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穿支体区血管及其相互间吻合的3D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穿支体区血管及其相互间的吻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穿支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使用改良的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技术,灌注新鲜尸体标本10具。使用螺旋CT进行扫描并通过相应的软件存储扫描得到的图像,选择下腹部和小腿外侧皮瓣供区,应用交互式的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进行3D可视化研究。 结果 三维重建的各部位层次分明、穿支体区间小血管的清晰度好,穿支体区间的血管吻合有3种类型,2个层次。而且可对不同层次分别进行透明、不同穿支体分别配色或提取等专业化处理。 结论 ① 应用Mimics可以非常方便地对穿支体区及其相互间血管的吻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②穿支皮瓣血供方式与传统轴型皮瓣有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常见穿支的定位与皮瓣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选用新鲜成人整尸标本2具,采用氧化铋-聚乙烯醇填充剂灌注技术,行一次
性全身动脉造影,螺旋CT扫描。将数据导入Mimics图像工作站,以常见穿支皮瓣为例,分别应用快速直接体绘制(VR)和动态重建方法(DR),
对穿支血管定位并模拟皮瓣设计。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够对常见穿支皮瓣的穿支血管定位。快速体绘制对穿支血管定位较快,但显示层次毗邻效果
不好;调节阈值动态重建方法不仅可对穿支进行定位与皮瓣设计,而且显示层次清楚。结论 应用快速直接体绘制方法可快速、粗略地显示出各
部位主要穿支的位置与源动脉;采用改变CT值的动态重建方法可以多彩色形式显示多种结构的层次与毗邻关系;两种方法结合可对穿支进行精
确定位,模拟皮瓣设计,为皮瓣的安全切取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Choke vessels与穿支皮瓣的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临床解剖学研究的深入,在皮瓣的血供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1987年,Taylor等[1]提出了"血管体(angiosomes)"理论,所谓血管体是指某一源动脉呈树形分布的所有解剖学区域(anatomical territory),包括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及其深层的各种组织。血管体呈树形分支,其口径逐渐变细并与周围邻近血管体的类似血管形成血管网相连接,这种口径逐渐减小而互相吻合的血管网被称之为"choke vessels"。  相似文献   
4.
大鼠主要皮动脉的形态计量学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主要皮动脉的形态计量学特征及其血流动力学特点. 方法 SD大鼠12只, 行一次性全身血管造影并配合利用Photoshop 与Scion Image等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不同类型皮动脉的供血范围、血管密度变化趋势及其供血趋向性等. 结果 6个主要皮动脉的平均外径为(0.53±0.12)mm,其营养体区周长为(18.74±4.84)cm,平均血管密度为(391.31±76.58)灰度/(像素·厘米厚度);皮动脉外径与其营养体区周长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32.441x+1.233(r=0.851,n=54,P<0.01). 结论 大鼠皮动脉外径和其营养区域的周长成正比,相同外径的皮动脉,其营养区域的周长相等,区域形状越接近于圆其面积越大.轴型血管营养皮瓣的平均血管密度高于分支型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过全身灌注伊凡斯蓝(Evan’s blue,EB)或氧化铅建立SD大鼠坐骨神经内微血管可视化模型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优劣。方法取15只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不限,200~250 g,随机分为传统显影组(A组)、荧光显影组(B组)和放射显影组(C组),每组5只,分别灌注明胶墨汁灌注剂、明胶EB灌注剂和明胶氧化铅灌注剂。灌注后4℃低温保存2 h取材,体视显微镜对各组进行观察后,反射荧光显微镜采集B组、micro-CT采集C组神经内微血管二维图像,导入计算机用Mimics 15.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3组均可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到坐骨神经内微血管形态。反射荧光显微镜观察示,微血管管径为10~30μm。B、C组均可通过将获取的二维图像导入计算机清晰重现微血管三维结构。结论 EB、氧化铅灌注法均可对神经内微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可视化观察,但EB存在易渗漏、图像噪点多、工作量大的缺点,不利于大样本研究;氧化铅虽分辨率较EB显影低,但易于操作,可用于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尸体血管造影术进行穿支皮瓣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血管三维重建的方法,为穿支皮瓣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具新鲜的尸体,分别灌注以明胶/氧化铅、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造影剂,应用螺旋CT对尸体进行扫描.将CT扫描得到的数据转化成DICOM格式,利用Mimics软件进行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利用微血管穿支动脉的分布范围进行皮瓣的模拟设计.结果: 获得了躯体不同部位微血管的三维重建视图.影像图像清晰地显示了骨骼、软组织、皮肤以及血管束等组织结构,对微血管的吻合具有良好的显示.结论: 该技术能获得清晰的微血管、皮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数据,并以此构建详尽三维视图,是一种有效、快速、易行的血管显示方法,可能对外科组织瓣的设计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每一皮肤穿支均有一个明确的供血范围,并与周围其它穿支的分支相互吻合形成血管网,即choke vessels。作为血管体间桥梁结构的choke vessels在跨区皮瓣的设计和切取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穿支皮瓣跨区供血的基础研究~[1-3]和临床报道~[4-6]屡见不鲜,而本文就其中与choke vessels新生相关的研究综述如下。1血管发生与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小鼠背部单穿支和多穿支跨区皮瓣模型,探讨3种延迟术对皮瓣微循环重构的影响,术后中央choke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以及该区域血流对其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及实验A、B、C组(每组30只)。A组结扎右胸背穿支;B组结扎2条右侧穿支;C组仅保留左胸背穿支。各实验组分别于术前、术后6h、1d、3d、5d、7d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监测choke区,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并取材进行HE染色,对目的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Western blotting)及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各组choke区血流增加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区血管曲度也明显增加,管径增粗,管壁增厚,蛋白含量增加,目的蛋白主要定位于血管内及其外周。结论术后各组choke区呈现不同的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形态学变化特点,即微循环重构;以保留单穿支的延迟方式对跨区皮瓣choke区微循环重构影响最大;e-NOS、MMP-2参与了血管新生过程。  相似文献   
9.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3D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8具新鲜尸体,采用选择性颜料灌注、动脉造影及CT扫描与三维重建,重点观察腹壁下动脉肌皮穿支及其跨越正中线的有效吻合血管。然后,层次解剖观测腹前外侧壁外径≥0.5 mm 的穿支, 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软件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其供血面积。结果 腹壁下动脉的出现率为100%,平均每侧发出(4.8±1.7)支肌皮穿支,直径(0.7±0.2) mm,单穿支供血面积为33cm2,单个穿支皮瓣大小为20cm×15cm。结论 腹壁下动脉起源、行程及其穿支较恒定。双侧肌皮穿支间有丰富的、跨越正中线的真性吻合,具备截取跨越中线的横向跨区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横向皮瓣面积可达20cm×42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跨区供血皮瓣早期血流动力学基本规律。方法以游离皮瓣和带血管蒂转位皮瓣为原型, 以血管体区理论为基础, 参照流体力学、电流学等相关知识, 系统分析皮瓣内血流通路、阻力网络及其串联或并联方式, 最后利用数理模型进行推演。结果跨区供血皮瓣早期动脉和静脉内可实现流量动态平衡, 皮瓣可分为有效循环区、静脉淤滞区、相对缺血区和绝对缺血区。并且推导出:(1)血管蒂的血流为压力恒定, 而不是流量恒定;(2)皮瓣的阻力因动、静脉血管蒂的位置或其二者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改变;(3)皮瓣从蒂部到远端其血流速度逐渐递减;(4)导致皮瓣远端坏死的主要因素因其所处的区域而异。结论跨区供血皮瓣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特点可以通过该数理模型进行阐释, 早期皮瓣动、静脉可以达到流量的动态平衡, 并且血流量由蒂部至远端逐渐递减, 皮瓣的成活范围依赖于动、静脉内的压力差及其皮瓣内血流通路的阻力, 皮瓣远端坏死区可分为静脉淤滞区和动脉供血不足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