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9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盆腔内走行着大量支配泌尿生殖等系统脏器的神经,包括内脏神经和脊神经两种,每一种均由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两种成分组成。其中内脏神经的核心为盆丛。1982年,Heald提出的全直肠系膜切除已经成为直肠癌诊疗的“金标准”。但术中极易损伤神经,导致术后出现尿潴留、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目的:综述前人的研究,以明确盆腔内筋膜的解剖结构和神经走形。方法:以“splanchnic nerves,superior hypogastric plexus,pelvic plexus,pelvic splanchnic nerve,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clinical anatomy”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PubMed数据库中关于盆腔内神经及相关脊神经的走形和成分、盆腔内神经节及相关脏器反射等研究,以盆腔内的神经为主。结果与结论:盆腔内的主要内脏神经丛为:①上腹下丛:主体位于由左、右髂总动脉和骶岬围成的髂间三角内,左髂总静脉和第5腰椎前面。②盆丛:腹下神经、盆内脏神经、骶内脏神经在直肠侧面的后下方1/3处汇合形成神经丛,也称下腹下丛,位于输尿管后下方、膀胱及精囊腺的背侧。由内脏神经丛发出的神经包含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及感觉神经3种成分,走行分布在盆腔各脏器表面,支配其运动与感觉功能。明确的盆腔内筋膜的解剖结构和神经走形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成功的关键,可在手术中最大程度避免神经损伤,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吸入3%氢气对四氯化碳(CCl4)损伤性大鼠生精细胞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表达及其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Cl4组和氢气治疗组。对照组每周一、四背部皮下注射橄榄油(0.12ml/100g),CCl4组和氢气组每周一、周四皮下注射体积分数60%的CCl4-橄榄油(0.3ml/100g),连续4周。氢气组自实验的第22天吸入3%氢气,1h/d,连续7d。取右侧睾丸和附睾,行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左侧睾丸组织,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对照组睾丸生精小管内可见多层生精细胞,排列有续,结构完整。CCl4组睾丸生精小管细胞层数减少,结构紊乱,附睾管柱状上皮变薄;氢气组生精细胞数量和附睾管高柱状上皮细胞明显改善。CCl4组大鼠附睾精子密度较对照组降低,氢气组的精子密度明显高于CCl4组(t=4.91,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氢气组生精细胞质中p70s6k(t=7.63,P0.05)和PCNA(t=20.08,P0.05)的表达明显强于CCl4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氢气组睾丸组织中p70s6k的表达与CCl4组相比明显增强(t=3.64,P0.05)。结论吸入高浓度氢气能明显增强CCl4损伤性大鼠睾丸生精细胞p70s6k的表达,改善CCl4损伤引起的的生精细胞的增殖功能。 相似文献
3.
4.
背景:甲醛作为一种有毒物质可给人体带来严重的损害,同时又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目的:观察中药三七复方合剂对甲醛熏染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甲醛组和三七治疗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甲醛组每天置于静态熏染箱内行甲醛熏染,连续8周;三七治疗组处理同甲醛组,但自第5周起,每日给予三七复方合剂灌胃1次。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甲醛熏染8周甲醛组大鼠肝组织肝小叶形态结构紊乱、肝细胞呈现明显的增殖现象,窦间隙缩窄,而三七治疗组肝组织的形态结构明显恢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甲醛组大鼠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而三七治疗组与甲醛组相比则明显降低(P<0.01)。结果证实,三七复方合剂能够降低由甲醛诱发的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可有效减缓由甲醛诱发的大鼠肝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背景:甲醛作为一种有毒物质可给人体带来严重的损害,同时又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目的:观察中药三七复方合剂对甲醛熏染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甲醛组和三七治疗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甲醛组每天置于静态熏染箱内行甲醛熏染,连续8周;三七治疗组处理同甲醛组,但自第5周起,每日给予三七复方合剂灌胃1次。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甲醛熏染8周甲醛组大鼠肝组织肝小叶形态结构紊乱、肝细胞呈现明显的增殖现象,窦间隙缩窄,而三七治疗组肝组织的形态结构明显恢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甲醛组大鼠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而三七治疗组与甲醛组相比则明显降低(P〈0.01)。结果证实,三七复方合剂能够降低由甲醛诱发的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可有效减缓由甲醛诱发的大鼠肝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绒癌耐药细胞系体外耐药逆转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人肿瘤坏死因子-alpha(hTNF-α)基因导入已建立的绒癌耐药细胞系,观察hTNF-α基因转导后对绒癌细胞耐药性逆转的体外作用。方法 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将hTNF-α基因转导绒癌耐药细胞系,用新霉素筛选含hTNF-α片段的单细胞克隆,用RT-PCR方法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导hTNF-α基因的耐药细胞中MDRl mRNA和MDRl蛋白(P-gp)表,达水平的改变。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转导hTNF-α基因的耐药细胞对足叶乙甙(VP-16)的耐药指数。结果 转导hTNF-α基因后,绒癌耐药细胞中检测出hTNF-α mRNA表达,转导hTNF-α基因在mRNA水平能一定程度的逆转绒癌耐药细胞的MDRl,而在P-gp蛋白水平几乎能完全逆转绒癌耐药细胞的MDRl。转导hTNF-α基因的细胞的耐药指数明显降低。结论 hTNF-α基因转导后,可通过调节MDRl的表达,来逆转绒癌耐药细胞系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主要治疗策略是以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功能障碍成为困扰患者的重要问题, 特别是男性功能的损伤, 严重影响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因为担心性功能和泌尿功能受损而放弃直肠癌的根治手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是术中盆腔自主神经的损伤。其中骨盆自主神经的保留主要是下腹神经, 其主要负责男性射精功能。骨盆内脏神经主要司男性阴茎的勃起。本文对这两种神经的解剖来源、分布及其对相关的泌尿生殖功能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并介绍有关保留自主神经的手术分类、操作要点和效果评估。在微创外科快速发展的今天, 在实施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同时, 充分了解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学概念, 应用现代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实现对患者骨盆自主神经的保留, 是结直肠外科医师的重要必修课程, 也是直肠癌外科手术规范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