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27篇 |
内科学 | 19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2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豆油 [富含 ω- 6多不饱和脂肪酸 ( PUFAs) ]对饲低硒粮大鼠血浆 Cu、Zn、Ca和 Mg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低硒和补硒饲料喂养大鼠 4周 ,补加 5 %豆油后再继续饲养 4周。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鼠血浆中 Cu、 Zn、 Ca、和 Mg含量。结果 :饲低硒粮和补硒粮组 ,在饲料中添加豆油后 ,大鼠血浆中 Cu、Zn、Ca、和 Mg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在添加豆油的大鼠 Zn、Mg含量下降更明显 ,Ca、Cu含量虽有所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饲料中添加豆油 ,使大鼠PUFAs的摄入量增加 ,Cu、Zn、Ca和 Mg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3.
贴壁型树突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树突细胞的生长状态,建立鉴别树突细胞的简便方法。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常规培养2 h,取贴壁细胞,用含细胞因子的培养液进行培养,于第1、2、5、7天在光镜下对其进行形态鉴别,然后检测其促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免疫反应的功能。结果实验中所培养的树突细胞始终处于贴壁状态,未见悬浮生长现象,其形态与理论相符,可在体外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并诱导免疫反应。结论树突细胞体外培养至发育成熟的过程中,树突细胞可能始终处于贴壁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发生、复发、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基因变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原癌基因的激活即基因变异是导致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在细胞周期中起重要作用,与细胞生长、增殖、迁移有关.其编码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在生理状态下它不表达或只是有限制的表达,处于非激活状态,不具有致癌性.如果编码该受体的基因发生突变,将会导致多余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产生,增强了细胞信号的传导,便容易诱发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活化与肿瘤生长和分级(包括增殖、血管发生、浸润和转移)的关键过程有关.目前,以EGFR作为肿瘤靶标的研究比较多.本文就近年来EGFR与肿瘤发生相关性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体外转染皮肤成纤维细胞后的表达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源性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导入正常真皮成纤维细胞后,能否表达及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为进一步构建转VEGF165基因组织工程皮肤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提供新移植物。方法:实验于2001-06/2005-06在长春吉林大学完成。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hVEGF165的扩增、纯化和鉴定过程为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pcDNA3.0-hVEGF165质粒DNA细菌转化→pcDNA3.0-hVEGF165质粒大量制备(碱裂解法)→质粒纯化→质粒含量纯度测定。提取的质粒载体用EcoRⅠ和XbaⅠ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②选取清洁级新生日本大耳白兔2只,无菌条件下取新生兔皮肤,尽量去除皮下组织,切成宽0.3cm小条块,Ⅰ型胶原酶消化,进行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hVEGF165转染体外培养的兔皮肤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阳性转染细胞克隆,并进行传代扩增。③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原位杂交显示转基因细胞内VEGF165mR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①质粒酶切鉴定结果:提取的质粒经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可得到5.4kb和0.57kb两个片段,与原质粒图谱符合,表明所提取的质粒为重组质粒pcDNA3.0-VEGF165。②pcDNA3-hVEGF165基因转染真皮成纤维细胞情况:共进行15次转染试验,35孔(皿)均有G418抗性集落形成,表明pcDNA3.0-hVEGF165经脂质体介导可有效转染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③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pcDNA3.0-hVEGF165转染成纤维细胞后,24h即有较高水平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高达(3280±2054)ng/L,并于48,72h呈下降趋势。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转染后成纤维细胞可见散在的阳性细胞表达hVEGFmRNA。G418应用2~4周后,可成功筛选出转基因成纤维细胞克隆,筛选后可见大量阳性的转染细胞表达hVEGFmRNA。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检测:转染后成纤维细胞S期细胞比例增加,G1和G2期细胞减少,表明细胞DNA的合成以及细胞的增殖活动加强。但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转染前为1.26%,转染后2d为2.64%,至12代时高达17.35%。⑥转染后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细胞表面有较多微绒毛,核呈不规则形,胞质内可见较多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沿膜可见一些膜包被颗粒。结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hVEGF165成功导入家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短时期内可高水平地表达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治疗缺血性疾病和促进创伤修复及以其作为种子细胞构建转基因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皮肤缺损等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是否可以诱导胃癌患者的PBMCs产生特异性CTLs。方法利用PAP213-221(LYCESVHNF)多肽与HLA-A24+对4例胃癌患者的PBMCs进行体外诱导,ELISA法检测PAP多肽特异性IFN-γ的分泌水平,51Cr释放法测定CTLs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2例胃癌患者的PBMCs中诱导出PAP多肽特异性CTLs特异性杀伤PAP+/HLA-A24+的胃癌细胞MKN45,CTLs的细胞毒活性依赖于CD8+的T淋巴细胞。结论PAP可能成为胃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壳多糖基质网架复层组织工程皮肤的动物移植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治疗由烧伤或疾病等引起的大面积全层皮肤缺失最为常见的和有效的方法就是皮肤移植修复,但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皮肤供体不足。以自体皮肤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理想途径。目的:探讨组织工程皮肤动物移植实验的效果。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及皮肤科。材料:实验于1998—09/2001—07在吉林大学细胞工程研究室完成。选用新生Wistar大鼠20只;8周龄雄性裸鼠24只。方法:应用以壳多糖为基质网架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复层人工皮肤,对裸鼠大面积(直径20mm)全层皮肤缺损模型进行移植修复。24只8周龄裸鼠分为组织工程皮肤移植(artificial skin,AS)组、壳多糖膜覆盖物(chitosan,CH)组及对照组(control gmup,CG),术后进行大体观察,并在3,7,14和21d应用组织学、红外热像扫描分析等手段对修复组织进行动态监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实验动物大体观察情况。②修复区血供情况的红外热像观察。③组织学观察。结果:AS组在移植第3天,移植的组织工程皮肤与自体皮肤能够很好地融合,有少量毛细血管长人移植物,皮肤移植物颜色与自体皮肤颜色接近;随着时间的延长,移植物中毛细血管的数量逐渐增多,表皮层清晰可见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质层,角化现象加强,有角化物脱落;真皮层细胞数量增多,网架逐渐降解,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份增多;第14天,创面基本愈合;修复区皮肤颜色与正常皮肤颜色非常接近,瘢痕很小,无需进行二次植皮。至移植的第14天,CH组结痂未完全脱落,创面未愈合,颜色较AS组深。对照组的结痂脱落,创面大而深。颜色深红。结论:以壳多糖为基质网架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应用于皮肤缺损的移植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结肠癌colo205细胞系对exosomes的分泌功能,并分析热休克作用对表面蛋白CD44v6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colo205细胞分泌的exosomes和热休克处理后colo205细胞分泌的exosomes(Heat shocked exosomes,HS-Exo),经220 nm微孔滤膜过滤纯化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并用SDS-PAGE方法分析细胞与exosomes的蛋白组成,Western Blot检测表面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透射电镜观察,正常exosomes与HS-Exo形态基本相似,均为圆形或椭圆形膜性囊泡,直径大多在30~100 nm之间,且经热休克处理的colo205细胞及其分泌的HS-Exo,在CD44v6表达量上较正常colo205细胞及exosomes显著上调(P<0.05).结论 结肠癌colo205细胞系可分泌exosomes,且超速离心结合滤膜过滤的分离纯化方法切实可行;热休克作用可使CD44v6表达上调,说明HS-Exo较exosomes可能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山病(Keshan Disease,KD)是在我国16个省区流行的地方性心肌病。几十年来,我国生物化学界对于KD的发病机弹做了大量创新性研究.本文回顾和评述我国克山病心脏代谢为中心的研究发展历程。方法和结果包括:使用综合酶谱早期诊断KD的心肌受损;发现KD有低硒性代谢紊乱;发现KD死亡病人心脏有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呼吸酶功能障碍和心肌收缩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发现心肌钙代谢紊乱与心肌收缩障碍之间关系;发现KD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受损;发现心肌自由基堆积等障碍;发现红细胞的形态、膜脂组分和功能异常;提出KD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或者是一种“膜疾病“等等。通过长期的KD生化研究并与病婵、临床所见综合分析,确立了“KD是一种以心肌线粒体损伤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代谢性心肌病”的发病机理。提出应用抗氧化药物预防和控制KD策略:应用无机硒、辅酶Q10、含硒模拟物(PZ51)、GPX抗体酶等防治研究KD,取得巨大进展;还汪明GPX抗体酶(世界上第一个含硒抗体酶)、PZ51、无机硒、辅酶Q10等对于心肌线粒体自由基损害都有明显的阻止作用。结论克山病是世界上发病最多、研究得最为深入的人体心肌病。这些创新成果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