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NET)的CT、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PNET的CT、MRI表现.结果①中枢性PNET 4例,影像学上共同表现为幕上较大肿块,边界不清楚,内见囊变坏死区,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囊变多位于周边部,未见钙化,瘤周水肿不明显.增强扫描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②外周性PNET 13例,软组织pPNET 11例,其中10例表现为较大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内可见囊变坏死区,未见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实质不均匀强化;MRI T1WI为等、低混杂信号,T2WI为等、高混杂信号.10例中2例病变邻近骨见骨质破坏.椎管内软组织pNET 1例表现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块,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椎体及附件无骨质破坏.原发骨的pNET 2例,CT表现为明显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未见骨膜反应、肿瘤骨和钙化;MRI 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所有病例免疫组化至少有一种神经元标记物阳性表达.结论 PNET缺乏典型的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但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CT和MR扫描能较好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手术评估.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社会和经济活动随着国际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经济往来也日益频繁,同时国际社会继续深入的反恐战争和世界疾病疫情复杂多变,作为肩负保国安民的质检部门,虽在抗击非典战斗和防恐怖袭击中建立了卫生检疫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但将面临国际关注的突发公 相似文献
3.
目的保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动植物生命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加强和促进我国媒介生物控制的法制建设。方法从媒介生物的危害和我国卫生检疫在口岸控制媒介生物的现状,以及我国现行有关媒介生物控制的法律法规和执行情况等方面分析媒介生物控制的法制建设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结果我国媒介生物控制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存在着不足。结论建议对媒介生物控制单独立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不同参数对水模进行CT扫描,探讨不同参数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螺距:0.526和1.375,管电流分组选择:20、40、60、80、100、140、180、220、250、300 m A,分别对水模进行扫描,对所有图像进行测量,记录CT值与CT值标准差(SD),分别记录CT机自动计算出来的单次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对水模的CT值和CT值标准差进行方差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螺距0.516∶1约在220 m A相交,相交后,噪声、信噪比曲线走行变缓,略变直;螺距1.375∶1在220 m A后,随着管电流的增加,噪声曲线走行变缓,信噪比增加不多。同等管电流下,螺距大,噪声值大。螺距1.375∶1的图像颗粒感较大,螺距0.516∶1图像较为细腻。结论:2组螺距0.516和1.375,扫描同一范围时,螺距小,采集图像时间较长,辐射剂量也较大;相反,螺距大,图像采集时间短,辐射剂量较小,但是密度分辨率低于小螺距,相同管电流下,图像质量的目测评分也较低。 相似文献
5.
6.
7.
肺孤立性病灶16层螺旋CT首过期灌注成像与血管生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I)技术,探讨肺孤立性病灶各灌注参数与病灶的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对52例肺孤立性病灶行16层螺旋CT首过期灌注成像,利用Body-perfusion软件进行后处理,获得感兴趣区的血流量(BF)、相对血容量(rBV)、毛细血管渗透性(Pm)、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其中39例手术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行MVD计数和检测VEGF表达.结果 恶性组和炎性组的BF、rBV、Pm等参数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和炎性组仅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的TTP略高于恶性组和炎性组,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和炎性组的MVD、VEGF表达强度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恶性组和炎性组之间MVD、VEGF表达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TTP外,恶性组、炎性组和良性组的BF、rBV、Pm参数值与MVD、VEGF呈正相关(P均<0.05),其中以BF与MVD、VEGF和Pm与MVD、VEGF的相关性最高.结论 肺孤立性病灶的CTPI参数与其血管生成有良好相关性,能定量地反映其血管生成情况,有助于对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眶内静脉曲张压颈螺旋CT低剂量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眼眶静脉曲张患者16例,行压颈结合静脉期内100 mAs与50 mAs连续两次眼眶扫描.结果:CT剂量指数CTDIvol:100 mAs组25.8~32.5 mGy,平均29.5 mGy;50 mAs组7.6~10.8 mGy,平均8.9 mGy;后者仅为前者的30%.比较图像密度分辨率、层次、噪声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眶内静脉曲张压颈螺旋CT低剂量检查,以50 mAs扫描即可达到诊断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汕头口岸进出口天然石材产品放射性监测结果的分析,掌握常见天然石材放射性水平第一手资料,便于加强检验检疫监管工作,防止放射性有害物质的传人传出,保护人体健康。[方法] 应用放射性监测仪对进出口天然石材产品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 进口花岗岩、大理石和出口石材的γ射线剂量当量率实测平均值分别为0.32μSv/h、0.19μSv/h、0.34μSv/h。[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加强对进出口天然石材产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检验检疫机构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进出口天然石材产品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疑有气管病变的儿童,用4组不同的管电流(30、60、90、150mA)行螺旋CT胸部扫描。记录单次加权CT剂量指数(weighted CT dose index,CTDIw)、并进行气道SSD及VR重建,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析4组图像的质量、支气管显示情况、支气管病变检出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可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的后处理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60、90mA扫描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96.7%、99.3%,100%。30、60、90mA的CTDIw与150mA的比值分别为17.2%、29.5%、57.4%。结论 低剂量扫描及MPR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明确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病变,并可作为支气管镜检前的筛查确定手术路径。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不影响小儿气管图像后处理效果,可清楚显示病变,适用于儿童气管疾病的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