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3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58篇 |
内科学 | 48篇 |
神经病学 | 115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109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出版年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不同脑缺血和再灌流过程中大鼠脑组织NO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 ( MCAO)模型 ,依 Hb O2 - NO法测定持续性脑缺血和缺血 /再灌流脑组织内 NO含量的变化 ,以探讨不同脑缺血和再灌流过程中 NO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结果 :缺血 3小时受损脑组织 NO水平即增高 ,再灌流后 NO逐步升高 ,而持续性缺血状态下 NO则表现降低后再升高的变化。虽然两组 NO在 7天时均有明显降低 ,但仍高于缺血前水平。认为持续性脑缺血和缺血 /再灌流情况下 NO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 ,与缺血脑组织的缺氧及产生 NO所需底物供应缺乏有关 ,且可能与脑组织的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都可喜治疗脑微循环障碍所致脑功能失调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都可喜(DUXIL)在人血液中红细胞形态及数目发生改变,致脑微循环障碍,随即导致脑功能失调,而引起脑缺血、缺氧的症状时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40例具有脑缺血、缺氧症状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都可喜和尼莫地平共服15天,互为对照;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做①查静脉血血常规;②脑循环功能(CVA)检测;③二组中各随机抽取2例患者做SPECT。结果:治疗前血常规红细胞各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并伴有CVA各项指数的改变,SPECT的定性分析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低灌注区;治疗后,应用都可喜组红细胞各项参数均有所下调,并伴随着CVA各项指数的改善,以及SPECT的灌注缺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随之减轻或消失,而尼莫地平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临床症状亦改善不明显。结论:都可喜能够干预红细胞,使之具有良好的红细胞变形能力(ED),使脑微循环得到有效灌注,从而纠正脑缺血、缺氧症状。 相似文献
3.
温度觉、振动觉阈值的正常参考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国内正常人振动觉、温度觉阈值的正常范围、各阈值与性别、年龄、部位、检查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QSA-2001温度觉分析仪及VSA-6003振动觉分析仪,用包括反应时间在内(RTIM)的“Limits′法和不包括反应时间在内(RTEM)的‘Levels’或‘Staircases’法测定了100位正常人肢体4个部位的温度觉、振动觉阈值。结果:各种方法测得的温度觉值、振动觉阈值表明正常人温度觉阈值(TT)、振动觉阈值(VT)在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部位不同TT、VT不同;TT、VT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用包括反应时间在内的方法(RTTM)测定的TT、VT大于不包括反应时间在内的方法(RTEM)测得的TT、VT,且两种方法所得值呈显著正相关。QST检查方法重复性尚可。结论:定量感觉检查可定量评价人体感觉功能,所得TT、VT受检查方法、部位、受试者年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个半综合征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眼球运动障碍,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定位意义的临床休征。本文报道6例思考并结合文献资料,对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和病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持续局灶性脑缺血时钙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对持续局灶性脑缺血钙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以阐明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O)、FN刺激假手术组(PO-FN)、持续缺血组(PI)及持续缺血-FN刺激组(PI-FN),后两组又分为缺血1,3,6,12及24h组。建立大鼠电刺激FN及持续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Western印迹半定量各组缺血核心区Mr=150000FBDP含量(表示钙蛋白酶活性),并应用尼氏体染色对缺血核心区神经元数量及形态进行分级评分。结果PO组及PO-FN组钙蛋白酶活性相似(P>0.05),处于低水平。PI组钙蛋白酶活性从缺血1h犤(3670±600)A/μg总蛋白犦开始即显著增高(t=6.338,P<0.001),以后随着缺血时间延长,钙蛋白酶活性不断增高,直至缺血24h犤(9180±360)A/μg总蛋白犦仍有持续增高趋势(缺血12,24h,t=14.673,16.632,P<0.001)。PI-FN组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钙蛋白酶活性从缺血1h犤(2510±460)A/μg总蛋白犦也开始增高,以后随着缺血时间延长,钙蛋白酶活性不断增高,但各时点组与其相应PI组相比,其增高程度明显减低,差别具有显著意义(缺血1,24h,t=1.875,2.134,P<0.05)。PO组及PO-FN组神经元形态及数量正常,评分均为0分。PI组从缺血1h(0.8±0.3)开始,神经元形态、数量即出现轻度改变,其评分增高(z=2.443,P<0.01),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钙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以阐明电刺激FN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共120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入假手术组(PO)、FN电刺激假手术组(PO—FN)、缺血/再灌注组(I/R)及缺血/再灌注-FN刺激组(I/R-FN),后两组又分为再灌注1,3,6,12及24h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小脑FN电刺激及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Western印迹半定量钙蛋白酶介导的150RU胞衬蛋白降解产物含量(可表示钙蛋自酶活性)及尼氏体染色进行神经元数量及形态分级评分,观察电刺激FN对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后。再灌注区钙蛋白酶活性及神经元损害程度的影响。结果 再灌注l-3b,I/R组钙蛋白酶活性较I/R-FN组增高更显著[分别由(6310&;#177;360),(4660&;#177;3lO)/μg总蛋白增高至(7060&;#177;290),(6240&;#177;310)/μg总蛋白,t=7.776,P=0.000及t=4.267,P=0.003]。再灌注6—24b,I/R组钙蛋白酶活性不断增高,较FN—I/R组相应时点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各组P=0.000)。I/R组从再灌注lh(2.1&;#177;0.2)开始,神经元形态数量评分迅速增加,并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评分不断增高,至再灌注24b(4.0&;#177;0.0)达最高。I/R—FN组再灌注1—3h。神经元形态数量评分轻度增加,其后趋于稳定。至再灌注24h,神经元皱缩加重,神经元形态数量评分再次增加,但各组评分均显著低于I/R相应时点组(z=2.356.P=0.018;z=2.008,P=0.045;z=2.887,P=0.004;z=2.685,P=0.007;z=2.835,P=0.005)。结论 电刺激FN可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钙蛋白酶活性,起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灯盏花对脑缺血神经元凋亡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灯盏花注射液对神经元凋亡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蛋白激酶C活性、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及灯盏花对上述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流可以导致蛋白激酶C的移位激活、神经元凋亡的增加。灯盏花可以阻止脑缺血/再灌流导致的上述变化。结论灯盏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流导致神经元凋亡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9.
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心率变异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和心脏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 4 3名正常人、4 6例脑梗塞患者、4 0例脑出血患者 ACE基因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 (insertion/deletion,I/D) ,并用心率变异性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方法观察其 HRV的时域、频域和混沌参数。结果 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 ACE基因缺失型 (DD)及 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DD型患者的 HRV的参数值升高 ,即相邻心搏间期的均方根值、相邻心搏间期差大于 10 ms的心搏间期数占心搏间期总数的百分比、总功率谱、高功率谱、低频功率谱、混沌参数 ,明显高于 ACE基因插入型 (II)、ACE基因插入 /缺失混合型 (ID)患者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HRV的相关参数和遗传相关 ,提示脑卒中患者有 ACE DD基因型的人 ,有脑源性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Orexin-A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分为7组,分别给予0,1.0,10.0,100.0 nmol/L及1.0、10.0、100.0 μmol/L的Orexin-A培养.另取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预先加入Orexin-A受体(OX1R)阻断剂SB334867,然后同法分组及处理.观察海马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逆转录PCR(RT-PGR)法检测OX1R蛋白和mRNA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染色评价细胞凋亡率;Fura-2/AM荧光比值成像技术测定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随着Orexin-A浓度的增大,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增加(F=137.49,P<0.01),同时呈剂量依赖性地触发[Ca2+]i的升高(F=961.44,P<0.01),但是OX1R蛋白及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SB334867可以部分阻断这种现象.结论:大剂量Orexin-A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了细胞内Ca2+浓度蓄积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