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内窥镜误诊十二指肠癌的原因,探讨如何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率。方法总结我院近5年内窥镜误诊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内窥镜检查直视未发现病灶4例;误诊为十二指肠溃疡1例;行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1例。结论内窥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十二指肠癌的主要手段,但误诊、漏诊率较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PSMV)切除重建时围静脉阻断期管理策略及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朝阳市中心医院、朝阳市第二医院、日照市中心医院及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D的137例胰腺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83例,女性54例,平均...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8岁.因"腹胀1个月,皮肤、巩膜黄染10d"以"胆总管下段占位"入院.增强CT提示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79 μmol/L,直接胆红素167 μmol/L,白蛋白26.2 g/L,血淀粉酶114.5 U/L.入院当天行CT定位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此后腹胀、黄疸等症状明显好转.入院后第5天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术中可见胰腺体积稍大,质地稍变硬,无明显水肿,胰周无渗出.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约650 ml.术后病理:胆总管下段中分化腺癌.胰头部胰腺组织镜下可见腺泡和胰管结构完整,未见炎细胞浸润.患者完全清醒后返回病房,即感上腹痛明显,难以用伤口疼痛解释.在应用静脉镇痛泵的前提下,先后应用杜冷丁、强痛定、安定镇痛和镇静.术后当晚在面罩吸氧条件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4% ~ 96%.术后第1天,诉腹痛明显加重,以左侧腹部和腰部为甚;血淀粉酶升高至369.7 U/L.血淀粉酶在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为698.9 U/L,于术后第4天降至正常水平.术后第5天患者出现呼吸窘迫,血气分析:pH7.325,PCO2 33 mm Hg,PO2 56 mm Hg,BE-2.3 mmol/L.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血氧饱合度升至95% ~ 97%.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低热,胰肠吻合口周围腹腔引流液呈咖啡色,量不多,引流液淀粉酶16 150 U/L.术后第8天行腹部平扫CT提示残留胰腺明显增大,密度不均,周围有大量坏死渗出,并向腹膜后间隙播散,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图1).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复查腹部平扫CT提示胰腺周围仍有大量坏死组织,以胰尾部为明显,部分区域有液化(图2).于术后第20天在CT定位下行经皮经脾胰周积液穿刺置管引流术,引出稀薄的棕色组织坏死液45 ml;此后,胰周穿刺引流管每日引出组织坏死液约10~ 20 ml,时伴午后或夜间低热.术后35 d后,胰周引流管引出液明显减少,遂拔除.术后2个月复查,无胰周脓肿、胰腺假性囊肿、糖尿病、消化不良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丁雪梅  高君  孙文兵 《中级医刊》2014,(12):109-110
1临床资料1.1病例简介患者,女,42岁,因“肝血管瘤18个月”于2014年2月收入本院。患者既往体健。于2012年8月体检时B超发现肝脏左外叶单发巨大血管瘤,直径约11.0cm。在外院住院,上腹增强CT进一步明确诊断(图1),行全麻下“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术中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遂中转开腹,切除左肝外叶血管瘤,术中输红细胞悬液800ml。术后转氨酶轻度升高,很快恢复,术后15天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HCH)的常见并发症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4年6月至2011年2月间应用RFA治疗的39例巨大HCH患者的资料.结果共47个HCH瘤体,最大径6~35 cm,平均8.3 cm.21例采用腹腔镜路径RFA;16例采用经皮穿刺RFA;1例采用RFA联合手术切除方案;1例采用先对两个病灶行经皮RFA,再切除另一个病灶的分步治疗方案.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11例,血红蛋白尿24例,贴电极板处皮肤浅Ⅱ度烧伤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食管下段瘘1例.完全消融率为92.3%.远期随访无复发.结论 RFA治疗巨大HCH是安全和可行的,但易发生出血、溶血甚至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应充分认识,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6.
输血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强免疫力及凝血功能,在战伤救治及现代医疗中是一项重要措施,应用较为普遍。如严重出血、白血症患者为了缓解症状,常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住院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146例,对其病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并行总结与讨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治疗。结果患者146例,经阴道分娩的患者37例,其中自然分娩的患者31例,吸引产出胎儿的患者5例;109例患者行剖宫产手术,其中92例患者剖宫产术中并行肌瘤剔除术;92例产后病理回报均为子宫肌瘤,其中红色变性47例,玻璃变性13例,平滑肌细胞生长活跃3例。所有患者产后未发生产后出血、感染,子宫复旧良好。37例阴道分娩的患者在复查超声发现低回声团块。结论术前充分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疾病情况,给与患者的术前科学合理手术评价,以及术者对手术技术及技巧的掌握,配有设备,血库等辅助设施,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剖宫产同时可行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8.
高君 《中国处方药》2014,(11):24-25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围手术期的用药品种,联合用药情况以及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96.7%,其中单药占46.7%,二联用药占43.3%,三联及以上用药占10.0%,预防性使用占86.7%。从用药合理性来分析,不合理占23.3%。结论某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还有待加强,严格执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2006-2012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君  马福宝 《现代预防医学》2014,(11):1928-1930,1934
目的分析江苏省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卫生、教育部门开展水痘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2年江苏省报告的水痘病例及水痘事件监测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江苏省共报告水痘77 360例,年均发病率为14.4/10万;水痘发病高峰为5-6月和11-12月,发病年龄以7~14岁为主,占44.9%;职业以学生为主,占60.1%;共报告水痘事件321起,其中99.7%发生在学校。结论水痘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学生为高发人群,小学是水痘事件发生的重点地区,提高学校水痘的监测敏感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发现疫情后采取应急免疫可有效控制水痘疫情。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血清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血清CK—MB的关系。方法 将66例窒息新生儿按窒息时间分成两组,并设正常足月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K—MB测定。结果 窒息组66例中,有58例血清CK—MB明显增高,且重度窒息者CK—MB增高更为显著。结论 新生儿窒息常合并有心肌损害,CK—MB可作为心肌损害及其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