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出血性多灶脑梗死是由于脑梗死供血区动脉坏死后血液漏出发生继发出血,常发生于大面积脑梗死。2000年6月-2005年6月,我科收治经CT证实的出血性多灶脑梗死52例,现就其临床及CT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一氧化碳中毒继发脑梗死的临床探讨,总结其预后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效果及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幼年(14d)大鼠的股骨和胫骨取原代BMSCs后扩增。改良的Longa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n=45),1h后再灌注,24h后治疗组(n=15)尾静脉注射3×106BMSCs,盐水对照组(n=15)尾静脉注射1mL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n=15)不注射。缺血后3、7及14d采用神经损伤评分(NSS)检测大鼠神经系统功能,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MSCs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结果治疗组的NSS在第7、14天与两个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5),而第3天和第7天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NGF在不同时间点较两个对照组明显高(P<0.05)。结论静脉移植BMSCs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移植BMSCs后缺血脑组织中NGF的增加对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