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对猪肝细胞异种移植后移植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3在南通大学神经再生实验室完成,选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n=5)及SD大鼠(n=123).①实验分组及方法:采用原位胶原酶循环灌注法分离猪肝细胞.D-氨基半乳糖腹腔内注射制作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n=41),分别在单纯肝细胞移植组、胶原肝细胞移植组、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急性肝衰竭大鼠腹腔内移植震荡培养24 h的猪肝细胞悬液、Ⅰ型胶原凝胶固定培养24 h的猪肝细胞、Ⅰ型胶原凝胶包埋的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培养24 h的猪肝细胞.②实验评估:观察移植肝细胞的病理变化、培养和移植肝细胞的凋亡率、坏死率及活率. 结果:①各组移植肝细胞的活率及凋亡率: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移植肝细胞的存活时间最长.肝细胞体外培养1 d后,3组肝细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凋亡,以单纯肝细胞移植组凋亡率最高,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最低.胶原肝细胞移植组、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的移植肝细胞凋亡率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呈缓慢上升趋势,但较单纯肝细胞移植组为低;移植后1,2 d,胶原肝细胞移植组、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的移植肝细胞活率明显高于单纯肝细胞移植组(P<0.05);移植后3,5 d时,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移植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胶原肝细胞移植组(P<0.05),活率则明显高于胶原肝细胞移植组(P<0.05).②各组移植肝细胞的坏死率:移植后1 d,胶原肝细胞移植组移植肝细胞坏死率明显上升;移植后2 d,3组肝细胞坏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胶原肝细胞移植组、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明显高于单纯肝细胞移植组(P<0.05),胶原肝细胞移植组高于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P<0.05).移植后3 d,单纯肝细胞移植组肝细胞坏死率大幅度上升,胶原肝细胞移植组、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无明显变化,但显著低于单纯肝细胞移植组(P<0.05),胶原肝细胞移植组、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5 d,胶原肝细胞移植组、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肝细胞坏死率进一步上升,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显著低于胶原肝细胞移植组(P<0.05). 结论: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有抑制培养和移植肝细胞凋亡、提高移植肝细胞活率的作用,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和Ⅰ型胶原结合可增强抗培养和移植肝细胞凋亡的能力,延长移植肝细胞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胶原凝胶包埋的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培养的猪肝细胞腹腔内移植对急性肝衰竭(ALF)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D-氨基半乳糖腹腔内注射制作大鼠ALF模型。48h后分别将培养24h的猪肝细胞悬液(含5.0×107个肝细胞,Ⅰ组)、Ⅰ型胶原凝胶固定培养24h的猪肝细胞(含5.0×107个肝细胞,Ⅱ组)、Ⅰ型胶原凝胶包埋的PLA-O-CMC纳米粒子培养24h的猪肝细胞(含5.0×107个肝细胞,Ⅲ组)移植到ALF大鼠腹腔内,并以RPMI1640腹腔内注射作为对照(Ⅳ组)。观察移植后大鼠14d存活率,血清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血氨(NH3)的变化和移植肝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移植后14d ALF大鼠的存活率:Ⅰ组为56.25%,Ⅱ组为62.5%,Ⅲ组为75%,Ⅳ组为18.75%,各移植组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1~5d,Ⅰ、Ⅱ、Ⅲ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Ⅳ组,Ⅲ组肝功能恢复好于同时间其它移植组,肝功能恢复从快到慢依次为Ⅲ、Ⅱ、Ⅰ、Ⅳ组。Ⅲ组移植肝细胞存活时间最长,炎症浸润最轻。结论:应用胶原凝胶包埋的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培养的猪肝细胞腹腔内移植治疗ALF大鼠能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率,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用于异种肝细胞移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延长移植肝细胞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9岁,因反复乏力纳差5年,皮肤巩膜黄染加重2个月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2009年开始口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期间反复发作肝性脑病Ⅰ期,多次接受治疗后好转。2011年3月患者开始出现进行性下肢运动障碍,腱反射亢进,双下肢肌力1级,双侧Hoffman征阳性,双侧Babinski征阳性,四肢传导觉下降,运动觉下降,浅感觉无明显缺损,扑翼样震颤阳性。谷丙转氨酶31.8U/L,谷草转氨酶51.4U/L,总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波刀在大肝癌(直径≥5 cm)手术切除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76例大肝癌患者,术中以微波刀预处理肝脏切缘(观察组),与同期以传统方法手术切除的大肝癌患者32例(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肿瘤直径、术前肝功能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波刀辅助切除的方法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缩短了术中肝门阻断的时间(P<0.01)。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近期预后。结论:微波刀在大肝癌的手术切除过程中,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朱晓文  孙瑜  戴新征  古鉴  钱晓峰 《江苏医药》2021,47(12):1235-1237,1241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肝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珠基免疫测定法检测100例DILI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中12种细胞因子水平,包括IL-1α、IL-1β、IL-3、IL-11、IL-12p40、IL-15、IL-18、IL-23、IL-27、IFN-α、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和粒细...  相似文献   
6.
猪肝细胞异种移植过程中移植肝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钟  杨欣荣  戴新征 《江苏医药》2007,33(3):253-256,F0003
目的 探讨猪肝细胞异种移植后移植肝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采用原位胶原酶循环灌注法分离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肝细胞.D-氨基半乳糖腹腔内注射制作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48h时将培养24h的猪肝细胞悬液2ml (含5.0×107个肝细胞)移植到急性肝衰竭大鼠腹腔内,观察移植后ALF大鼠2周存活率和肝功能变化;收集移植后不同时段的移植肝细胞观察其病理变化,应用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肝细胞的凋亡率、坏死率及存活率.结果 2周存活率ALF大鼠为18.75%,移植组为56.25%(P<0.05).注药后48h肝功能明显恶化,移植后肝功能明显改善.移植肝细胞在腹腔内存活时间约3~5d.肝细胞体外培养24h已有凋亡出现.与培养24h时相比,移植后24h,移植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活率明显下降(P<0.05),坏死率无明显上升(P>0.05);与移植后24h相比,移植后48h,移植肝细胞凋亡率进一步上升,活率进一步下降(P均<0.05),坏死率仍没有明显变化(P>0.05);移植后72h,移植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与体外培养24h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移植48h相比,移植肝细胞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移植肝细胞坏死率明显上升(P<0.05).结论 猪肝细胞异种腹腔内移植时,移植肝细胞仅能存活3~5d,早期免疫排斥以肝细胞凋亡为主,3d后则以肝细胞坏死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PLA-O-CMC)纳米材料和Ⅰ型胶原复合物进行猪肝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用超声乳化法制备PLA-O-CMC纳米粒子,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采用Ⅳ型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流法分离猪肝细胞。将肝细胞分为:Ⅰ组(裸细胞培养组)、Ⅱ组(复合胶原纳米粒子细胞混合培养组)进行培养,观察肝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变化。结果:PLA-0-CMC纳米粒子及Ⅰ型胶原为肝细胞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支架和外环境,体外肝细胞的生长也从平面型向三维型迈出了较大的一步。培养猪肝细胞能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白蛋白分泌功能。结论:PLA-0-CMC纳米粒子及Ⅰ型胶原体为肝细胞生长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并探讨其对培养猪肝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聚乳酸和O-羧甲基壳聚糖为基质材料,采用超声波法制备了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了物理表征,用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对其表面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进行原代猪肝细胞培养,并以普通培养作为对照组.观察培养后1 wk内肝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结果: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制备成功,原子力显微镜下其直径300-500 nm.经过XPS光谱分析显示,C,O,N的比例分别为72.51%,23.69%,3.80%.普通培养的肝细胞,48 h后逐渐失去多边形特征.而与PLA-O- CMC共培养48 h后,肝细胞形成细胞黏附聚集的球形体,大部分肝细胞重建细胞极性,呈现较典型、均匀的多边形形态特征.培养后 24 h,3 d和5 d时,纳米细胞培养组ALB含量高于普通培养组(3.53±0.052,3.48±0.075,3.57 ±0.137g/L vs 3.10±0.179,3.17±0.186,3.10 ±0.219 g/L,均P<0.05);3,5,7 d时,纳米细胞培养组ALT水平明显低于普通组(15.33± 13.05,8.84±8.87,7.00±5.22 nkat/L vs 24.17 ±20.35,16.17±27.49,15.50±11.95 nkat/L, 均P<0.05),而BUN含量虽然有所升高,但是不显著(P>0.05).结论: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是肝细胞培养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胶原凝胶包埋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PLA-O-CMC)纳米粒子粘附培养猪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ALF)大鼠肝的再生作用。方法:D-氨基半乳糖腹腔内注射制作大鼠ALF模型;48h后分别将5mlⅠ型胶原凝胶包埋的PLA-O-CMC纳米粒子粘附培养24h猪的肝细胞、5mlⅠ型胶原凝胶固定培养24h的猪肝细胞、5ml培养24h的猪肝细胞悬液(均含5.0×107个)移植到各组ALF大鼠腹腔内,并以5mlRPMI1640腹腔内注射作为阴性对照。观察大鼠14天存活率和受体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移植后14天ALF大鼠的存活率:单纯肝细胞移植组(Ⅰ组)为56.25%,胶原肝细胞移植组(Ⅱ组)为62.5%,纳米胶原肝细胞移植组(Ⅲ组)为75%,阴性对照组(Ⅳ组)为18.75%,各移植组14天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各移植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ALF大鼠肝脏再生于ALF后5~7天最为显著;各组肝脏病理变化以Ⅲ组恢复最好,双核细胞最多,肝再生最快。结论:应用PLA-O-CMC纳米粒子和Ⅰ型胶原联合培养猪肝细胞移植于ALF大鼠腹腔内能促进肝脏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及其纳米粒子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壳聚糖由于其生物学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壳聚糖及其纳米粒子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