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4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了解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和上皮细胞(GEC)的相互作用。方法运用肾小球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和双同位素标记技术,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GMC条件培养液(GMC-CM)对正常大鼠GEC掺入35S、3H-亮氨酸和3H-TdR的影响,以及肾病大鼠GEC-CM对正常大鼠GMC掺入3H-TdR的作用。结果肾病极期的GMC-CM明显促进了GEC增殖及合成含硫化合物、蛋白质的功能,反之肾病极期GEC-CM则明显刺激了GMC增殖。结论GMC和GEC可通过其可溶性产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霁云 《山东医药》1993,33(8):39-40
一、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目前主要问题是所谓“难冶肾病”(指勤复发、激素依赖、耐药)的治疗。对勤复发或激素依赖者除加用免疫抑制剂外,多采用中长程疗法,并根据历次反复的情况找出能维持缓解的隔日剂量。一般认为泼尼松<1.4mg/kg隔日投药时,毒副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Alport综合征临床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分析和总结我国Alport综合征(AS)患者临床特征,选取我院确诊为AS的患者77例(男55例,女22例),以其尿液、肾功能、纯音测听、眼裂隙灯和眼底检查以及肾穿刺组织的常规检查作为临床表型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74/77例患者进行了皮肤基底膜Ⅳ型胶原α5链免疫荧光学检查;对34/77例进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显示AS在16岁以前发病占92%,其中10岁以前占68%;首发症状以血尿并蛋白尿多见,占93.5%的患者均有血尿,部分伴发作性肉眼血尿;85.7%的患者伴有蛋白尿,且达肾病水平蛋白尿者为31.8%;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男性患者发病率较国外报道高(分别为68%和55%),而在女性患者却相对较低(7%和45%);眼部病变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类似。肾活检组织光镜下的病理变化以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见(18/29例,62.1%);常规免疫荧光学染色多为IgM沉积(9/24例);52例男性患者皮肤基底膜中α5(Ⅳ)链染色49例阴性,3例阳性,女性患者中21例呈间断阳性,1例呈阳性;绝大多数患者(70/77例)有血尿或终末期肾脏病家族史;60%患者属于青少年型AS,且男性患者在儿童期便可出现肾功能下降。提示我国AS有以下临床特征:起病多在16岁以前,尤以10岁以前居多;血尿伴蛋白尿为常见首发症状;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且较重;男性患者发生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比例较高;发生终末期肾脏病早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小儿狼疮性肾炎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小儿狼疮性肾炎(LN),环磷酰胺(CTX)每2周1次,每次2日,每日8~12mg/kg静脉给药,累积量≤150mg/kg,逐渐延长至每月、每3个月、每6个月1次的用药方案治疗LN15例。观察1年内的疗效。结果:CTX治疗后1个月贫血明显改善,补体C3恢复,血沉下降至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3个月后显著减少,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下降,肾功能不全者获得改善或恢复。该法能够有效地控制LN活动,血尿和蛋白尿明显减轻,改善肾功能。临床应用时尚须注意副作用及复发问题。  相似文献   
5.
肝豆状核变性与非肾源性血尿(1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豆状核变性与非肾源性血尿(1例报道与文献复习)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100034)王晓红1)姚勇杨霁云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disease)是由于铜代谢障碍,铜在肝、脑、肾及角膜等组织沉积,引起多系统损害。铜在肾组织沉积以近曲小管最为明...  相似文献   
6.
儿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近年来有增多趋势,FSGS不仅是一种形态学描述,而被视为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表现为蛋白尿,常为肾病水平蛋白尿,并有局灶节段分布的肾小球硬化和足突融合。FSGS可为原发性(特发性)、继发性和遗传家族性。最近FSGS被区分为5种变异型,提示其不同的发病机制和预后,这5型包括特异FSGS、门周型、细胞型、顶端病变和塌陷型。该文还就FSCS的治疗和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效应状况及不同激素效应患儿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4h尿蛋白定量≥50 mg/kg,血浆清蛋白<25 g/L)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随访1年以上者,根据患儿对足量激素的效应分为4周内转阴组、4~8周转阴组和8周耐药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临床表型、并发症、激素不良反应和严重预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移植或死亡)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共1 059例患儿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效应明确者841例,其中4周以内转阴者603例(71.7%,603/841例),4~8周转阴者34例(4.0%,34/841例),8周未转阴者204例(24.3%,204/841例),初次治疗尿蛋白平均转阴时间(13.2±8.9)d,中位转阴时间10.0 d.对随访病程1年以上的369例行进一步分析,4周内转阴组276例(74.8%,276/369例),4~8周转阴组18例(4.9%,18/369例),8周耐药组75例(20.3%,75/369例).3组性别分布相似,起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内转阴组、4~8周转阴组和8周耐药组起病年龄分别为(5.2±3.3)岁、(5.7±3.3)岁和(6.6±3.8)岁.4~8周转阴组(单纯型83.3%,15/18例)与4周内转阴组(单纯型95.3%,263/276例)均以单纯型为主,与8周耐药组(单纯型45.3%,34/75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周转阴组(11.1%,2/18例)与4周内转阴组(4.3%,12/276例)及8周耐药组(0)比较,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组间其余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内转阴组(1.4%,4/276例)、4~8周转阴组(0)和8周耐药组(16.0%,12/75例)比较,严重预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71.7%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在足量激素治疗4周内尿蛋白转阴,4周内尿蛋白未转阴者14.3%的患儿继续足量激素治疗可能在8周内转阴,其余患儿即使足量激素治疗8周尿蛋白亦不能转阴.足量激素治疗8周内转阴患儿以单纯型为主,预后较好,8周耐药者以肾炎型为主,预后较差.对于足量激素治疗4~8周内转阴的患儿需警惕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在内毒素(LPS)诱导下IL-6的产生及其mRNA表达。方法:按经典方法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MC),转种培养后分为二组,诱导组加LPS10mg/L,对照组不加,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结果:IL-6在正常MC中分泌量极微,其mRNA也为低水平表达,经LPS诱导后二者均明显增加,IL-6蛋白的产生6~12h达高峰,比对照组增加3~5倍,IL-6mRNA  相似文献   
9.
氯沙坦对幼龄肾硬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波  鹿玲  张庆玲  杨霁云  丁洁  张敬京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1):916-919,92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体(AT1RA)——氯沙坦对幼龄肾硬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减轻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机制。方法17只SD幼龄大鼠(1月龄,体重100g左右)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只)、模型组(6只)和治疗组(6只)。对后两组大鼠行单侧肾切除,1周后加阿霉素(5mg/kg)注射,诱导肾硬化模型。术后治疗组予氯沙坦5mg/(kg·d)共12周。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生化指标变化及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小球的蛋白表达。结果氯沙坦于实验的第9、12周显示出较好的降尿蛋白作用,治疗组尿蛋白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分别为2.41mg/24h,1.97mg/24h,2.96mg/24h,3.54mg/24h比17.28mg/24h,7.39mg/24h,14.20mg/24h,0.55mg/24h(P均<0.01)。实验结束时,氯沙坦形态学上显示有减轻肾小球系膜增生和硬化的作用,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系膜增生率和硬化指数分别为3.45%、3.36%比35.40%、40.28%和0.25%、0.13%比1.86%、2.61%(P均<0.05);其且下调了TGF-β1在肾小球内的蛋白表达,两组TGF-β1的光密度值(A值)之比为(0.143±0.023)比(0.221±0.036)(P<0.01)。结论在此单侧肾切除阿霉素肾病幼鼠肾硬化模型上,氯沙坦显示了降尿蛋白及减轻肾小球系膜增生和硬化的作用;并提示AT1RA对此肾组织学改变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TGF-β1在肾内的表达以抑制细胞外基质积聚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