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B7-H4分子在小鼠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在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GM-CSF和IL-4联合方案体外诱导小鼠髓系树突状细胞(D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未成熟DCs、成熟DCs以及IL-10诱导的DCs表面B7-H4分子的表达;采用3H-TdR掺入试验和抗B7-H4单抗(McAb)阻断试验分析DCs表达的B7-H4分子对T淋巴细胞的共刺激效应.结果 经GM-CSF和IL-4联合方案体外诱导的未成熟DCs较高水平表达B7-H4,在IL-10作用下B7-H4表达进一步上调,经TNF-α刺激成熟后,B7-H4的表达显著下调,不同功能状态下DCs表面B7-H4分子均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但以未成熟DCs、IL-10诱导的DCs表面B7-H4分子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结论 不同功能状态下的DCs均有B7-H4分子的表达,处于抑制状态下的DCs通过高表达B7-H4介导免疫不应答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年轻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就诊治疗的年轻宫颈癌患者(≤40岁)110例,对其临床表现、宫颈形态、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率以及脉管瘤栓等病理因素与年轻宫颈癌预后的关系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年轻宫颈癌患者不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的转移、脉管瘤栓、COX-2、HPV16-E6患者之间的5年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不同的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健康教育状况患者之间的5年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淋巴结的转移、脉管瘤栓、COX-2、HPV16-E6这些因素与预后有关(P值均0.5),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肿块的大小与预后无关(P值均0.05)。结论临床分期、淋巴结的转移、脉管瘤栓、COX-2、HPV16-E6等为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沙棘果多糖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中,选择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提取温度对沙棘果多糖提取率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中,最优的提取方案是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45min,提取功率为1...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白鲜皮粗多糖(DDP)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抗银屑病作用。方法:DDP经膜分离技术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 k Da的组分(DDP-UF),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到4种组分(DDP-UF-1,DDP-UF-2,DDP-UF-3,DDPUF-4);并通过红外光谱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扫描电镜(SEM)测定其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选用咪喹莫特乳膏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己烯雌酚诱导雌鼠阴道上皮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与IL-23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病理变化、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变化。结果:DDP-UF-1~4均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DDP-UF-1~4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 948,40 148,32 222,19 943 Da;单糖组成及摩尔比分别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32. 45∶11. 35∶8. 69),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木糖(25. 68∶23. 44∶21. 62∶18. 86∶3. 68),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木糖-半乳糖(18. 68∶4. 61∶3. 89∶1. 65∶5. 36∶6. 21),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木糖-半乳糖(11. 63∶15. 26∶5. 32∶2. 08∶3. 46);扫描电镜(SEM)显示DDP-UF-1~4形态结构为片状或海绵状结构。DDP-UF-1与DDP-UF-3可改善银屑病小鼠背部皮损状态、抑制雌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明显降低血清IL-17,IL-23含量(P 0. 05,P 0. 01)。结论:DDP-UF-1与DDP-UF-3均具有良好的抗银屑病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IL-23/IL-17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是感染控制的关键部门.当前,我国各级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水平参差不齐.2009年卫生部制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鼓励符合要求并有条件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为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江苏省吴江市卫生局依托该地区的1所三级医院(江苏盛泽医院),出资建立了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吴江市消毒供应中心),并于2011年投入运作.我们通过采用物品消毒供应可追溯质量管理体系,初步探讨了该系统在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和运作模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关黄柏多糖(PAP)对大鼠痛风性肾病(GN)的改善作用,并通过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水)、模型组(水)、别嘌醇组(阳性对照,20 mg/kg)和PAP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取1 500 mg/kg氧嗪酸钾和100 mg/kg腺嘌呤联合灌胃14 d构建GN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水,每天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尿酸、肌酐(Cr)、血尿素氮(BUN)、黄嘌呤氧化酶(XOD)],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水平和p38MAPK、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扩张,肾小球结构损坏,并伴有炎症浸润与纤维化;尿酸、Cr、BUN、XOD含量以及MCP-1、TNF-α、IL-...  相似文献   
7.
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03)在体内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抗肿瘤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As203作用于SMMC-7721细胞48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FITC-Annexinv/P1双标记检测SMMC-7721细胞的凋亡;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用As203在SMMC-7721肝癌细胞荷瘤裸鼠的瘤体内进行注射治疗,观察肿瘤生长变化,12d后处死裸鼠,摘除瘤体,称瘤重,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As203能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半数抑制率浓度为(18.17±2.10)μmol/L;显微镜下可见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As203处理组SMMC-7721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As203可提高SMMC-7721细胞的Caspase-3活性。As203瘤内注射肝癌细胞株SMMC-7721裸鼠移植瘤后,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瘤重的抑制率可达52.3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s203能明显上调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ax和Caspase.3的表达和下调Bcl-2的表达。结论As203能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As203能抑制SMMC-7721细胞的体内致瘤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冠心病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市盛泽镇3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为期1.5年医院-社区一体化冠心病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及药物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冠心病危险因素知晓度、健康行为形成率、规律服药率明显提高(P<0.01),血压、体质指数明显降低(P<0.01),血脂、血糖水平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冠心病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陆咏  沈宇  唐勇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230-3232
评价叶酸治疗在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中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75岁以上的高龄高血压患者,定义血浆Hcy≥12μmmol/L为“H”型高血压,在常规高血压治疗的同时,随机分为叶酸治疗组(叶酸片10 mg,每日3次)与对照组,平均随访72周,观察血Hcy水平的变化和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1)叶酸治疗组血浆Hcy由治疗前(13.0±0.6)μmmol/L降至(10.8±1.8)μmmol/L,对照组治疗前(13.1±0.7)μmmol/L降至(12.9±0.8)μmmoL/L,两组相比,叶酸治疗明显降低血Hcy水平(t=12.18,P< 0.001).(2)叶酸治疗组发生脑卒中10例,占9.5%;对照组发生卒中13例,占13.4%,差异无显著性(x2=1.21,P=0.272).(3)生存分析未能证实叶酸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卒中发生率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x2=1.50,P=0.22).结论:叶酸治疗能降低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血Hcy水平,但未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