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9篇 |
免费 | 109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8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105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182篇 |
内科学 | 103篇 |
皮肤病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90篇 |
特种医学 | 2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94篇 |
综合类 | 334篇 |
预防医学 | 136篇 |
眼科学 | 12篇 |
药学 | 19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78篇 |
肿瘤学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2005年7月10日,在2005年广东省病理技术学术年会闭幕之际,100多名代表又欢聚一堂,为凌启波主任技师80华诞举行祝寿晚会。会上技术人员通过敬献鲜花、赠送纪念品和文艺表演等形式表丛对这位前辈的尊敬和爱戴。 相似文献
3.
4.
定量PCR检测缺失型DMD/BMD携带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DMD/BMD携带者临床诊断的有效手段。方法 :运用双重定量PCR及剂量系数分析 ,检测 2 6例正常对照 ,7例肯定携带者和 2 1例可疑携带者 ,部分结果与短片段重复顺序多态性方法及CK值作了比较。结果 :确定了判定参考标准 ,可疑携带者中 ,患儿母亲检测阳性率为 5 7.9% ,8例经短串联重复顺序多态性分析 ,得到了完全验证。结论 :定量PCR检测DMD/BMD携带者快速、敏感、准确 ,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火电厂自然降尘对几种人体正常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火电厂自然沉降粉尘对3株人体正常菌的生长作用机制。方法分析所选火电厂粉尘的物相、主要化学成分及粒度分布,测定粉尘与各菌株相互作用后,菌落数、培养基pH值、葡萄糖(GLU)、电解质等相对试验对照样的变化,同时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观察粉尘颗粒与各细菌的界面接触情况。结果3株人体正常菌与火电厂粉尘作用后,Ca2 、Mg2 浓度最大与细菌对照组(0.58mmol/L和0.38mmol/L)相比分别增加了0.69mmol/L(P<0.05)和0.16mmol/L(P<0.05),菌落数与细菌对照组(17×1011CFU/L)相比分别增加了1×1011CFU/L和12×1011CFU/L(P<0.05),而GLU的消耗量、pH值以及其他电解质等变化不明显。结论适量浓度的所选火电厂粉尘对人体正常菌株的生长影响不明显,但火电厂粉尘对人体体表正常菌(表皮葡萄球菌)的生长影响更为显著,更易造成其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7.
8.
本研究构建了表面具有复合微/纳拓扑结构的丝素/壳聚糖/沙蒿籽胶(SF/CS/AS)水凝胶,并初步探讨该复合水凝胶对雪旺细胞生长行为的调控作用.配制沙蒿籽胶溶液,筛选最优条件,利用微模塑技术,将具复合微/纳拓扑结构的PDMS印章压印到水凝胶上,制成具有微图形结构的SF/CS/AS水凝胶膜.脱酸处理后,培养雪旺细胞,评价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三个不相关的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家系患儿的遗传学特点,辅助疾病早期诊断。方法 收集3个无血缘关系的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家族史和相关生化检查结果,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基因芯片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来自3个家庭的4名患儿和1例流产组织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3个家系4名患儿均为新生儿期起病的男性患者,其临床特征因受累区域基因缺失大小范围和所包含基因的数量和功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家系2的两个同胞兄弟均于新生儿期因肾上腺危像死亡;家系1和3的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精神运动发育落后,且家系3患儿除典型的ACH-GK-DMD临床表型外还表现有面容异常和耳聋等症状;3个家系患儿及家系3的胎儿流产组织基因检测结果均提示为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家系3还同时合并22q11.21重复变异。结论 对于临床高度疑似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的患儿,合适的遗传学检测方法可以为临床提供快捷的诊断思路。该疾病表型复杂多样,易被漏诊,需要结合生化检查及基因分析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10.
胃癌为常见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 ,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 ,手术创伤可使病人的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异常加重[1~ 3] 。本文对 2 5例胃癌病人手术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 (Ⅷ∶C)、抗凝血酶活性(AT∶A)、纤溶酶原活性 (PLG∶A)和D 二聚体含量 (D D) ,并与 2 6例正常对照者作比较分析 ,以探讨手术治疗对胃癌病人抗凝和纤溶系统有关指标的影响 ,给临床以参考。资料与方法 1 .标本来源 正常对照组 2 6例 ,为我院健康体检者 ,年龄 30~ 65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