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3.
4.
5.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TIC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患者24例,均于实施新辅助化疗前和化疗4个周期后行DCE-MRI检查。通过后处理软件观察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的强化形态和TIC类型。根据病理肿瘤坏死率(TNR)分级法,分为反应良好组(TNR ≥ 90%)和无反应组(TNR<90%)。采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2组间化疗前后及2组组内化疗前后TIC类型分布差异。结果:反应不良组共12例,化疗前TIC以Ⅱ、Ⅲ型(33.3%、58.3%)为主,化疗后仍以Ⅱ、Ⅲ型(41.7%、33.3%)居多,化疗前后TIC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0);反应良好组共12例,化疗前TIC以Ⅱ型(66.7%)为主,化疗后以Ⅰ型(83.3%)为主,化疗前后TIC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组间化疗前TIC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而化疗后TIC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的TIC类型可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Ⅰ型曲线反映新辅助化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高低级别软骨肉瘤影像特征,提高长骨中心型软骨肉瘤术前分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分析病理证实的52例长骨中心型软骨肉瘤,低级别组30例,高级别组22例。对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的最长径、骨质膨胀性改变、骨皮质中断、骨皮质增厚、骨膜反应、深扇贝样压迹、骨髓水肿、软组织水肿、软组织肿块、软骨陷落征、病灶中央脂肪裹入、病灶内部是否出现钙化、花环状强化特征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征象和最佳诊断模式。结果 52例中,长骨中心型软骨肉瘤多发生于股骨,共36例,约占63.7%。肿瘤最长径8.25 cm时,诊断高级别软骨肉瘤的敏感性达82%,特异性达80%。骨质膨胀性改变、骨皮质中断、骨膜反应、深扇贝样压迹、骨髓水肿、软组织水肿、软组织肿块、软骨陷落征、病灶中央脂肪裹入、花环状强化等影像征象在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骨膜反应、软组织水肿、软骨陷落联合预测诊断高级别软骨肉瘤的总体精度可达89.4%。结论长骨原发性中心型软骨肉瘤同时出现骨膜反应和软组织水肿,并没有发现软骨陷落征时,其诊断高级别软骨肉瘤的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的MRI影像组学模型,评价其对TFCC损伤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行腕关节磁共振检查的100例患者病例(损伤及非损伤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3.0 T磁共振扫描,选取T2WI冠状位序列,手动勾画图像中的TFCC区域,提取影像特征,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 U test)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算法进行数据降维、特征筛选,将所筛选出的相关性最强的影像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的建模方法建立分类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精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从...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