉造影未见明显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成功率为96.6%(28/29),其余病例术后48h止血率达100%.EVL组急诊止血率为93.3%(28/30).在12-50mo随访期内的患者中,PTO组再出血10例,EVL组再出血17例,PTO组和EVL组的6mo累计无出血率分别为89.3%vs80%,1年累计无出血率为85.7%vs56.7%,PTO组术后累计无出血率明显高于EVL组(?2=5.314,P<0.05).结论: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中应用生物蛋白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创伤小、止血效果肯定,在急诊止血方面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