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岩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5,(4):11
唐僧如果不去印度取经,他可能还俗,娶妻,生子.唐僧去了印度取经,他成了第一眼、第一手、第一感,成了佛.哪样更快感,怕是唐僧本人也说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患者在享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对维护自身的权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了患者对诊疗过程有知情权,有权复印公开部分的病历。医院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承担“举证责任”,而护理文件是病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被列为举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肺癌是诱发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导致全世界180多万人死亡,根据组织病理学分型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而非小细胞肺癌根据病理学分型进一步分为腺癌、鳞癌、腺鳞癌、大细胞癌等[1]。目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发现开启了驱动基因指导下的肺癌靶向治疗时代[2]。针对EGFR突变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通过内源性配体竞争性结合EGFR,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进而阻断EGFR信号通路,最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肺癌患者可能会合并其他疾病,有些影响肝药酶的药物如果与TKI同时服用,可能会改变TKI的体内暴露,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五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2内含子区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5-HTTVNTR)与抗抑郁治疗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重性抑郁障碍患者82例,给予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治疗,采用HAMD抑郁量表及TESS副作用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HTT基因VNTR多态性,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药物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5-HTTVNTR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无统计学差异;有副作用组和无副作用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HTTVNT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氟西汀药物治疗副作用(恶心)的遗传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与单用SSRIs对初发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缓解程度疗效差异,并探讨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及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将90例初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各45例.药物组口服SSRIs,1~2次/日,连续服用4周;针药组在口服SSRIs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主穴取百会、印堂、神庭、风池、大椎、四神聪,隔日1次,连续治疗4周.两组于治疗前、治疗第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抑郁程度.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5-HT及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并同4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针药组治疗第1、2、4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药物组治疗第2、4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针药组治疗第1、2、4周末HAMD评分较药物组低(均P<0.01).治疗前药物组、针药组血清5-HT及IL-4、IL-10水平均较健康组低(均P<0.01),IL-1β、IL-6水平较健康组高(P<0.01);针药组、药物组治疗4周后血清5-HT及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IL-1β、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针药组治疗4周后血清IL-1β、IL-6水平较药物组低(均P<0.01),血清5-HT及IL-4、IL-10水平较药物组升高(P<0.01,P<0.05).结论:针刺联合SSRIs治疗较单纯口服SSRIs可更快、更有效地缓解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程度,且更有利于调节血清5-HT及TH1/TH2的失衡. 相似文献
6.
探讨疏肝养心针刺法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以及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及辅助性T1细胞(Th1细胞)/辅助性T2细胞(Th2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60例和针药组60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正常组。药物组和针药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评定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治疗后1、2、4、6周评定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正常组、药物组和针药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检测血清5-HT及白介素(IL)-1β、IL-6、IL-4、IL-10水平。结果 治疗前,药物组与针药组患者MA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6周,针药组MADRS评分较药物组降低(P<0.05)。治疗后1、2、4、6周,针药组SERS评分较药物组降低(P<0.05)。治疗前,药物组和针药组血清5-HT、IL-4、IL-10水平较正常组降低,IL-1β、IL-6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5);药物组与针药组血清5-HT、IL-1β、IL-6、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血清5-HT、IL-4、IL-10水平较药物组升高,血清IL-6水平较药物组降低(P<0.05)。结论 疏肝养心针刺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增强SSRIs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减轻其不良反应,并能有效调节血清5-HT及Th1细胞/Th2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失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原发性失眠患者94例,随机分为GCBT组(n=48)和非GCBT对照组(n=46)。GCBT组开展为期12周的GCBT(每周1次,每次2 h),对照组每周1次心理健康讲座。在基线与12周后对2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测评。结果:12周治疗后,除催眠药物因子外, GCBT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基线期(均P<0.05); GCBT组在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Ⅲ期及快速眼动睡眠期占比均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NREMⅠ期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及基线期(均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能缓解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抑郁障碍治疗过程中残留症状成为症状复燃、疾病复发的主要因素,本文探索疏肝养心针刺法联合文拉法辛对抑郁障碍患者残留症状及临床痊愈的干预作用,以及对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2014年9月—2015年8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住院抑郁障碍患者91例随机分为药物组(单用文拉法辛)45例与针药组(针刺联合文拉法辛)46例,连续治疗8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治疗后抑郁障碍患者残留症状及临床痊愈情况,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结果(DA)水平。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通过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观察2组治疗后残留症状、临床痊愈及血清5-HT、NE、DA水平差异。 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药物组、针药组治疗后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体重、认知障碍、阻滞及睡眠障碍等5个因子分降低(P<0.01);与治疗后药物组比较,针药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等2个因子分降低(P<0.01或P<0.05),临床痊愈率升高(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药物组、针药组血清5-HT、NE、DA水平降低(P<0.01);与治疗后药物组比较,针药组血清5-HT、NE、DA水平升高(P<0.01)。 结论 疏肝养心针刺法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更有利于缓解患者残留症状、提高临床痊愈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多方面提高血清5-HT、NE、D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3B基因(DNMT3B)多态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疾病表型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关联。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2009年11月—2013年1月就诊于三所综合医院妇科门诊及一所专科医院心理门诊的4 684例围绝经期妇女中,抽取403例完成一般资料的收集;采用Beck抑郁量表(BDI)和DSM-IV-TR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手册-病人版(DCID-I/P)进行抑郁障碍的筛查和诊断,入组65例抑郁症患者及匹配的122例健康对照者;共收集398例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DNMT3B基因的2个标签单核苷酸序列多态性(tag SNP,单核苷酸分别为rs6141813与rs2424908)进行检测分型;采用BDI评定抑郁表型的数量性状;运用SNPStats及SHEsis软件分析DNMT3B基因与抑郁表型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关联。 结果 2组间2个tag SNP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多态位点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0.98,r2=0.62),组成的TC单体型与BDI得分正相关(Add值=2.45,95%CI=0.14~4.75,P=0.04)。 结论 DNA甲基化转移酶3B基因可能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疾病表型的质量性状关联不大,但可能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数量性状相关,可能是抑郁症易感的微效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MDD)氟西汀疗效及不良反应与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5-HTTLPR)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氟西汀治疗6周。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多态性技术检测5-HTTLPR多态性。结果不同基因型患者组之间治疗后HAMD总分减分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L/L基因型组的减分率高于另两种基因型组;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有无恶心不良反应组之间的5-HTTL-PR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L基因型组的疗效和恶心发生率高于另2组。结论5-HTTLPR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氟西汀抗抑郁疗效及其恶心不良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