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14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36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细胞的变化规律,分析SARS预后的临床指征。方法 对43例SAP6患者动态观察血细胞变化规律,做出趋势图,并比较SARS组与正常对照组、SAPS康复组与病死组之间的区别。结果初诊时SARS组白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SARS病死组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持续降低,康复组则无降低,据此可提示SARS预后。结论动态观察血细胞变化有利于SARS早期诊断及病情预警,从而提示治疗方法,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胜任力模型及素质测评在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简要论述了胜任力模型及素质测评体系在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表现为:(1)对卫生监督人员素质进行测评,从知识、技能、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全面衡量卫生监督人员素质水平;(2)对卫生监督人员工作胜任情况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评价掌握工作需求与人员胜任素质之间的能力差异,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3)基于胜任力模型进行卫生监督人员培训体系设计、卫生监督人员执法行为干预、卫生监督人才管理、卫生监督人员团队建设、卫生监督机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6.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是鼻塞,而造成鼻塞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甲肥大,在保守治疗失败后,处理方法颇多,如微波、射频、激光、外科手术等。我们采用射频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163例肥厚性鼻炎患者,其中完整随访病例99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I型(HIV-1)在肝组织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探讨HIV/艾滋病(AIDS)病人发生肝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先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核酸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IV/AIDS病人肝组织病理切片中的HIV-p24抗原和HIV-1核酸。结果14例HIV/AIDS病人肝切片组织的Kupffer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肝细胞,均检测到HIV—p24抗原。所有切片组织的Kupffer细胞、淋巴细胞有HIVRNA阳性表达,其中4例标本的肝细胞浆内有HIVRNA表达。结论HIV-1可能在肝脏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内复制表达,并引起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治疗,总结规律,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治的5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为青年人群,平均(22.2±5.6)岁,主要症状包括发热54例(96.4%)、乏力34例(60.7%)、咽痛44例(78.6%);主要体征为淋巴结肿大46例(82.1%)、脾大40例(71.4%)、肝肿大14例(25.0%)、皮疹14例(25.0%)。外周血白细胞大于10×10~9/L 41例(73.2%),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正常51例(91.1%)。肝功能异常者56例(100%)。EBVIgM和EBVDNA阳性率高,分别为89.3%和61.2%。治疗以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结论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多见于青年人群,临床表现多样,发热持续时间长,早期易误诊,检测EBVIgM和EBVDNA对早期确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39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9例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改变11例,其中8例随访半年(失访3例),冠状动脉内径均恢复正常。结论对川崎病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大剂量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辅以抗凝治疗,是防止冠状动脉病变、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