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常规降糖治疗与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对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3-磷酸甘油脱氢酶(GAPDH)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CKDⅢ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30例;联合NAC治疗组(B组)3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正常对照(NC)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外周单核细胞PARP活性、全血GAPDH活性的变化。结果 A、B组治疗后PARP活性下降[A组(3.70±0.06)vs(3.02±0.07)U/mg;B组(3.74±0.11)vs(2.66±0.04)U/mg],GAPDH活性升高[A组(4430.8±279.4)vs(5136.6±321.6)U/ml,B组(4495.2±324.7)vs(6104.4±275.3)U/ml],且B组治疗后PARP及GAPDH活性改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NAC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可更有效地逆转CKD患者PARP、GAPDH活性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聚二磷酸腺苷(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高糖(25 mmol/L)作用下大鼠肾脏系膜细胞tPA/PAI-1纤溶系统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1)体外培养大鼠肾脏系膜细胞株(MCs 1097),使用高糖(25 mmol/L)处理大鼠肾脏系膜细胞,部分实验组中应用PARP-1特异性抑制剂PJ34(3×10-6 mol/L)进行干预处理.(2)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ARP-1的mRNA及蛋白表达.(3)高通量比色测定法检测PARP-1的活性.(4) 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tPA、PAI-1的分泌蛋白.结果 (1)高糖显著诱导大鼠肾脏系膜细胞PARP-1mRNA和蛋白的表达,PJ-34可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PARP-1 mRNA和蛋白的过度表达.同时,高糖显著诱导大鼠肾脏系膜细胞PARP-1激活,PJ-34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PARP激活.(2)高糖轻度减少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分泌型tPA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分泌型PAI-1的蛋白表达,导致tPA/PAI-1比值降低,PJ-34显著预防高糖诱导的上述改变.结论 高糖可以诱导培养的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内PARP激活,PARP1表达增加,PJ-34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高糖诱导的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内PARP的激活以及下游tPA/PAI-1纤溶系统紊乱,提示高糖可能通过过度激活PARP来诱导tPA/PAI-1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IL-8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0 μg·L-1 TGF-β1刺激体外培养的RPMCs,RT-PCR法检测IL-8的表达;体外转染Smad7和pcDNA3空载体至RPMCs后,观察10 μg·L-1 TGF-β1刺激RPMCs对IL-8和p38表达的影响.采用p38抑制剂SB203580(10 μmol·L-1)预处理RPMCs后,加入10 μg·L-1TGF-β1,观察阻断p38信号通路对IL-8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0 h刺激组相比,3、6、12 h TGF-β1刺激组IL-8表达明显增加(P<0.05或P<0.01),其中3 h达高峰.上调表达Smad7以及SB203580均能显著抑制TGF-β1刺激RPMCs产生IL-8(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刺激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TGF-β1刺激组比较,外源性Smad7转染组p-p38的表达显著减弱(P<0.05).结论 TGF-β1促进RPMCs IL-8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TGF-β1通过活化p38磷酸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患者用药中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健康,通过一定手段,使人们具有一定的保健能力,以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为了提高用药疗效及改变患不良的用药习惯,我们对住院患进行了用药的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螺内酯在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1~3期患者中的降蛋白尿的作用及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非糖尿病CKD 1~3期患者55例进行临床观察。按数字随机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入选者均按慢性肾脏病综合治疗方案处理,并加用贝那普利(10 mg/d)治疗,对照组27例,治疗组28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d)口服,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治疗0、3、6个月后患者24 h尿蛋白排泄量、肾功能及血清钾离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出现高钾血症(血清K+浓度为6.31 mmol/L)而退出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3、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组3个月:(1 314±302)mg/24 h vs(2 005±571)mg/24 h,P=0.006;6个月:(1 295±426)mg/24 h vs(2005±571)mg/24 h,P=0.001。对照组3个月:(1 689±603)mg/24 h vs(2 087±636)mg/24 h,P=0.026;6个月:(1 503±598)/24 h vs(2 087±636)mg/24 h,P=0.012];两组治疗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较同一组治疗3个月后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与对照组治疗3、6个月后相比,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1 314±302)mg/24 h vs(1 689±603)mg/24 h,P=0.033;6个月:(1 295±426)mg/24 h vs(1 503±598)mg/24 h,P=0.027];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较治疗前略有上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略下降,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3、6个月后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血清钾离子水平略上升[3个月:(4.23±0.41)mmol/L;6个月:(4.27±0.50)mmol/L)],但与治疗前[(4.01±0.44)mmol/L]及对照组治疗3个月[(4.11±0.46)mmol/L]、6个月[(4.16±0.43)mmol/L]后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能降低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蛋白尿,且其作用独立于其降压及ACEI作用之外,其对血清钾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评价早中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221例CKD1~3期患者为观察对象,测定Cys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BUA)及血白蛋白(Alb),与MDRD公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比较。结果 CKD1~3期患者CysC随着GFR的下降而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水平与SCr、BUN及BUA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50,P=0.000;r=0.631,P=0.000;r=0.309,P=0.000),与GFR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17,P=0.000)。CKD2期患者CysC异常检出率为32.8%,SCr为0;CKD3期患者CysC异常检出率为73.0%,SCr为58.4%,CKD3期患者CysC、SCr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评估GFR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53,敏感性为0.780,特异性为0.817;SCr的AUCROC为0.924,敏感性为0.793,特异性为0.958;联合CysC和SCr后,AUCROC上升至0.940,敏感性为0.853,特异性为0.950。结论 CysC是评估早中期CKD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应用CysC和SCr可提高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PNS并发AKI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PNS患者78例,其中PNS并发AKI患者(AKI组)21例,PNS未并发AKI(非AKI组)患者57例。对2组患者记录年龄、性别、有无感染、有无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及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记录入院后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测定2组患者血尿素氮(BUN)、血尿酸(BUA)、血肌酐(SCr)、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总胆固醇(TC)、血三酰甘油(TG)、血纤维蛋白原(Fbg)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白蛋白(Alb)及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结果 PNS并AKI的发生率为26.9%(21/78),AKI组男性发病率较非AKI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患者血BuN、血BUA、血Fbg、尿NAG、尿β2-MG、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KI组(P<0.05或P<0.01),AKI组患者血浆Alb水平明显低于非AKI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血BUA、血浆Fbg、尿NAG、24h尿蛋白定量水平高是PNS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NAG升高是PNS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9、OR(95%CI)1.005~1.115、P<0.01]。尿NAG升高诊断PNS并发AKI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03(95%CI 0.826~0.979);尿NAG诊断PNS并发AKI的阳性参考值为>83U.L-1,敏感性为0.789,特异性为0.936。结论尿NAG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PNS并发AKI的理想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透析前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透析前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α-酮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或)钙通道拮抗剂以及抗血小板集聚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0.5μg/d,疗程1年)。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9和12月检测患者肾功能、血清白蛋白、甲状旁腺素、血钙、磷及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观察其副作用。结果:两组治疗后3月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和24h尿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和血清白蛋白显著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12月后肾功能进一步改善(P〈0.05),尿蛋白进一步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12月后肾功能和尿蛋白与治疗3月相比无明显改变。对照组患者血钙降低,血磷升高,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血钙升高,血磷降低,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无明显高钙血症等副作用。结论:骨化三醇能显著改善透析前CKD患者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素分泌,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TGF-β1(10μg/L)刺激NRK-52E细胞不同时间,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 1)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部分实验中细胞在TGF-β1刺激前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预处理1 h。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用RT-PCR方法检测NADPH氧化酶p22phox、gp91phox、p47phox和p67phox亚单位mRNA的表达。α-SMA、E-cadherin、PAI-1及Col-Ⅰ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化学检测。结果TGF-β1可显著上调NADPH氧化酶p67phox亚单位mRNA的表达,8 h及24 h时分别为对照组的2.43倍及3.59倍(P〈0.01)。TGF-β1可显著促进细胞ROS的产生,5 min时已是对照组的2.5倍(P〈0.05)。DPI预处理同时可显著逆转TGF-β1诱导NRK-52E细胞ROS的产生(P〈0.05)、α-SM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以及PAI-1和Col-Ⅰ的表达上调。结论TGF-β1可促进NRK-52E细胞增加ROS的产生。ROS介导了TGF-β1诱导NRK-52E细胞的转分化,促进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NADPH氧化酶在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积聚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静止24 h后,随机分为以下4组:正常对照组,AngⅡ(10-7 mol/L)组,AngⅡ+ Los(洛沙坦,10 μmol/L)组及AngⅡ+DPI(NADPH氧化酶活性抑制剂,10 μmol/L)组。应用荧光染料(DCF)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RT-PCR检测NADPH氧化酶亚单位p47phox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E钙黏蛋白(cadherin)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47phox、α-SMA的蛋白表达。 结果 (1)外源性AngⅡ可显著增加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OS的产生,刺激15 min后,ROS 的表达较对照组上升了(3.64±0.53)倍。DPI和洛沙坦可显著抑制AngⅡ刺激后ROS的产生(P < 0.05)。(2)AngⅡ刺激腹膜间皮细胞后, NADPH氧化酶亚单位p47ph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呈上升趋势。洛沙坦和DPI可阻断由AngⅡ诱导的p47phox表达上调(P < 0.05)。(3) AngⅡ诱导α-SMA表达的上调以及 E-cadherin mRNA的下调, 洛沙坦和DPI可部分逆转AngⅡ的这种作用。(4)AngⅡ刺激8 h后可明显上调PAI-1的mRNA表达,为正常对照组的(3.06±0.77)倍。 洛沙坦和DPI可明显阻断PAI-1的表达上调(P < 0.05)。 结论 NADPH氧化酶依赖产生的ROS介导了AngⅡ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积聚。阻断AngⅡ的作用及抑制NADPH氧化酶的表达和活性可作为防治腹膜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