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10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1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行PKP手术治疗的95例OVCF患者(135个椎体),动态监测其术后状态及正常椎体继发骨折与否;对其临床相关参数如性别、骨质疏松原因、骨折部位、矢状面成角、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椎体高度恢复、术后支具佩戴、抗骨质疏松治疗及原发骨折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筛选出发生继发性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35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19例(20.0%)患者25个(18.5%)正常椎体(22个位于手术节段邻近上下椎体)术后发生继发性骨折;其中12例患者的继发骨折在术后3个月内发生.继发性骨质疏松骨折、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及新鲜椎体骨折是PKP治疗OVCF后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OVCF进行PKP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在术后早期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其发生与骨质疏松原因、术中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及新鲜椎体骨折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商南县医院进行诊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以及瑞舒伐他汀组,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3组均治疗8周。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的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的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可以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且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造雌二醇半抗原,合成雌二醇完全抗原,并经免疫家免得到抗雌二醇多克隆抗体,为建立雌二醇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及其在动物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改造雌二醇-3-羧甲基醚(E2-3-CME),碳二亚胺(EDC)法合成免疫原(E2-BSA)和包被原(E2-OVA),采用SDS-PAGE电泳和质谱(MS)对其鉴定,免疫家兔2只,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测定效价、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成功合成雌二醇免疫原和包被原,6次免疫后E2-T1和E2-T2抗血清的效价分别达到1∶128000和1∶32000,E2-T1抗体和E2-T2抗体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4.00 ng/ml和45.59 ng/ml,与雌二醇类似物没有明显交叉反应.结论 合成的雌二醇完全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产生的抗雌二醇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我们通过生物力学实验为腰椎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LLR)术可恢复脊柱完整性,使脊柱尽可能趋于生理状态,减少脊柱稳定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节段双皮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硫酸钙骨水泥灌注强化骨折椎体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采用后路短节段双皮质椎弓根钉内固定加硫酸钙骨水泥灌注强化骨折椎体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性骨折30例;平均随访(14.0±1.5)个月(8~18个月);评估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变化、局部后凸角度(Cobb)、视觉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ODI)评分等指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30±10)min(150~1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20±20)ml(200~420ml);统计学分析显示同术前相比,术后椎体高度(前缘、中线及后缘)、Cobb角度、VAS及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中各项指标无显著性改变。末次随访时,影像学复查无螺钉松动、内固定物断裂发生。结论短节段双皮质椎弓根螺钉联合硫酸钙骨水泥术式能够有效治疗椎体后缘破裂的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避免长期卧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分子模拟技术筛选具有潜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ROS1激酶抑制化合物。方法 本研究构建了肉瘤致癌因子ROS1受体及其抑制剂之间的药效团模型,通过化合物数据库筛选、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找到一种具有抑制ROS1功能的先导化合物,最后对该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与受体蛋白结合作用的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 筛选得到的75号化合物在与ROS1蛋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中,显示出了比较稳定的相互作用。结论 75号化合物可以作为潜在的抑制ROS1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52例复发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复发疾病类型,复发性质,前次发病至复发间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死亡率等.对临床回顾结果进行记录,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复发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类型多为脑梗塞,部分患者为脑出血,两类患者数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性脑梗塞与脑出血患者在复发性质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性脑梗塞与脑出血患者复发与前次发病间隔时间中1至6个月患者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6至12个月以及12个月以上患者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性脑梗塞与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后生活不能自理人数以及复发后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具有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进行持续不懈的康复治疗与药物预防,以及对患者进行积极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并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脑梗死分水岭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急性脑梗死分水岭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即将20mL参麦注射液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每日进行静脉滴注一次,连续给药7d;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上述基础治疗措施。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以及降低血糖治疗。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54.55%,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分水岭类型患者进行常规扩容血管、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分水岭类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