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真菌对兔耳创面增生性瘢痕组织块形成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2/07在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和新疆医科大学病理科完成。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12只,随机分为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空白对照组,4只/组。在各组兔耳腹侧制作直径为1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形成时及术后第1天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分别于创面放置微量白色念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于创面放置微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干扰因素。观察各组创面愈合及增生性组织块发生情况,测定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成纤维细胞数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胶原Ⅰ的表达。
结果:实验纳人12只兔,兔耳创面制作时因麻醉药物过量4只死亡,予以补充。①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兔耳腹侧创面愈合后可出现类似人增生性瘢痕的增生组织块,愈合时间均长于空白对照组[(14.7&;#177;1.0),(15.3&;#177;1.1),(11.2&;#177;1.3)d,P〈0.01];增生组织块出现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85.4%,91.6%,62.5%,P〈0.05);术后28,49,60d增生组织块成纤维细胞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②各组成纤维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胶原Ⅰ在术后28,49d均为强阳性表达,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最为显著,随时间的推移各组表达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结论:白色念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创面均易出现增生性组织块,其形成与创面愈合过程关系密切,创面愈合时间越长增生组织块的出现率越高,符合人增生性瘢痕变化规律,验证转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及胶原之间的密切关系构成了增生性瘢痕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与氧自由基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兔14只制作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正常兔耳皮肤组织标本8例;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28例,随机分为复方倍他米松组(10例)、生理盐水组(10例)、空白对照组(8例)。术后6周予复方倍他米松(40mg/mL)分点注射于瘢痕样组织内,每处2~3点,总量0.3~0.4mL,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术后9周取材,计数成纤维细胞,并测量瘢痕的相对增生厚度,测定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①大体形态学变化:复方倍他米松部治疗3周后,瘢痕颜色接近兔耳的正常肤色,略高出皮面,表面工整,触之质软。②组织学变化:与其他三组比较,复方倍他米松组胶原纤维多为平行排列,数量减少。③成纤维细胞密度与瘢痕增生指数变化:与其他三组比较,复方倍他米松组成纤维细胞密度增高(P〈O.05),④丙二醛含量变化:与其他三组比较,复方倍他米松组丙二醛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兔耳创面引起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氧自由基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3.
4.
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细菌对兔耳腹侧创面愈合后增生组织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在兔耳腹侧制作72个直径为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待其愈合后形成增生性瘢痕组织块作为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另选同等大小兔耳腹侧240个创面,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大肠杆菌污染组、绿脓杆菌污染组,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与增生块发生等情况。结果:人为造成兔耳腹侧创面后可出现类似人增生性瘢痕的增生组织块,出现率为66.7%;4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3.367±1.025)d、(19.283±1.091)d、(13.967±0.948)d、(16.233±0.981)d,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增生块出现率分别为64%、90%、75%及80%。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增生块出现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增生块出现率呈正相关(r=0.169,P<0.01)。结论:增生性瘢痕兔耳动物模型制作简单,模型稳定,重复性强,可作为人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与防治研究的动物模型;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细菌可延长兔耳创面愈合时间,增加兔耳创面愈合后增生块的出现率是促进增生性瘢痕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兔耳创面愈合后增生瘢痕块形成与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外科感染虽然被认为是人增生性瘢痕形成的重要原因,但为何外科感染后容易形成增生性瘢痕需要明确其机制以期预防。
目的:在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基础上,观察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细菌对兔耳腹侧创面愈合后增生组织块形成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细胞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于2002-10/2004-03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研究所完成。
材料:选用2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按兔耳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于双耳腹侧制作直径为10mm的创面。
方法:动物造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创面形成后即日、术后第1天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大肠杆菌污染组、绿脓杆菌污染组创面上分别放置浓度为1.0麦氏单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0.1mL,共2次;对照组不予任何干扰因素,创面包扎。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动物于术后28,49,70 d 3个时间点,分别切取兔耳全层愈合创面20个,测定增生性组织块中成纤维细胞含量、转化生长因子β1及I型胶原表达水平。
结果:①各组动物增生性组织块中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及I型胶原术后28d表达最显著,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直至消失。②术后28,49,70d,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大肠杆菌污染组、绿脓杆菌污染组增生性组织块中成纤维细胞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术后28,49d,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大肠杆菌污染组、绿脓杆菌污染组增生性组织块中转化生长因子β1、I型胶原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细菌是促进增生性瘢痕形成的重要因素。兔耳创面愈合后增生性瘢痕组织块中成纤维细胞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I型胶原表达水平高,与人增生性瘢痕中检测结果基本相同,提示增生性组织块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在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I型胶原合成中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管瘤是一种以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为基础的良性肿瘤,以一过性异常血管增生为特征,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多发生于要幼儿,生长迅速,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我科1985年1月~2003年10月共收治了发生于体表的血管瘤患儿375例,其中行手术治疗者230例,现将治疗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早期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患者分成两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给予地塞米松、七叶皂甙钠脱水、尼莫地平改善血管供血状况。对照组同时给予维生素B12;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采用House-Brackmam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及临床疗效指标评定和面神经肌电图(EnoG)检查。结果:两组在治疗后30d内症状和体征、EnoG的变化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早期面神经损伤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瘢痕疙瘩切除后行浅表放疗的最佳时机、研究影响其复发的因素。方法:分析105例瘢痕疙瘩切除后行浅表放疗的效果,分析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瘢痕疙瘩面积、感染及放疗时机等与瘢痕疙瘩复发的关系。结果:术后2~6天,放疗有效率93.1%;术后7~10天,放疗有效率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 sti 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瘢痕疙瘩复发的因素是放疗时机、瘢痕疙瘩面积;放疗时间OR=3.82(P0.05),病变面积哑变量1的OR=5.36(P0.05,)病变面积哑变量2的OR=8.69(P0.05)。结论:瘢痕疙瘩切除术后2~6天行浅表放疗是防止瘢痕增生及瘢痕疙瘩复发的有效方法;瘢痕疙瘩的复发可能与瘢痕疙瘩病变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