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8篇 |
综合类 | 29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收集589例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有输尿管损伤分为损伤组(n=26)和未损伤组(n=563),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结石部位、肾积水程度、合并糖尿病等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直径、结石嵌顿率、合并输尿管息肉率、结石CT值、术前无预置管率及预扩张时间等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石直径、结石CT值、结石嵌顿、合并输尿管息肉、术前无预置管及预扩张时间是碎石术过程中发生输尿管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石直径过大、结石CT值高、结石嵌顿、合并输尿管息肉、术前无预置管及预扩张时间过短是输尿管镜碎石术过程中发生输尿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对这类患者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泌尿道感染常见菌群分布及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了:了解泌尿道感染常见菌群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分析474例从临床尿标本分离出的菌株并测定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泌尿道感染常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大肠杆菌地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24%-38%,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12-22%,绿脓杆菌和阴沟肠杆菌耐药率较高,且多重耐药。结论:定期系统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植入人体内的双J管表面生物膜的形成情况。方法对42例泌尿外科手术后植入人体内的双J管分成4段分别作细菌学检验,然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生物膜的形成。结果42份双J管标本中,4段双J管均有同种细菌生长20例(47.6%),各段双J管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肾盂段81.0%、输尿管上段64.3%、输尿管下段71.4%和膀胱内段83.3%,共培养出18种126株细菌,以大肠埃希菌(23.0%)、铜绿假单胞菌(15.9%)、棒杆菌属(15.1%)和表皮葡萄球菌(13.5%)多见;电镜扫描双J管表面观察到未经使用过的双J管表面呈凹凸不平,但干净无任何附着物或结晶体,植入体内的双J管表面均有数量不等的炎性附着物或结晶体,可观察到细菌结构,生物膜的细菌被包裹在大量的纤维膜之中。结论植入体内的双J管表面易形成细菌生物膜,这可能是导管相关感染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肾癌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肾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肾癌的诊断与治疗发生了明显变化。我院1980~1998年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肾癌110例,现将本组肾癌的术前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予以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0例,男70例,女40例,年龄14~76岁,平均年龄49.5岁。左肾癌62例,右肾癌48例。病程1天~2年,平均10月。1.2 临床症状: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55例,腰痛35例,腹部包块10例,有“三联”症者35例,“二联”症者10例。21例无临床症状健康体检时发现,泌尿系统外症状如发热、消瘦、高血压8例,精索静脉曲张7例。 相似文献
7.
8.
患者,女,30岁。因腰痛1月,加重伴头晕、乏力10d入院。患者曾在当地医院拟诊为“肾结核”,抗结核治疗后病情无好转。否认有外伤史,无血尿及发热。3年前曾患葡萄胎行刮宫术。体检:急性痛苦病容,重度贫血貌,腹软,全腹无压痛,双肾未触及,双肾区压痛、叩击痛。实验室检交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