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告鼓室硬化症69例的临床资料,45例为镫骨固定型,对42例采用以“倒立Ⅱ型”为主的听骨链重建术(而非多数人采取的Ⅰ期封闭鼓室,Ⅱ期镫骨切除或半规管开窗术)取得37例听力提高(占88.1%)的好效果。随访31例,最长8年,无一例神经聋发生。并就“倒立Ⅱ型”术的方法、优点及手术的体会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3.
4.
面神经畸形的前庭开窗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面神经上方前庭开窗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0年1月~2002年1月间收治的8例先天性重度传导性聋伴面神经低位越窗或遮窗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10~21岁,平均14.5岁)进行面神经上前庭开窗和听骨链重建术,其中4例先行面神经移位术,再行面神经上方前庭开窗术。结果 8例患者术后语言频率听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听力改善15dB2耳,16~25dB3耳,改善26dB以上3耳。无1例发生面瘫。随访4~28个月(平均17.5个月),听力保持不变。结论 对于面神经越窗或遮窗的患者行面神经上方前庭开窗术是可行的,可使患者提高听力,扩大了前庭开窗术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6.
颞骨癌临床少见,治疗经验不易获得.作者通过复习63篇文献,系统总结了颞骨癌的统计学特征,颞骨鳞癌的病因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与分期、鉴别诊断、手术方式、术后重建及其预后,并对目前有争议的观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影像导航系统在先天性骨性耳道闭锁病人行耳道及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6例先天性骨性耳道闭锁病人在影导航系统引导下行耳道成形,鼓室成形术,影像显示3例乳突气化型,2例乳突为混合型,1例乳突板樟型,鼓窦腔小,上鼓室及鼓室狭窄,脑膜较低位,面神经明显前移至前庭窗,均在影像导航下进行耳道及鼓室成形术。结果:6例病人术中均在影像导航系统指导下均顺利找到听骨,完成了耳道及鼓室成形手术,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前准备时间25-35分钟,平均31倒退钟,配准系数在2.0-2.6之间,平均2.3。结论;影像导航系统在先天性骨性耳道闭锁手术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在解剖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可以精确定位,帮助手术者确认解剖标志,引导手术方向,减少盲目性,益于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8.
鼓窦径路手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附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鼓窦径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的效果及重建耳道再闭锁的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 1998年 5年间收治的 89例 (94耳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病人 ,均采用鼓窦径路重建外耳道 ,鼓室成形术 ,其中 型 80耳、加高 型 11耳、内耳开窗 3耳。康宁克通 A注射、扩张子扩张等预防耳道再闭锁。结果 :94耳均顺利找到鼓窦 ,开放鼓室 ,行听力重建 ,术后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提高 2 0 d B以上者 80耳 (85 .1% ) ,提高 2 5 d B以上者 49耳(5 2 .1% )。再造耳道有闭锁征象者经康宁克通 A注射、扩张子扩张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鼓窦径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具有易掌握、安全、省时、效果可靠等特点 ,再造耳道有闭锁征象时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9.
单纯鼓室成形术后继发胆脂瘤——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单纯鼓室成形术后发生胆脂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 5例单纯鼓室成形术后继发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鼓室成形术后胆脂瘤形成 ,多与角化鳞状上皮残留有关 ,而且局部解剖特点、鼓膜穿孔后表皮生长特点及术者的手术操作与角化鳞状上皮的残留关系密切。结论 :只要术前仔细、全面的检查 ,术中认真操作 ,就会大大降低继发胆脂瘤的发生 ,确保手术成功。并提出术中操作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尽管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仍有部分较为顽固,对这些患者的处理目前仍存争议.近年来尽管在治疗上有新的尝试,但疗效并未实现突破.本文对目前SOM的治疗现状进行归纳评述,希望引起大家对SOM治疗方法选择的谨慎与重视,也希望带动相关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