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伤性脑梗死是指脑外伤后所致脑血管梗死而言,现将1988年以来本院神经科诊治的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4~36岁,其中4~10岁5例,10~20岁2例,36岁1例。6例因摔倒时头部着地,2例因钝物击伤头部,3例因头颈部挫裂伤而致病。全部患者均有头痛、头晕、恶心症状,其中4例伴呕吐,4例伴意识障碍(嗜睡、昏睡);均伴有不同程度肢体偏瘫,肌力Ⅰ~Ⅱ级5例,Ⅲ级3例。发病后24h至1周内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6例为单发性腔隙梗死,2例为较大面积梗死,(分别为2.5cmX3.6cm,2.8cmX3.1cm);其中6例位于基底节,1例位于丘脑,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妥泰(托吡酯topiramate,TPM)治疗癫癎的效果、剂量及安全性.方法:初始剂量成人25mg/d,儿童12.5 mg/d,观察并记录癫癎发作次数.症状控制者不再加药.症状控制减少或不能控制继续加量.最高剂量350 mg/d,最低剂量50 mg/d.先观察3 mo内结果,随后观察48 wk癫癎控制结果,记录发作次数,副反应及出现时间.结果:35例病人完全控制3 mo为71.43%,6 mo为76%;症状基本控制3 mo为17.14%,6 mo为20%;改善不明显和无效3 mo为17.14%,6 mo为20%;副反应发生率68%,多数症状轻微,对症处理后好转,严重者占少数.结论:TPM治疗癫癎疗效明显,较为安全,治疗剂量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提前预留输尿管支架对输尿管软镜下处理上尿路结石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2016年1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科行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是否预留输尿管支架分为预留组(124例)和未预留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预留组患者输尿管软镜输送鞘(UAS)置入率明显高于未预留组(P0.05);预留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6.54±8.21min),明显少于未预留组的(58.34±6.50min)(P0.05);预留组患者结石残余率为(12.9%),明显低于未预留组的25%(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提前预留输尿管支架有利于UAS的置入,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术后残石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的解剖学位置进行显微解剖研究,探讨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中内淋巴囊保护的方法。方法:应用10例20侧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标本,显微镜下模拟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手术方法解剖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的位置并进行测量与比较。结果:前庭导水管外口在乳突腔面投影大致位于后半规管弧线前上3mm至其后下3mm的范围内。20例标本内淋巴囊的位置I型占60%(12例),II型占35%(7例),III型占5%(1例)。内淋巴囊尾端可越过乙状窦。磨除后半规管后下的骨质尽量保留3mm。外半规管延长线与乙状窦的交点、岩上窦向前暴露的最前端及乙状窦与岩上窦的交点组成三角形,循三角形的中心向顶点的连线做硬脑膜切口能够保护内淋巴囊的完整。结论:了解前庭导水管及内淋巴囊的具体位置并根据其位置设计切口利于保护内淋巴囊的结构完整和保护听力,利于术后关闭硬脑膜切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后行经尿道低功率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VRE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VERP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55), 对照组术前未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观察组术前1周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更高(P<0.05), 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长, 切除的标本更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但两组的剜除效率、粉碎效率、术后血红蛋白(HGB)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尿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6、12个月,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的Qmax、IPSS和QOL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均P<0.05), 但两组术后同期的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胎盘血管铸型的方法建立正常妊娠及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模型,并探讨两者的胎盘血管三维分布差异与-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的血管铸型技术,通过胎盘脐动、静脉灌注血管铸型材料,铸型40例正常胎盘,40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血管模型.结果 (1)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胎盘血管容积为(106.3±24.1)mL、1级胎盘静脉血管内直径为(5.3±0.7)mm,2级胎盘静脉血管内直径为(2.7±1.1)mm,3级胎盘静脉血管内直径为(2.2± 1.0)mm,均小于同期妊娠正常胎盘血管内直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末梢网络分支为2:3或1:1,与同期正常妊娠孕妇胎盘差异有显著性(P<0.05);(2)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胎盘动脉1级胎盘动脉管内直径为(3.5±1.4)mm,2级动脉为(2.8±1.2)mm,与正常妊娠胎盘差异无显著性(P>0.05);(3)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模型各项测量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正常妊娠与重度子痫前期胎盘血管系统存在差异,且重度子痫前期不同发病孕周胎盘血管系统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恩格尔(G.L.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1]概念以来,医疗过程中人的心理与人和环境的关系开始被人们重视和研究,疾病与医疗卫生保健的本质被赋予除生物学之外的新意义,患者个体逐步被接纳到医学体系中来.  相似文献   
8.
临床科研数据分析利用是推动医学进步的手段,是医学发展的关键步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何有效利用临床研究,用真实的数据合理的分析来进行决策,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该文基于疫情期间数据采集提取的低效性、数据分析的不一致性、数据报告的不规范性、数据更新的高时效性等现状,对疫情下数据应用现状背景原因进行简要分析,进而探讨疫情发展下以及更重要的今后的医学临床研究中,临床数据应用的诸多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式,提出方法学建议:①逐步完善医疗大数据模式,形成国家医药健康数据中心;②提升医护人员科研素养,普及GCP基本技能和知识;③推广科技化、网络化、共享化的数据采集、管理模式;④运用混合研究方法聚敛式分析,提高临床数据分析利用效率;⑤关注叙事医学情怀,重视医学临床人文数据等建议。有望促进临床科研数据的规范合理使用、专家意见严谨整合、最终促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髂腹股沟入路是由Letournel开展的显示髋臼前柱和髂骨体的内侧面的入路.它可由骶髂前面至耻骨联合范围内显露内髂骨的全部和骨盆入口.也可进入髂骨体部的四边形面和上下支.也可进入髂骨外侧面.所有骨盆前面和前柱的骨折均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横突、肋横突外侧韧带与脊神经之间的毗邻关系,为提高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术的安全性及阻滞效能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用18具标本胸椎节段,取椎板外侧缘和同名脊神经根的十字交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分别测量T1~12共12个节段脊神经与横突下后缘中点、肋横突外侧韧带下缘中点之间的距离。根据“3个一组”原则,12个节段共分为4组,记为T1~3组、T4~6组、T7~9组及T10~12组,对不同组别的脊神经-横突间距、脊神经-肋横突外侧韧带间距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脊神经-横突间距:平均为(16.13±5.59)mm,T1~12总体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T5节段最大,为(18.88±5.78)mm,T5向上或向下节段逐渐减小,T1节段为(16.62±3.67)mm,T12节段为(9.76±3.75)mm。自上而下4组的脊神经-横突间距分别为(17.50±4.67)、(18.19±5.62)、(16.92±5.28)及(12.00±4.42)mm,T10~12组相比T1~3组(P<0.01)、T4~6组(P<0.01)、T7~9组(P<0.01)有统计学差异。(2)脊神经-肋横突外侧韧带间距:平均为(17.67±3.76)mm,自上而下4组的间距分别为(16.95±3.82)、(17.55±3.89)、(17.81±3.83)及(18.30±3.43)mm,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了解脊神经-横突间距、脊神经-肋横突外侧韧带间距利于估算椎旁神经阻滞的安全穿刺深度,以提高阻滞效能,避免脊神经损伤及全脊髓麻醉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