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1例以低钾血症、反复骨折为首发表现、体征不典型的库欣综合征。方法: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1例以低钾血症、反复骨折为首发表现的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女性,68岁,以低钾血症、反复骨折为首发表现,后诊断为鞍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型垂体瘤,经手术治疗好转。结论:有低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1级低血糖、2级低血糖)和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5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MCI组(n=83)和T2DM组(n=75),记录TIR、TBR(1级低血糖、2级低血糖)、TAR。Spearman相关分析MoCA评分与各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MCI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T2DM组比较,MCI组TBR、TAR升高(P<0.01),TIR降低(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oCA评分与TIR呈正相关(P<0.01),与DM病程、HbA1c、TBR、TAR呈负相关(P<0.05),其中2级低血糖相关性强于1级低血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TIR、TBR、TAR、2级低血糖是MCI的影响因素。结论 HbA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釉丛蛋白1(TUFT1)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 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TUFT1 mRNA在正常直肠组织及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选取2014年12月~2018年4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77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TUFT1 mRNA表达水平;分析直肠癌组织TUFT1 mRNA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直肠组织TUFT1 mRNA表达水平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直肠癌组织TUFT1 mRNA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Ualcan数据库分析显示,直肠癌组织TUFT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直肠组织(P<0.05);qRT-PCR法检测显示,直肠癌组织TUFT1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直肠癌组织TUFT1 mRNA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P<0.05);直肠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早期肝细胞癌(HCC)病人行手术切除(SR)和射频消融(RFA)的术后存活率和无瘤存活率。方法 检索2004年1月至 2014年10月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以及万方、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早期HCC行SR与RFA疗效比较的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文献,采用Stata11进行Meta分析,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术后1年、2年、3年、5年总体存活率及1年、2年、3年无瘤存活率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应用漏斗图及Egger检验评估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和8篇回顾性研究。共统计12 580例早期HCC病人,其中SR组6237例,RFA组6343例。SR组和RFA组在1年总存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组2、3、5年总存活率明显高于R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1、2、3年无瘤存活率明显高于R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治疗早期HCC病人的术后总存活率和无瘤存活率均高于RFA治疗。 相似文献
5.
王坤;侯秀峙;张玉盼 《实用癌症杂志》2024,(7):1061-1066
目的 探讨甘草查尔酮A对结直肠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是否与调控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0、5、10、20 nmol/ml)甘草查尔酮A对结直肠癌细胞LoVo增殖、迁移、凋亡以及p-JAK2和p-STAT3蛋白水平的影响。用AG490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通过CCK-8、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评估LoVo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结果 5、10、20 nmol/ml的甘草查尔酮A处理LoVo细胞48 h和72 h后的A450值、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迁移数以及p-JAK2和p-STAT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AG490处理LoVo细胞48 h和72 h后的A450值、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迁移数以及p-JAK2和p-STAT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AG490和甘草查尔酮A联合处理LoVo细胞48 h和72 h后的A450值、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迁移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甘草查尔酮A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6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集切口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术前住院时间、术中输血情况、手术方式、临床分期、糖尿病、营养状况等诱发SSI的危险因素。结果:126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SSI的有42例(33.33%)。42例SSI感染者共分离出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60.7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9.61%)、铜绿假单胞菌(17.65%)、肺炎克雷伯菌(13.73%);革兰阳性菌19株(37.2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65%)、肠球菌属(11.76%);真菌1株(1.96%)。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耐药率低;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耐药率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营养状况与胃癌根治术后发生SSI显著相关(P<0...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