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33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综合类 | 20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NM)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与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CN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 结果 4.44%(2例)有明确鸽子接触史,22.22%(10例)合并有艾滋病,28.89%(13例)合并有肺结核、肝病等其他基础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36/45,80%),发热(31/45,68.89%),恶心、呕吐(15/45,33.33%),复视、视力下降(3/45,6.67%),意识障碍(4/45,8.89%),抽搐(2/45,4.44%),听力下降(1/45,2.22%),脑膜刺激征阳性(11/45,24.44%)。80%(36例)出现高颅压,20例脑脊液压力大于300 mmH2O。脑脊液检查显示颅内压升高,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呈现一高二低现象;20例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分离菌株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和伏立康唑的敏感性较高;45例患者中,18例给予AmB联合5-FC治疗,12例接受AmB联合氟康唑治疗,4例接受氟康唑+5-FC治疗,8例单用AmB,3例单用氟康唑治疗,治愈24例,好转2例,有效率57.78%。 结论 CNM患者主要以颅内高压为特点,患者出现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应及时行腰穿,反复行脑脊液涂片及培养明确诊断,隐球菌对多种抗真菌药敏感,临床可个体化采用AmB、氟康唑(或)5-FC的联合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重组粘附素rHpaA生物学活性及免疫原性的体外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体外评价幽门螺杆菌(Hp)重组粘附素rHpaA的生物学活性及免疫原性,探讨其在Hp疫苗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流式细胞术和光镜定量计数法检测rHpaA及其抗体对Hp与胃上皮细胞粘附的影响;ELISA法测定Hp感染者血清中抗HpaA抗体,^3H-TDR掺入法测定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对rHpaA的增殖反应,评价rHpaA对体液和细胞免疫的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rHpaA对T辅助细胞(Th)表型的选择作用,探讨rHpaA可能的免疫机制。结果rHpaA和抗rHpaA抗血清均能部分阻断Hp与胃上皮细胞系的粘附;ELISA法能检测出Hp阳性患者血清中存在抗HpaA抗体,检测出率与Hp超声破碎抗原(HpSON)包被下的检出率相近(50%vs54%,P>0.05);不论培养基中是否加入IL-2,rHpaA均可刺激Hp PBL的增殖(P<0.05);Hp阳性或阴性PBL细胞与rHpaA孵育后均能显著提高IL-4阳性T细胞比例(P<0.05)。结论HpaA是具有免疫原性的Hp菌体成分,且能选择性增加Th2细胞比例,有望成为Hp疫苗研制中一种有效的新抗原。 相似文献
4.
绿脓杆菌菌毛制剂(佰安)免疫效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绿脓杆菌菌毛制剂(佰安)对机体的免疫刺激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佰安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的影响以及佰安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结果 佰安在体外对CD11c^ 型DC的细胞数有促进作用,而与HBsAg联用后,其表达CD11c^ 、CD80^ 、CD86^ 型DC的细胞数增加更加显著。结论 佰安与HBsAg联用可增强DC的抗原提呈能力,活化T细胞,诱导细胞的免疫反应,可望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HBsAg对机体的免疫刺激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BsAg对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DC)免疫表型和ALT的影响,用^3H-TdR掺入法观察HBsAg对正常BALB/c小鼠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BsAg可增强HBV转基因小鼠DC免疫表型的表达并伴有清除病毒所引起的肝损伤(P<0.05),诱发正常BALB/c小鼠T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P<0.05)。结论:HBsAg可增强DC的抗原提呈能力,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可望作为治疗慢性持续性HBV感染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早期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2月10日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比较3种分型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62例均给予对症支持、抗病毒、激素及中药治疗等。结果 79.03%(49/62)的患者有武汉旅居史,潜伏期为(6.85±4.45) d。临床症状为发热(50/62,80.65%)、干咳(39/62,62.90%)、乏力(16/62,25.81%)、气促(12/62,19.35%)、呼吸困难(9/62,14.52%)、咽痛(6/62,9.68%)、鼻塞及流涕(6/62,9.68%)、全身肌肉酸痛(5/62,8.06%)、腹泻(2/62,3.23%)、呕吐(2/62,3.23%)、恶心(3/62,4.84%)。95.16%(59/62)的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7.78%(7/9)的危重症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低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细胞毒实验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致病机制作进一步研究。方法62株临床分离的幽门螺杆菌,43株的肉汤培养滤液(0.22um微孔滤膜)作用于体外培养的Vero细胞,能使其产生胞浆空泡样变。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空泡数目逐渐增多,体积逐渐增大,4天后细胞逐渐死亡。据此将HP分为有空泡毒作用的HP(Toxin+)及没有空泡毒作用的HP(Toxin-)。二类HP肉汤培养滤液的尿素酶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HP的这种空泡毒作用不同于已知的HP的致病因素,而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致病因素。HP相关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炎患者,HP(Toxin+)分别占其HP感染总数78.26%、84.38%、42.86%。结论HP相关消化性溃疡与HP(Toxin+)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查了114例胃镜受检者的HP感染率,应用血清ELISA技术检测了HP菌株中CagA阳性数,并对该蛋白与慢性胃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54例HP阳性者中,CagA阳性25例,阳性率46.3%;胃炎、十二脂肠溃疡和胃癌组织CagA阳性率分别为27.3%,71.4%和85.7%(P<0.01),CagA阳性菌株感染者胃粘膜的炎症程度、活动度及萎缩、肠化与淋巴滤泡形成数均高于阴性者。证实了CagA在HP致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免疫应答不同期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HBcAg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分泌细胞数,探讨其在评价患者体内非溶细胞机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能力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83例免疫耐受期、49例免疫清除期患者和18名健康人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结果健康人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为11~19个/4×105个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62.2%的免疫耐受期CHB患者低于正常值,44.9%的免疫清除期CHB患者高于正常值。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与HBV DNA水平未发现有相关性,而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与HBeAg S/N值在一定范围内有正相关趋势。13例免疫耐受期患者经乙型肝炎疫苗及草分枝杆菌制剂治疗3~6个月后,12例患者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采用ELISPOT测定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大多数CHB患者免疫应答能力,并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vdc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胃病的关系.方法经胃镜检查活检胃粘膜标本,分离鉴定Hp,酚氯仿方法抽提DNA,聚合酶链反应检测vdcA基因的信号区(s)和中间区(m).结果92例Hp临床分离株中,sla/ml型14株(15.2)、sla/mla型6株(6.5%)、s2/m2型8株(8.7%)、slb/ml型2株(2.2%)、slb/m2型5株(5.4%)、s2/m2型8株(8.7%),另在2株slaHP不能按ml、mla或m2进一步分型,未发现s2/ml、slb/mla及s2/mla型.除4例胃癌外,其余88例按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分组,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Hp中sla型37例,占92.5%,slb型2株(5%),s2型1株(2.5%);ml型4株(10%),mla型2株(5%),m2型32株(80%),另有2株sla型Hp未能按ml、mla或m2进一步分型.48例慢性胃炎患者感染Hp中sla型36株,占75%,slb型5株(10.4%),s2型7株(14.6%);ml型11株(22.9%),mla型4株(8.3%)m2型33株(68.8%).消化性溃疡组和慢性胃炎组均以sla型、m2型为主,分别比较两组间sla型及m2型的分布,两组间sla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m2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胃病患者感染Hp主要为sla/m2型,其次为sla/ml型.Sla型Hp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